本来黑桃2第奇只是来碰碰运气的。他没想到的是,这桌权贵可不是什么有名无实,只会在酒桌上吹逼的小卡拉米。他们里面有一位重量级人物!
现在,明治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先后死去,政界最有实力的人物当属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两人。
而坐在首席的,恰恰是对此事放不下心,不敢按原计划如期前往欧洲考察学习德国政治体系的内务卿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已经计划到欧洲学习很长时间了。可这事情皮鞋没落地,他实在是不安心。今天就跟身边弟兄一起来吃点喝点,顺便侃大山。没想到这就遇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就这样,日本通过黑桃十三太保的高利贷,放心大胆地组织了一支一千五百人的远征军,带上国内最好的枪炮,渡海入侵朝鲜。
日军的入侵行动引起了大清的警觉。这不是战舰在海岸线上滋事。日本人都已经派出地面部队入侵朝鲜内陆了!
如果被日本占领朝鲜,那他们就会以此为跳板,继续觊觎大清的内陆。到时候就不是光出点银两就能止损了……
所以,三千多清军由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和统领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前赴朝鲜平乱。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随军人物:那就是袁世凯!
尽管清军出手了,可是,他们并不想与日本发生冲突,所以在刚到朝鲜的时候,只是在一旁观察局势,按兵不动。这让日本一度占了先机。
日本发现大清出动了两倍于他们的兵力介入朝鲜,大为震惊,于是决定抢先出手,避免大清坏了他们的好事。
8月16日,日军指挥官花房义质率领1500名日军朝汉城靠近,准备强行进城与朝鲜政府谈判。
四天后,花房义质在昌德宫谒见了国王高宗和大院君,并与朝鲜领议政洪淳穆、礼曹判书李会正等人谈判。
日本提出了七项条款,包括惩办壬午兵变凶徒、对日本遇害人员和各种损失给予赔偿、增开通商口岸和允许日本驻军朝鲜等,并威胁朝鲜政府以三天为限答复。
朝鲜政府借口为闵妃办理国葬而一再拖延,一向排外的大院君也为日本人的无礼和刻毒所激怒,暗中准备动员全国兵力击退日军。
花房义质对朝鲜方面的拖延战术非常不满。他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打算按照既定计划,一旦谈判破裂就诉诸武力!
最终,朝鲜和日本在1882年8月30日订立了《济物浦条约》,日本提出的包括驻军权等要求得到满足,进一步加大了对朝鲜的侵略。
而大清的果断介入,尽管过于谨慎让日本人从朝鲜那边占了便宜,可大清也和朝鲜也于同年10月在天津签订《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
大清因此在朝鲜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海关监管权等一系列特权,并在朝鲜的仁川、元山、釜山等港口城市设立了清租界,从而使朝鲜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附属国。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这些年大清没少被列强占便宜,这一回是难得到朝鲜去支棱了一下,不过,清军现在也跟日军在地面上可以互相对望了……
这个局面对日本而言,不能说远征失败,但也不算成功。大清现在已经在朝鲜常态化驻军了。只要这个情况没改变,这次冒险行动就不算办成了。
而伊藤博文从欧洲学习回来后,听说了朝鲜这边的事态发展,也不是很满意。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机会,要把未尽事宜彻底解决了才算心里踏实。
眼下,朝鲜政府内部形成了以闵妃集团为代表的保守派和以金玉均、朴泳孝等人为代表的开化派。
开化派是亲日的,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 革,以实现朝鲜的现代化。
伊藤博文相信,只要朝鲜的开化派来个政 变,把保守派核心的管事大臣都给灭了,那朝鲜接下来就得对日本唯命是从了。
于是,他给朝鲜开化派出了一套政 变的计划,并且向他们保证,无论出现什么局面,日本都是你们的靠山!
朝鲜开化派心动了。于是,他们在1884年12月4日,在朝鲜汉城发动了甲申政 变。这一天,朝鲜汉城的邮政局正式落成。朝鲜权贵都会来这里祝贺!
开化派利用邮政局开业仪式的机会,安排开化派骨干、邮政局总办洪英植举行宴会款待朝廷大臣,准备借此机会清除守旧派大臣。
看到人到的差不多了,开化派成员金玉均、朴泳孝等在邮政局附近制造混乱,试图引诱守旧派大臣到别宫,然后逐一杀死。
然而,计划并未完全成功,守旧派大臣闵泳翊在混乱中被砍成重伤,但这家伙命特别硬,并未当场死亡。
开化派还是迅速占领了王宫,控制了朝鲜国王高宗。他们宣布成立新政府,并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 革纲领,试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听说开化派搞政 变成功了,伊藤博文非常高兴。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朝鲜说话管用的,还有另一股势力……
驻朝鲜的清军指挥官袁世凯得知政 变消息后,本来还觉得这就是番邦内乱。可刚过没多久,另一个兵丁来报告他,日军被朝鲜人请进王宫。这下他就坐不住了……
一个国家里面一伙人取代另一伙人管事,这是这个国家内部的一次政权交替。可是,如果这个过程是在另一个国家军队的监控下完成的,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开化派这是在给日本人当白手套。这件事看似是朝鲜内乱,其实就是日本人在背后捣鬼!如果日本人得逞了,那我袁世凯的位置往哪儿放?
想到这里,袁世凯立即集合队伍,杀向了朝鲜王宫。当然,他也是个懂规矩的人。在出击的时候,也叫上了朝鲜保守派的部队跟在后面一起上。
这样一来,这次战斗的性质仍然是政 变双方的部队进行交战。只不过一方得到日本支持,另一方得到大清支持,并不算大清在粗暴 干涉朝鲜内政。
袁世凯率领清军从王宫敦化门进入,与日军发生冲突。占领王宫的日军试图阻击袁世凯的部队,但最终被袁世凯击溃。
袁世凯成功解救了被挟持的朝鲜国王高宗,并将其迎入清军营地,把朝鲜高宗保护了起来。这次政 变前后仅仅三天时间,就被袁世凯迅速平息了。
由于朝鲜国王高宗在清营中得到了保护,袁世凯被邀请入宫护卫,居住在偏殿,与国王仅隔一墙,朝夕晤对。
而朝鲜的开化派头目看到大势已去了,只好去投奔日本人了。最终,日军护送他们流 亡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