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二次坐警车,心里格外平静。
记得第一次坐警车,还是初中时候。
那会儿,我就读的初中学校在县城。至今过去许多年了,母校仍是县里最好的初中,每年有大几十个优秀毕业生考上州一中。
州一中每年在全州八县两市招录的新生,也就固定的800个。
这里的州,是自治州的意思,相当于地级市。在云南,这样的自治州很多,全省一共16个地级行政区,自治州便占了8个。
初中母校实行寄宿制,一到周末,城区的孩子便欢喜着回家,山区的孩子则大部分留校。
那时候条件不比现在,很多山区家庭在城里是没有住房的,去亲戚家,偶尔几次往往宾至如归,经常到访则大不同了。
周末留校的学生,每天有固定的两个小时可以外出,时间在下午两点至四点。为此,值周老师会做好相关安全保障和服务工作。
某次外出,我与同行的四个学生,便在返程的时候,被一伙隔壁学校的同龄人给抢了。
那群人约莫十二三数,堵在大家进城的必经之路上,一旦转过一个弯,走进两块玉米地中间,他们便突然蹿出来,装腔作势一番之后,开始往你身上一通摸索。
那时候胆小,对方人数也多,被三人推搡进玉米地,又踹了几脚之后,我便怂了。
依稀记得,似乎没被掏走几块钱,还抓住机会挣脱束缚,第一个跑回了学校。
被堵的五个人之中,只有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师。
我那时,害,确实直愣愣的。后来听人说,那条道上,不止我们五人,其他许多学生也被抢了。
但这个出头鸟式的家伙,仅仅只有我来做。
同行的五人,我和一个经常唯唯诺诺的学生被收拾最惨。至于另外三人,遇事便开始报身份了,说是和谁谁谁认识,和谁谁谁铁哥们。
至于我们俩,大抵已被忘在了一边。都是表面兄弟,大难临头,各自飞呗。
没过多久,那伙“劫道”的便被派出所逮了几个。警车也来到我们学校门口,要找几个被抢的“受害者”回去指证、做笔录。
那一回,我去了。上了警车,我在抖。进了派出所,我在抖。被警察问话,我在抖,尽管他的语言神态已足够温和。开始指证,我还是抖,尽管站我对面的那几个,抖得比我更加厉害。
事后,没有被报复。但稍一复盘,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凶险之处。
都是叛逆期的孩子,难免有人心怀怨恨,如果真做些出格的事,我大抵是扛不住这般因果吧。
事情过去好多年了,回忆往昔,我每每心悸。我也偶尔想起那几个不知名的“劫道者”,不知道他们后来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他们如果突然记起少年时代的冲动和鲁莽,心里又该几番滋味。
带着一连串的思绪,车子很快进了公安局。
王布田公安局建在一个陡坡上,一路上我都没说话,旁边醉倒的姑娘,似乎是在听到“警察”两字之后,突然就半清醒了起来。
车子里若有若无的呕吐物的气味,一直憋得人难受。
尽管民警同志已递了纸巾给我擦拭,尽管车子里开窗通风,还将空调开到最大。但直到车子完全停住,人下了车,呼吸到新鲜空气,这种不适感才大大改善。
“你怎么报警啦?”
将那姑娘扶下车之后,她将脑袋凑近我,悄声悄气地问道。
看样子,警察这味“药”,确实有很好的醒酒效果。
刚才烂醉如泥的她,现在已明显“活”了几分。
我理所当然地说:“咱俩又不认识,不送公安局,难不成,街头打地铺啊。”
那姑娘狠狠剐了我一眼,我装作没看见,扶着她进了大厅。
“丢死人了,简直丢死人了……”那姑娘嘴角一直重复着这话,看出来了,她现在绝对很尴尬,也想找找有没有地缝钻。
不过这声音,却是直接被我和周围的两个民警同志自动忽略过去了,大家对视一眼,甚至有些不厚道地默契发笑起来。
好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想冷静就别喝醉,喝醉了就别怕出糗。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