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篇1总095
书名:十三太保黑暗史 作者:元耳 本章字数:2128字 发布时间:2025-02-27

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皇现在是印度女皇了。可是,大英帝国的战舰从本土前往印度的路上,存在一个瓶颈。

这个瓶颈就是埃及。埃及有着关键水道:苏伊士运河。如果没有苏伊士运河,英国战舰从好望角绕行,要多消耗很多煤。

打仗的时候,燃料都还是次要的。绕远路会贻误战机。等兜了一大圈赶到现场,发现局势早就变了。

战舰是如此,商船那就更是了。那个年代的商船相对小,基本上没有过不了苏伊士运河的。所以,埃及的这条运河,对英国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这苏伊士运河,说起来,可以从拿破仑时期说起。当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 变之前就率领法军入侵了埃及。

拿破仑打下埃及以后,就参照当地人此前的设想,详细规划了苏伊士运河的修建计划。就在这个时候,黑桃A罗柴找到了他。随后,他就回法国发动了雾月政 变了。

法国殖民者在埃及的横征暴敛引起埃及人民的不断反抗,埃及军民不断爆发起义反抗拿破仑的统治。英国和奥斯曼帝国也乘机浑水摸鱼。埃及局势一片混乱。

这埃及虽然是拿破仑负责的战区,可现在他在法国荣登大宝了,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海外殖民地就管不了了。

内外交困下,1802年,法军被迫撤出埃及。法国人这一跑路,苏伊士运河的修建计划也就没了下文。

1854年,奥斯曼帝国任命的赛义德继任埃及总督。他主张跟法国的拿破仑的侄子也就是拿破仑三世合作开发运河。

两年后,埃及和法国双方签订条约,由法国运河公司出资,埃及提供土石材料与劳动力,运河开凿期满运河公司享有占有99年的权力。

99年之后,运河交还埃及,期间埃及每年可分享公司15%的利润。这个合作方式乍看起来似乎还算是公平合理的。

然而,埃及却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开凿一个被外国资本完全控制的运河,而且只能享受分红,实则完全是霸王条款。而且,开凿运河完全超出埃及国力。

1859年4月,运河正式开工。为了应付运河开凿支出,赛义德不得不以出卖主权的代价大举借债,债台高筑。

在运河开凿中,因为工期比较紧张,迫于法国政府的压力,招工方式从起先的自愿做工变成了强征劳工。

埃及劳动力几乎都被轮流动员到这个在地处沙漠,气候干旱,条件极为恶劣的运河工地里面做工,其工资和饮食还经常遭到法国殖民者克扣。十余万埃及劳工死在了工地上。

1863年,赛义德病死,此时运河尚未完工。此时埃及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伊斯梅尔总督在埃及掌权了。

又经过了几年的劳作,苏伊士运河终于在1869年通航了!伊斯梅尔邀请各国元首政要参加庆典,报销一切开支,整个开罗彻夜狂欢,灯火通明,如白昼一般。可谓挥金如土。

伊斯梅尔本人的挥霍,使得埃及在赛义德时代本就陷入困境的埃及财政更加雪上加霜,为了弥补外债,他又不断向外国银行借款。这里当然少不了黑桃十三太保旗下的银行。

黑桃10卢波是黑桃十三太保安排负责英国情报网的头目。而英国眼下最重点的事情就是安排苏伊士运河的有关事宜。所以,他一直都在这里张罗。

在当年黑桃A罗柴劝说拿破仑上船,去法国发动雾月政 变的同一家公鸡烩虾仁门店,黑桃10卢波开始了对伊斯梅尔进行了新的一轮洗 脑。

伊斯梅尔一边吃着公鸡烩虾仁,一边喝着店长虾仁亲自为他倒满的拜占庭古法酿制葡萄酒,一边听黑桃10卢波给他出贷款方案。

黑桃10卢波也是在洗 脑上相当老道,一套又一套的话术把伊斯梅尔套路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酒足饭饱后,伊斯梅尔上套了。

经过黑桃10卢波一轮忽悠,伊斯梅尔本人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成了利滚利的高利贷,根本无法偿还,加上英法等列强的掠夺与敲诈,埃及财政全面崩溃。

1875年,由于无法偿还外债,伊斯梅尔将埃及在苏伊士运河的股份以低廉价格出卖给英国。至此,埃及彻底丧失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

然而,出卖股份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埃及根本无力还债。次年,伊斯梅尔宣布财政破产。英法两国经协商,强迫埃及接受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

英法将派遣本国人担任埃及的财务总监,非经总监同意,任何开支不得进行,埃及每年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都用来还债,任何国计民生行业都无法投资,彻底丧失财政大权。

三年后,英国又强迫伊斯梅尔任命流 亡外国的英法走狗努巴尔组建内阁。在幕后操纵埃及政府,西方列强又组建所谓“联合法庭”,干涉埃及司法权利。

至此,埃及已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内的立宪革 命与更大的外国入侵浪潮,即将到来。

在内忧外患的埃及下,国内的反对运动不断高涨,其中,一个由本地军官为核心的祖国党,成了当时表现比较突出的一股反政府力量。

1879年年初,在英国操纵下,埃及当局借口缩减开支,强迫2500多名军官退役,而且还不给之前拖欠他们的军饷。

如此赖账,怎么能忍!在祖国党领导下,军官哗变了!他们聚集开罗广场示威集会。开罗民众也纷纷响应。军官们软禁傀儡努巴尔和英国财政大臣,要求与伊斯梅尔谈判。

伊斯梅尔见众怒难犯,同意罢免努巴尔,任命自己的长子陶菲克为新任内阁首脑。祖国党又进一步提出宪政要求,伊斯梅尔只得又任命祖国党推举的谢里夫为新任内阁首脑。

谢里夫上台后,进行宪政改革。驱逐英法两国派出埃及的财政总监,此举引起英法两国强烈不满,英法两国决心推 翻伊斯梅尔政权。

同年5月,英法两国给伊斯梅尔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下台,让位于他的长子陶菲克,否则就要诉诸武力。

在求助奥斯曼帝国无果后,伊斯梅尔被迫下台,让位陶菲克后流 亡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原来的君士坦丁堡。他最后在1895年病死于这座黑桃十三太保起家的这座城市。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十三太保黑暗史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