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大雷音寺,对外称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十世修行的好人。
十世修行是个什么概念?放在现代社会,就相当于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全程名校名师,封闭式管理。只能读指定的课程,没有任何娱乐,更不用说谈恋爱结婚生子了;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要参加工作,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就被送了轮回重新再读一遍。连着这样十辈子换成谁也受不了吧。
金蝉子就是这样受过来的。因为他居然敢质疑如来佛祖,佛心不坚定,所以被判轮回十次,把脑子好好地洗一洗。让他尝遍人间的苦,方能知晓佛国之极乐。但是他这十世轮回的经历,更让他在内心潜意识深处对去西天是极为抗拒的。
可能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追求,那就是能好好地活着。
然而就这么一个显得很是卑微的追求也无法实现。前面九世不提,单这第十世,一出生就被扔江里送到和尚庙,没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刚成年又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惨剧,哪怕是想远离尘世,躲在寺院青灯古佛也不成,被推举成了僧人班首,在观音的一通动作下,最终还是要踏上西行的道路。
“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
这是陈玄奘对自己的徒弟说的实话。不去不行啊,皇帝盯着呢,要是敢不去,在大唐地界上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去取经也不是为了取经,只是为了活下去。存的是慢慢耗时间的心思,走到哪儿算哪儿,走不到西天灵山取不到经就不回来啦。别人问就是一定要到西天取到经,还要再加上一句,其实为的是“皇图永固”。心里憋着气呢。从头到尾他都不说取经是为普渡众生。
所以他只带了两个侍者,出长安城和大唐地界倒是挺快,不快不行啊,只盼着出了大唐地界就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他了,那时候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只不过取经这事由佛祖亲自安排,观音亲临现场指挥,怎么可能留下那么大一个空子让他钻,他打的小算盘哪里比得上那两位的老谋深算。
刚到大唐地界边上,那两个侍者就被妖怪吃了。明确地告诉他,只因为他“本性元明”才没吃他的,意思就是因为要他去取经,如果他不去取经,就会跟两个侍者一样会成为妖怪的米田共,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如来和观音早就防着他取经路是出岔子呢,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三个徒弟和一匹马,这三个徒弟和白龙马都是观音亲自审核过的,她确信有这三个徒弟在,取经队伍就可以顺利地到达西天。因为这四只里面至少有三只有着必须去西天的理由,就算唐僧不想去也由不得他,几个徒弟架也能把他架到地方,事实也证明,唐僧最后确实是硬被架过去的。他拖延了一路的时间,到最后接引佛祖那里的时候死活不愿上船,还是孙悟空硬把他推上了船,脱去凡胎再无回头路。
如来佛祖本来是给取经队伍四个名额,一个唐僧是内定好必须他挂名带队,另外三个他让观音安排,找三个法力强大的妖怪给唐僧当保镖,为此还给了观音金紧禁三个箍儿,可观音想得更多,只用掉一个用来降服孙悟空,她不是怕孙悟空不听唐僧的话,而是怕孙悟空不听她的话。猪八戒和沙僧她只需要这俩能坚持取经就行,而小白龙是个意外,名额用完了,她只能打个擦边球让小白龙给唐僧当马。另个两个箍就被观音贪没了,用来收了两个厉害的妖怪——黑熊精和红孩儿——给她自己当手下。
唐僧手下用不着太多厉害的徒弟,有一个孙悟空就够了,猪八戒和沙和尚虽然差了点,也凑合着能用。打架怕啥来,孙悟空顶不住还可以搬她出来嘛。主要是唐僧的立场要坚定。
如果唐僧真的心意坚定去取经,这几个徒弟根本都用不到,跟着打打杂就行了,因为除了那三个箍儿,如来还给了唐僧两件宝贝,这两件宝贝观音也不敢贪污,那就是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
“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枚,不遭毒害。”这是如来对两件宝贝的解释。可是唐僧一路上遭难,这两件宝贝一点作用也没起上,是如来夸口吹爆了吗?当然不是,这两件比三个箍还要牛逼的宝贝有个使用前提“若肯坚心来此”。
不起作用正是因为唐僧心不坚,他从头到尾就不愿意!
所以本来计划三四年的取经工程硬是被他拖到了十四年。再晚几年回去,李二都要二次嗝屁了。
可是为啥他都这么不愿意去西天取经了,佛祖和观音为什么非得他取经不可,换个听话的不是更好吗?
单从取经的角度来讲自然找个听话的太容易了,但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金蝉子本来就是西天灵山的人,受处分也好,别的原因也罢,便终归要让他回灵山的,因为他有一个重要的特质:吃一块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这可是相当于蟠桃、人参果的存在,而且也是可以再生的,一世不够吃,就再轮回一次,轮回上十次,足够灵山那些需要度劫的神仙一人一块的了。所以金蝉子必须回到西天,不能流落在外。这也是如来为什么明着安排他取经给他配了三个徒弟,暗中也派了很多人保护着他,就怕万一。金蝉子以取经的名义回到西天,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给他安排一个佛位了。而要另外找人,还得多拿出一个名额来,成佛的名额太紧张了,哪有让金蝉子干节省成本?
孙悟空、沙和尚和白龙马三个是必须到西天的;唐僧是从心里不想去取经,但别人是要他必须去。
只有猪八戒是可去可不去,跟其他人不同,他有着很大的自由选择权。他是属于被天庭开除的,处罚已经结束了,属于自主创业的那个,其他三个理论上还都是在服刑期间,戴罪立功的。他跟着取经纯粹就是为了挣碗饭吃,所以虽然本领不算小,生活常识也丰富,平时干活也很出力,但是要拼命的话……那就算了,为了饭碗拼命不值得。
每次一遇到大事,取经要进行不下去了,他就是第一个要散伙的,这碗饭吃不上了,哪里不能找碗饭吃?观音对他也没办法,因为这是观音为了省个金箍看中了他的本事,没理由要求他绝对忠于取经事业。
这也是为啥唐僧对八戒特别好的原因,因为八戒把他想说不敢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要是取经队伍真散了,对八戒没影响,对唐僧来说却是个开心的事。唐僧为啥对猴子老是挑三拣四的?因为猴子总是催着他快点儿上西天啊!平时没办法以,但一抓到机会就狠狠修理猴子一顿。
第一次借六贼的事骂走了猴子,但观音出现了还给了他个金箍,他也只能忍着接受猴子回来,第二次借白骨精的事赶走了猴子,其中就有八戒的配合。猪八戒也看出来唐僧在拖延时间,所以他对打妖怪也没有多少兴趣,对他来说,路上多一天,就多吃一天饭,观音可没说到了西天还给他什么报酬,他们说好的只是送唐僧到地方。从猪八戒的角度来看就是,送唐僧到灵山,他和观音的合同就完成了,以后还得再去找事做去,所以路上拖延时间对他也是有利的。
能拖到天荒地老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