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千般不舍,刘八百对转业命令还是服从的,就像服从工作中的每一个命令一样, 刘八百却选择了接纳,又一次的当上了“老实人”,简单的自我安慰后就休假回家了。而有些想留留不下,想转业转不了的战友还在继续抗争着。
比如作训科张参谋,本来今年转业没希望,但是他老婆家世袭的yc事业将要失传,为了成为yc事业的接班人,万般无奈之下,斗胆一搏尽然成功了。张参谋伴演的是苦肉计,他得知转业榜上无名后,天天去向支队长政委汇报。一个星期后,他便跑去政治部高主任办公室将高主任的办公电脑砸了,然后支队迅速召开党委会,对张参谋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处理结果是张参谋向高主任作出书面检讨并赔偿电脑一台,对张参谋的违纪行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天后,支队以党委名义向总队写了请示,以张参谋服役态度不端正建议安排转业,就这样张参谋的转业愿望实现了。而对于张参谋来说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不影响他进yc专卖局。当然这些剧本应该事先有安排,否则砸了电脑处分后,不但不能转业还要接受处理,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财务陈助理也不服从转业命令安排,心心念念挂念着财务科长的位置,他绝不会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官州支队还没有财务干部不提拨的先例,这个头不能让他来开,就算超龄又怎么样呢,毕竟支队每一分钱怎么用出去的他清清楚楚,从某个角度讲,他和支队主要领导就是一只船上的蚂蚱。张参谋是一个铁了心的想走走不掉,陈助理是一个铁了心的想留留不下。自然有神通广大的人在中间一撮合,一石二鸟,在保持转业名额不变的情况下,想走的转业了,想留的留下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陈助理采用的招数是顺藤摸瓜,陈助理向支队领导提出留下来的要求后,支队领导亲自给陈助理讲政策和做思想工作,但就是不管用,支队主要领导着急呀,就跟要求他自己转业一样,因为他们都是那根藤上的瓜。由此看来和领导做一百件好事,不如和领导做一件坏事管用,但是只要支队领导铁了心的要帮他,就不怕没办法。张参谋不是要转业名额吗?把陈助理留下了不就有转业名额了吗?但是转业干部超龄是一刀切的,怎么办呢?于是支队领导将财务科科长调任为正营级协理员,工作上还是继续履行财务科长职责,暗中提拨陈助理为财务科科长,陈助理是1月份出生,涉嫌超龄,录不进电子档案,于是将提拔时间写成上年的12月31日,由于怕别人告状和说闲话,所以陈助理的提拔命令一直没有宣布,大家还是叫他陈助理,3月份后总队干部处下达副团的提拔命令,老财务科长提拨为后勤部长后,大家才改口陈助理叫陈科长。
刘八百从老家回来不久,收到了支队干部科办转业手续的通知。2月25日前确定安置去向,刘八百有两个选择,可以回入伍地,也可以选择留在驻地,经过几天的思考,刘八百还是决定留在驻地,刚刚才建立起来的家庭经不住折腾。对于家乡刘八百是有情节的,谁不说咱家乡好呢?可家乡的贫穷思维就是引导家乡人在外面为家乡增光,而不是在外面有出息了回来建设家乡,这样的人才理念让有本事的人都纷纷离开了,在外面给家乡争光有什么用呢?那谁来建设家乡?
当然家乡建设也不需要他的参与,家乡的转业政策把转业干部看成是一种负担,刘八百一个连级转业干部也算不上人才,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不是刘八百抛弃了家乡,而是家乡建设不欢迎他参与,想到这里,心里或多或少有了些安慰。
但刘八百对家乡是怀念的,从高中毕业离开家乡上警校开始,他就下定决定要归乡的,因为那里有他儿时的梦想,那里有他苍老的爹娘,为此他时时准备着,曾贷款在崎山县城买了房,也曾经把妻子朱娟的户口迁回了老家县城,女儿刘雪也是在县城出生的。由于转业的日子遥遥无期,无法忍受两地分居的苦和婆媳矛盾的痛,又不得不举家迁到官州市。
刘八百老家的转业安置又非常不友好,回去是不可能的。如果留在驻地,老家不愿离开故土的母亲又不能照顾,她母亲才六十多岁,现在还能照顾自己,再等几年,老得生活不能自理了怎么办?谁来照顾?刘八百不敢想象。所以转业回哪个地方都有难处。
刘八百想到了初中同学程宏,二十年前在大沟镇九龙滩那里拭血为盟的那个兄弟,明知长了疥疮也要故意传染体现同甘共苦的兄弟,他已经当上县财政局副局长了,他还有一个当大官的舅舅。如果程宏能帮他在县城安排个好单位,那他就选择回老家安置。刘八百又想起程宏当时在大沟中学上高中时勉励的话语:
“刘兄,努力学习吧,刻苦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因为在你的前方有一所贵南大学,大学的前方有一个崎山国税局”。如今他舅舅已当上贵南省国税局副局长了,如果能够得到他的帮助,进崎山县国税局是没什么问题的,国税局是省直管单位,工资待遇按省级标准发放好着呢。
带着复杂的心情,刘八百打了个电话给程宏,在一阵寒喧过后,却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刘八百想,如果转业的是程宏,就不相信不能安排进国税局?退步想,其实这也是预想之内的事,转业安置是件大事情,堂堂省国税局的副局长不能因为他外甥的初中同学这层关系就帮忙吧,再则毕竟和程宏只是在初中时同学了两年多,那时大家都涉世不深,都是十四五的孩子,三观都没形成,怎能把彼此的承诺都当真。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不断被新朋友新事物所覆盖,早已模糊在记忆里,只是留下一段曾经共同奋斗的短暂经历而已,无所谓信用,无所谓友情。
刘八百失望的放下电话,其实他更本不该打这个电话,只是他心有不甘,也只想抱着抓跟稻草的心态寻个究竟,问过了不后悔,免得人家事后诸葛亮。程宏的回答,让刘八百铁了心的留在官州市。决定选择后,刘八百又给母亲张贵花打了个电话,说了自己转业官州市的想法,自己的母亲还是理解自己的,母亲张贵花说:“你认为转业到哪里好就转业到哪里,你们把工作找好把日子过好了我就开心了,不要管我太多,我老了迟早是要死的。现在我自己还能照顾自己,以后实在是生活有困难了再说”。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在身边,没有一个父母不向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虽然母亲通情达理,讲了一大堆安慰刘八百的话,刘八百听得热泪盈眶,刘八百不断的宽慰自己,但愿交通越来越发达,以后从官州市到崎山县城都通上高铁,那样就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照顾,那么他可以当天赶回老家尽孝,让科技的发展来缩短空间的距离。
2月25日是确定转业方向的日子,刘八百一早就坐自行车来到支队机关。他穿着便服,门口的哨兵认得他,给他敬了个标准的举手礼,刘八百没有穿警服,不方便还礼,只能微笑着招了下手。走进熟悉的机关楼,一路上碰见很多熟悉的战友,热情的招呼着,才离开警队两个月,仿佛自己和这个集体显得生疏了很多,来到二楼干部科,江干事客气到“刘参谋,过年回家玩得愉快吧”
刘八百说:“还行,很久没回老家过年了……”,然后江干事拿出一张转业安置登记表给他签字,刘八百毫不犹豫的在转业干部安置去向表上填上了官州市。
这批转业干部16人中,有12人转业到驻地,2人回了浙江,1人回广东,1人回湖南。发达地区入伍的干部都选择回到了老家,内地省份的除1人回湖南外其他都留在了驻地。同样奉献青春,出生地不同,未来的期望值也不一样。转业到驻地的有一名战友选择了自主择业,那时自主择业的工资还比较低,因为他老婆家在驻地有家族企业,他老婆又是独女,潇洒的回去继承亿万家产。刘八百羡慕得不行,他羡慕的不是他的家产,而是他自主择业后在有退役金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奔赴初心和梦想的自由,刘八百的职级和兵龄达不到自主择业要求,只有悄悄的羡慕着。
刘八百选择了安置去向后,感觉心情特别沉重,此时大笔一轻挥,从此就是他乡人,家乡变成了故乡,再也回不去了。虽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但内心的挣扎还是在继续。走出机关大门,深深的凝望了一眼曾经上下班经过的机关大门,一行热泪涓然流出,心目满是无可耐何的留念。“别了,我的M警支队”
“嘀,嘀嘀”,一辆越野警车打着喇叭停在了刘八百前面。刘八百一看是3号警车,参谋长的车,他以为是朱谋长,给他说两句告别的话,毕竟在他的手下干了两年多。但是下来的不是朱参谋长,而是廖科长,原来朱参谋长已升任临市支队长了,廖科长提拔为官州支队参谋长。
当新任的廖参谋长知道刘八百转业的消息后,感到有些惋惜。他微笑着说道:
“我一回来,你就转业了,我还想跟你做同事呢!”
“支队领导叫我转业,我也没办法”
“你又没犯错又没有超龄,怎么没办法,办法都是人想的,知道转业名单后,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我给总队干部处打个招呼就解决了。哎呀,你就是太老实了”
说到“老实”,又沟起了刘八百在司令部的回忆,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声音有些结巴的说道:
“廖科长,不,廖参谋长,我也不知道您会回来任职。”
廖参谋长知道一切为时已晚,指责也没什么用,便话锋一转安慰起刘八百来。
“早转业也不一定是坏事,到地方好好干,以后多回支队看看,来我办公室喝茶。”
“好的,一定会,谢谢廖参谋长”
廖参谋长的话,无意中制激了刘八百,那种错失救命稻草的感觉让他本就忧伤的心情雪上加霜。刘八百心想,要是廖参谋长早两个月来官州任职他就不会转业,或者当时刚知道转业结果后打个电话结廖参谋长可能也不会转业,前者听天由命,后者是可以事在人为的呀。为什么自己那么傻,那么老实,刘八百想不通,自责得狠狠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引起旁边的几个路人驻足观看。
刘八百心情太痛苦,回家时没有骑自行车,而是推着自行车走了十几公里往家走,他感觉时间凝固,四肢麻目,直到中午才到家。回家后,刘八百无心吃朱娟预留的饭菜,闷闷不乐的走进卧室。
刘雪上幻儿园,朱娟一人在家,见状忙前去安慰。
“孩子爸,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为什么我命这么苦,我心有不甘,我想不开”
“年前就确定你转业了,为什么现在才想不开”
“既然确定转业了,为什么陈助理就可以不转业。我为什么不去争取,我只要当时打电话给廖科长帮忙,就可以修改转业名单,我为什么想不到呢?而且廖科长又下来当参谋长了,如果我没转业,以后就可以到司令部工作了,可是!唉!上天不公呀!”刘八百从来没这么唠叨过,心里实在是太难受了。
“既成事实,就不要去患得患失,向前看吧,转业也不一定是坏事”
刘八百听到朱娟的安慰的话语,内心更加崩溃了,继续数落道。
“可是我心不甘呀。这些年我坚持原则,任劳任怨,把战友当兄弟,把警队当家建,我真的很努力了呀。不管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伤痕累累走到现在,再穷我也没骗过战友,再苦我也没有坑过警队,再难我也没算计过谁,做人坦荡,做事问心无愧,为什么就落得这个下场,一起毕业的这么多同学就安排我一人转业,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知道你是正义善良的人,你什么也没错,这个世界人有万算,但却不如老天一算,或许老天的安排是对的,塞翁失马,谁说得清楚。”
“我还是觉得在警营这些年很失败,辜负了全家的希望,让你和孩子跟着受了这么多苦”
“我觉得你不失败,你在工作上坚持原则,尽心尽力,这就够了,如果把提拔重用作为成功的标准,那从警的目的就是升官发财,动机不纯。试想一下,如果警队人人都像你同学朱振华一样,为了当官不惜一切代价,警队会乱成什么样子,谁来保家卫国,站岗执勤。虽然你没得到提拔重用,那是支队领导的失误,或者是命运的不公,你不要为别人的错误而难过。”
经她这样一开导,刘八百想通了很多。这让他想起了上个星期去买菜的一件小事,为了环保,刘八百买菜通常会自己带环保袋,连买肉菜和水豆腐也不用塑料袋,而是装在从家里自带的饭盒里,所以买肉的大姐好奇的问道:“你是军人,还是M警?”
“您怎么知道?”
“只有军人和M警才有这么好的思想,这么强的社会责任感。”
“哦,谢谢!我是M警”
这件小事让刘八百感动了好久,自己作为M警是被社会认同的,是成功的,从这点讲他献身警营这么多年是值得的,这和提拔没提拔没有关系。人还是要做个正义的人,做点正确的事,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做人的标准,世上这样的人多了,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
想到这里,刘八百突然觉得朱娟不但勤劳善良,而且深明大义,自已真是找了个好老婆,情不自禁把朱娟拥入怀中,亲吻了他曾经最讨厌的大额头,然后看着朱娟的眼睛,深情的说了一句“老婆,我爱你”
朱娟听到这句话非常激动,情绪一下就失控了,她紧紧的抱着刘八百的脖子,脸贴着脸,泪水夺眶而出,十几秒钟后才哽咽的说道:“我等你这句话好久了,可是你从来没说过。老公,我也爱你”
刘八百这才感觉到,朱娟是敏感的,对他的态度是在意的。这些年朱娟在容忍中默默付出,多么不容易。往事历历在目,不堪回首, 刘八百顿时感觉这辈子对朱娟亏欠太多,瞬间感觉鼻头一酸,泪如泉涌,两人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泪水中饱含着生活的艰辛,曾经的亏欠,彼此的爱恋,这些泪水最终汇积在一起,永不分离。
(全文完结,感谢读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