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众生皆苦
书名:六耳 作者:墨青藜 本章字数:2261字 发布时间:2025-02-20

铺路,有两种意思。

一种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昆仑山立在南赡部洲和西牛贺洲中间,阻断了两洲的交通,所以他要组织人手重新开一条出来供凡人通过,这条路可不短,为了适合凡人通行,不能修得太高,得在山脚部分山谷中弯弯绕绕的,直线八百里,实际可能得近两千里,不过有妖怪和神仙参与修建的话,可以考虑在适当的地方修些隧道架些桥的,可以缩短不少。

征集令还没发出去。修路得到人力、妖力或者神力,这可都不是白用的,那得给工钱、还得管吃住。陆迩现在还撑不起这么大一个工程,得先把门票的收入换成粮食和银两,再一段段地开始。

铺路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为凡人和妖怪、神仙之间的交流交往创造条件。昆仑山区域之内已经没什么问题了,起码天庭给了他这个面子,认可了他在这区域内的行事方法,虽然现在凡人和妖怪神仙之间还无法勾通,但应该用不了太久就能看些成效。毕竟有利的事总会有人愿意先尝试的。

只是昆仑山虽大,但相对于整个三界还是不起眼的一小块地方,里面的人口也极少,想要迅速发展,人口很重要,与外面各地的交流更是非常重要的。而山外的凡人世界愿不愿意前来交流或居住,还有其他地方的神仙和妖怪会不会阻止外面的人前来交流通商,这都是个未知数,而陆迩要做的就是得先把这条路铺好,不然再宽的大路也没用。

有些妖怪就向昆仑山抱怨,说凡人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做工,见了他们不是逃跑就是关门,没法挣饭吃,陆迩又不许他们在这边的山内狩猎,全靠出门的时候随身带来的食物生活呢,可这样的话坐吃山空也不是个办法。昆仑虽好,但是首先也得吃饱肚子才行。

有时候陆迩觉得这些妖怪也挺笨的。跟凡人没法交流,不会跟当地的土地公交流吗?凡人不请你们开荒,你们不会先开好一片荒地然后通过土地卖给凡人吗?凡人十天也开不了一亩荒地,你一个野猪精一天拱出来十亩地没问题吧?啥?你说你是老虎精不会拱地?你都能化成人形了,力气总是够大的,为啥不学着凡人用工具啊,扛着那把钢叉就只会打架用吗?还有那个牛精……你不会弄个犁,再找个妖怪配合着干?

你们这些不会种地也没耐心种地,但是开好的荒地卖给凡人,他们肯定很乐意收的,能早种一季就能多收不少粮食,刨去给你们这些妖怪的费用还是会剩下不少,有土地公公当中人作保,凡人也不会那么害怕交易;妥妥的双赢硬是被你们弄成了双输。

陆迩把自己的这些方法告诉了几个徒弟和手下,让他们去向妖怪宣讲,别那么死脑筋,多转转弯。

一条大道贯东西。沿着这条大路的各处,陆迩都要去探访一下,先探探路。

这条路也是唐僧取经走的路,以前陆迩云游的时候也走过这条路,不过只是走了几个地方,收了两个徒弟,弄死了一只蝎子精,弄垮了一个女儿国,嗯,还建了一处小洞府,就是金兜山清影谷。

昆仑山往东就是南赡部洲,也就是后来大唐的地界,现在那块地方还不叫大唐,还是大汉年间呢。

虽然是穿越过来的,陆迩也没有去改变人间历史的想法。这是个仙佛的世界,不是原本那个没有神仙的世界,强制改变了也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其实已经在影响到凡人的世界了。孙悟空到现在还没大闹天宫,还没被压到五行山下,而且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王莽篡汉,以后会不会有五胡乱华、还有没有玄武门之变,还会不会有唐僧取经,这些都是未知数。

昆仑山横在两洲交界处,以后无论什么僧向西天取经,都绕不开他这里。而且和尚取经是为了什么?佛祖传经又是为的什么?

有的和尚去西天取经是为了自身修行脱离苦海,有的和尚取经是为了教人修行以脱离苦海,有的和尚取经是为了能普渡众生助人脱离苦海。最终的原因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为什么会觉得苦?因为欲 望得不到满足,因为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

衣食住行,这些是基本的生存欲 望,吃不饱穿不暖没有遮风挡雨的房子出门无论远近全靠两条腿踩着泥泞硌脚的土石路,这样子的日子怎么会不觉得苦?

辛苦大半年好不容易收获了,还要给官府上税,要给贵人交租,还要给神仙们上供,还可能被妖怪抢去一些,这日子能不苦吗?

和尚们的想法够奇葩的,他们认为这都是凡人自己的欲 望引起,如果没有这些欲 望就不觉得苦了。没有米饭,吃点谷糠也可以饱,没有貂裘,麻布也能御寒,没有砖屋瓦房,搭个草棚住也是一样的,出门没车路不好走,那就别老想着到处跑嘛。

他们会说:凡人有粗粮吃了就想着吃白米白面,有菜吃了就想吃猪肉,有猪肉还想着牛肉羊肉甚至龙肝凤髓;有麻布衣服穿了就想穿棉衣,有棉衣了就会想丝绸,有丝绸衣裳就想着怎么能更花哨漂亮些;有草棚的时候想住土屋茅屋,住上了房子就想砖石瓦房,有砖石瓦房的想三进五进的大院,有大院的想宫殿楼阁;走路的想骑驴,骑驴的想坐车,坐车的想坐轿,坐轿的想驾云……

所以和尚说:众生皆苦。他们就认为有欲 望不好。有的为了自己活得不那么痛苦,就努力修行试图去除自己的欲望,啥也不想了,甘愿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并以此为荣;也有的和尚觉得光自己这样不好,还要教别人都跟他学,大家心里都不要渴望没有的东西,就没那么多烦恼了,能让人都跟他一样,他就功德无量;还有的试图重新定义凡人的“苦”,让大家都不觉得所受的苦是苦,而是命中注定的“劫”,是下辈子享福必须要先付出的努力……

对这些和尚的各种说法,陆迩实在是无法赞同,甚至极为厌恶。凡人明明过得不好,还非得让人家别去想法过好日子,没有欲望哪来的发展,没有食欲还种什么庄稼采什么果实?干脆大家一起躺着饿死得了。

最让他感觉恶心的是,凡人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起是应该的,但凭啥寺庙要盖那么高大,和尚穿那整齐,连塑像都得用真金镀上一层?真是假仁假义!

现在南赡部洲有没有和尚还不知道,但是不管有没有,以后都别想有什么取经队伍从昆仑山这里过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六耳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