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驾崩了。这个31岁的年轻皇帝,终于因为他违背父皇道光皇帝的旨意,悄悄吸食鸦片,而得到了一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太平天国、捻军、英法联军、俄军……面对这一切,咸丰皇帝无能为力,只能靠鸦 片麻 醉自己。不过,这个解决方案的结局,也就是他今天这个样子了……
咸丰皇帝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所以,帝国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同治皇帝,就这样没有悬念地继位了。
可是,这个同治皇帝今年才6岁。不再经历十几年的成长,不可能成为一个逆转帝国颓势局面的合格皇帝。
为了帮儿子完成这个过渡期,咸丰皇帝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处理朝政。这八位大臣更被人熟悉的称谓叫做顾命八大臣。
当然,皇权是皇家的权力,为了避免臣子架空幼主。咸丰皇帝又准备了两个印章。一个给他的皇后慈安,另一个给他的儿子。
顾命大臣草拟清廷谕旨以后,需要用这两个印章加盖生效。而6岁的同治皇帝即便是盖章表示同意,也稍显年幼。所以,他的印章由他的生母慈禧代管。
不过,咸丰皇帝死后的这种政 治格局很快就被慈禧发动的辛酉政 变打破。顾命八大臣被这心狠手辣的皇帝生母撤职、下狱、斩首!
对慈禧太后在大清战败后没多长时间就趁着皇帝驾崩篡权,成了大清的实际控制人,英法联军从刚一开始是感到非常不安的。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新的掌权者上台后,一般都得设法立个威。而眼下最好的立威方向,就是为大清消灭一个咸丰皇帝没办法干掉的强敌。
为了试探一下慈禧太后的态度,英法联军安排他们的代言人黑桃6文迪,在京城的公鸡烩虾仁总店里面,跟慈禧太后的代言人进行了对话。
慈禧太后的代言人,是帮助他发动辛酉政 变的恭亲王奕䜣,后来这个在兄弟中排行老六的王爷,因为频频跟洋鬼子打交道,混了一个江湖诨号,叫做“鬼子六”。
黑桃6文迪跟鬼子六奕䜣,一边品鉴公鸡烩虾仁,一边畅饮拜占庭帝国古法酿制的葡萄酒,交谈甚欢。
最终,双方达成的共识是,慈禧太后掌控下的大清,是我们共同利益的根本。因此,我们全都得为慈禧太后掌控下的大清长治久安出力。
那么,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让戈登洋枪队迅速成型。然后就得马上用这支由外国 军官和西洋先进武器的雇佣军,迅速消灭太平天国。
至于戈登洋枪队平时需要消耗枪弹炮弹,这可以让黑桃十三太保的银行给大清贷款,用于制造兵工厂,为其生产枪弹炮弹进行补充。
这件事情还可以继续再进一步合作下去。枪弹炮弹都生产了,那么蒸汽战舰为什么不可以生产呢?
我们可以用组建戈登洋枪队的经验,继续在大清开展各类新式工厂的建设,把西洋的好东西都复制到大清。我们大家有钱一起赚!
双方就这样推杯换盏,越聊越开心。这次大清统治者和外国列强势力的长期合作,就经过这一轮愉快的会商,基本敲定了!
这支戈登洋枪队的第一批成员,其实是上海的一个私人武装。那时候管事的是美国人华尔,队伍里面也就当地招募的两百个流氓而已。
华尔在战斗中被打死了。换了一个叫安德森的美国人管了一段日子。后来他也因内部矛盾离开了。于是,清廷江苏巡抚李鸿章把这支雇佣兵收拢了起来,交给英国人戈登来带队。
戈登掌权后,利用黑桃十三太保的贷款,给洋枪队进行了一轮全面的换装。英制恩菲尔德1853式来复枪成了洋枪队的制式武器。
这种武器采用了后装填的定装弹。这种弹药结构几乎一百多年都没有再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进。在那个年代,它对太平军的老式前装填滑膛枪可以说是碾压式的存在。
同时,这支戈登洋枪队有包括蒸汽动力战舰在内的五十多艘内河战舰。以及数量众多的火炮。相比之下,他们的轻武器优势都不算最突出的优势了。
更重要的是,雇佣兵打仗虽然成本高,但还算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清军军官几乎人人贪腐,往往到了跟太平军对峙的关键时刻,都会为了保命而怯战。
可雇佣兵为了多打战果获取赏金,人人都奋勇争先。他们凭借先进武器和这种激励机制,很快就成了对抗太平天国战场上的主力部队。所以后来清廷将其改名为常胜军。
江苏巡抚李鸿章率领他在当地招募的淮军,跟着常胜军后面一路平推,很快就将内战局面扭转。
在1863年年底,太平天国的都城被清军包围。部下都在建议洪秀全干脆放弃天京,突围逃生,另图他路。
洪秀全坚持认为凭借天京的坚固城墙可以抵挡住清军。关键是得坚持得住。只要拖久了,清军自然会退去。
在此前后,其实英国人隔一段时间都在跑到洪秀全面前积极游说,试图拉拢洪秀全。洪秀全不为所动。
在经历了半年的围城后,洪秀全终于在焦虑中,病死在天王府。一个月后,清军终于击溃了无心恋战的太平军,拿下了天京。
而此时,带走了天京十万部队去西南方向的翼王石达开,已经战败被杀一年了。如果他现在带着跟他走的那十万人留守天京,太平天国战事未必会这么快就结束。
太平天国虽然灭亡了,可大清的第二号内部敌人捻军,现在还在中原多省肆虐着。不过,这个情况从1863年3月份,捻军首领张乐行战败被杀后,已经相对消停了不少。
正因为最有凝聚力的张乐行被杀了,捻军的内部也发生了类似天平天国的分歧。因为矛盾不可调和,最终捻军分裂成了东捻军和西捻军。
这两股捻军通过机动作战,一直在国内各地对抗清军,坚持到了1868年才最终被已经大量装备先进武器和英式作战方式的清军完全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