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侵华篇4总078
书名:十三太保黑暗史 作者:元耳 本章字数:2043字 发布时间:2025-02-19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连咸丰皇帝都逃跑了,在城北一带清军的残部当然是稍事抵抗,就四散溃逃。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根据圆明园的图纸,进行了划分。划分什么呢?当然是两军抢劫的区域了!

英法联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 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被允许公开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牧师描述:军官和士兵,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 情肆意。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为了运走抢来的宝物,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行军打仗不可能有太多冗余的马车,英法联军士兵已经透支了部队的全部运力,把这些宝物往回运,可是,运力还是不太够。

就在这个时候,黑桃6文迪安排京城里面公鸡烩土豆各家门店用来进货的马车,到圆明园来支援英法联军了!这下英法联军搬运赃物的运力一下提高了不少!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让人家白干的。路途遥远,很多尺寸比较大的古董花瓶之类,虽然价值很高,可大概率没办法完好地运到战舰上。

这些古董花瓶,与其让它们在半路就在颠簸中碎裂,还不如留给帮他们运赃物的公鸡烩虾仁门店。这些宝贝,很自然就归了黑桃十三太保……

等到英法联军疯狂抢掠完之后,原地就剩下精致的亭台楼阁还有实在带不走的特大尺寸物件了。

本来英法联军指挥官额尔金是打算抢完就这么走人的。可是黑桃6文迪提醒他,我们光抢东西,还不足以震慑到咸丰皇帝,何不把圆明园给他们烧成灰!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额尔金。弟兄们一起抢劫圆明园,那是私人发财。国家找黑桃十三太保贷款支付军费来打大清,那是要看见回报的。

到现在为止,咸丰皇帝也只是暂时逃跑,还没提出战败赔款的事情,何不借此契机恐吓他一下!再不投降赔款,明天老子一把火把你的皇宫也像这样烧了!

10月18日,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

英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圆明园这座无比珍贵的皇家园林,就在英法联军士兵的肆虐下,化作一片灰烬。咸丰皇帝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慑于英法联军的淫威,清廷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其中,对英国部分,主要包括: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对法国的部分,主要包括: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有意思的事,在停战中根本就没发挥什么作用的俄 国声称,自己之前对英国、法国调停战争有功,逼清政府也跟着他们一起签署条约。

清廷害怕不答应的话,俄军继续从北面南下,那就全完了,所以,大清又一次在俄 国人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对俄 国也签约赔偿……

对俄 国的部分,主要包括: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被迫割让给俄 国,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俄罗斯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就英法联军而言,这次侵略行动无疑是血赚了。俄 国人更是趁火打劫,啥风险都没冒就白占了大便宜。可有件事情,咸丰皇帝始终没答应妥协。

那就是黑桃十三太保提出让英军来帮助清军改善战力。这样才能帮助清朝打败太平天国。不会让《北京条约》里面需要长期生效的条款,被太平天国夺权后不予承认。

咸丰皇帝虽然屡吃败仗,可有件事情他还是很清楚的。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军队。清军哪怕频频吃败仗,对英法联军和太平军都打不过,但至少还是自己国家的军队。

一旦要是允许英军来管清军,那到时候英军不是成了比他还要大的太上皇了?他这个皇帝就是被英军完全架空了。

所以,在咸丰皇帝的坚持下,这件事情换了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由参加过火烧圆明园的英国人戈登来带领一支雇佣兵,帮清军对抗太平军。

这支臭名昭著的戈登洋枪队,由于是雇佣兵性质,理论上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纯粹就是谁给钱就为谁打仗。

就在咸丰皇帝批准了戈登洋枪队的组建方案后,他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而后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居然就一命呜呼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十三太保黑暗史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