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玉雪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缓缓步入宫中的御书房,那脚步轻盈,每一步都似乎在宣告着即将传达的重要信息。
宇文毅正伏案处理政务,眉宇间透出几分不苟的严谨。
见到慕容玉雪的到来,他微微抬首,眼神中闪过一抹意外与关切。
“毅,近来局势波诡慕容谲,特别是十五夜之事,已非秘密。
满朝文武皆有所闻,此事关乎朝纲稳定,不可不慎。”
慕容玉雪语速平缓,却字字千钧,她的眼神深邃,就像是能洞察一切潜在的危机。
宇文毅听罢,面色凝重,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考应对之策。
离开御书房,慕容玉雪穿过雕秦画栋的长廊,每一步都踏在精致的青石板上,发出轻微而清脆的响声。
回到自己的住处,窗外的梅花正傲寒绽放,那淡淡的香气似乎在提醒她,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生命依旧顽强。
十五夜的悲剧,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朝野。
秦木易的处理方式虽果断,却也显得冷酷——未通知家人,直接火化并立碑,那些罪行昭彰者则被依法处决。
这样的决定,虽是为了避免恐慌,却也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复杂与世事的无常。
慕容玉雪知道,人命炼丹,这等荒诞不经之事一旦公之于众,必将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她在朝会上毅然揭露了这一骇人听闻的秘密,宇文毅亦是全力支持,希望以此警醒群臣,让他们意识到,外面的世界远非想象中的宁静,暗流之下,危机四伏。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随后是此起彼伏的惊叹与议论。
大臣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解,他们未曾料到,在这繁华盛世的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不堪的真相。
“盛京之事,仅是冰山一角,”慕容玉雪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失去他,意味着失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或许其中就有我们的骨肉至亲。
为官者,不仅要治理朝政,更要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
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誓言铭记于心,要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
这段时间,关于保护孩童的话题,在朝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开始反思,如何能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给予弱小更多的庇护。
慕容玉雪并未停下脚步,她密切关注着那些神秘势力的动向,尤其是与丹药相关的线索,并不遗余力地将信息传递给邻国,尽管不确定对方是否会采取行动。
对她而言,尽人事,听天命,无愧于心,便是最好的答案。
时光如白驹过隙,距离秋试的大考已近在咫尺。
朝中上下,关于此次会试的讨论沸沸扬扬,每个人都期待着新血的注入能为朝堂带来新的气象。
然而,这股新鲜血液能否成为国家的栋秦,还需时间的检验。
早餐过后,慕容玉雪携青芷前往城北一处静谧的宅院。
青芷轻敲门扉,那声音在清晨的宁静中显得格外清脆。
“谁呀?”一个温柔的女声从屋内传来,带着几分疑惑。
“慕玉来访。”青芷答道,语气中带着恭敬。
屋内的女子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匆忙入内禀报。
张妈,一位年长的仆妇,闻言后,眼中闪过几分惊讶,随即向叶凝霜转述:“太太,您与这位慕玉,可熟悉?”
叶凝霜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快步走向门外。
一见是智囊慕容玉雪,连忙行礼:“老奴拜见智囊,快请进。”
张妈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忙道歉,而慕容玉雪只是淡淡一笑,表示无妨。
叶凝霜领着慕容玉雪步入室内,亲自为她们斟茶。
茶香袅袅升起,慕容玉雪轻啜一口,目光流转,审视着这简朴而不失温馨的房间。
相比盛京那些豪华府邸,这里的确算不上宽敞,但对于一家四口而言,却也足够温馨。
“我们一家昨日才迁至盛京,正愁如何告知于你,没想到今日便有幸在此相遇。”
叶凝霜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感激,就像是两人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