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桃6文迪搭乘黑桃十三太保的商船靠近了英军旗舰。英军指挥官额尔金勋爵见到是黑桃十三太保的蒸汽动力商船,赶紧吩咐手下列队迎接。
黑桃6文迪见到了额尔金,说这次来是为了给英军赠送一批上好的拜占庭帝国古法酿造葡萄酒,庆贺英军在爵爷的指挥下,所向披靡。
额尔金知道他这次来恐怕不是为了送点酒这么简单。这里面必然有大事。所以,额尔金把黑桃6文迪引领到密室内单独密谈。
黑桃6文迪看到额尔金非常上道,把所有水手都安排到外面去了,只剩下他们二人在密室里面独处,所以就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把这次来的真实意图表达了出来。
黑桃6文迪指出,对大清的入侵行动不能这么久算了。这个仗还得再打下去。因为如果我们就这样收手了,那大清就得死在太平天国和捻军手里。
到那个时候,他们不承认大清给我们立的字据,把我们这边的好处都给取消了,不是白折腾一场吗?
额尔金疑惑地问,那难不成要英军去打太平军吗?女王陛下让我到这边来是打大清的,没让我对太平军动手。
黑桃6文迪笑着表示,打太平军这活儿,当然得是大清去干。我们可以出枪炮和军事顾问,甚至小部分雇佣军充当骨干。以太平军和捻军的兵力规模,我们这点人手是远远不够的。
额尔金更加不解地问,那么,大清为什么会允许我们的人到他们地盘上指挥他们的兵打太平军?
黑桃6文迪将脑袋靠近了额尔金,两个人的脸几乎都要贴到了一起。他说,因为你用接下来将用实力告诉大清,这么做不是我们的建议,而是我们下达的命令!
额尔金凝视着黑桃6文迪,说道,这办法甚好,可是,说实在话,蒸汽动力战舰消耗成本非常高,我带出来的军费不支持英法联军继续对大清大打出手,逼迫他们无条件臣服。
黑桃6文迪笑着说道,缺钱对你而言是大事,对我而言是最小的事情,需要多少钱你尽管开口,黑桃十三太保旗下银行有的是钱,贷款管够!
得到了黑桃十三太保的资金支持后,英法联军的胆子又肥了起来。他们准备再玩一票大的!
1859年6月,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和美国公使华若翰,借口《天津条约》中履约矛盾,各率一支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武力威慑清廷。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时候清廷也从黑桃6文迪那边贷款,强化了大沽口炮台的防御能力,置办了更多火炮,抵御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袭击……
咸丰皇帝命直隶总督恒福照会英、法公使,指定他们由北塘登陆,经天津去北京协商换约事宜,随员不得超过二十人,并不得携带武器。
英、法公使断然拒绝清廷的安排,坚持以舰队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他们要再重复一次之前的大沽口胜利!
6月25日,英海军司令贺布亲率12艘军舰从拦江沙开往海口,下午3时贺布下令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
清军在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指挥下,英勇抵抗,发炮反击,战斗异常激烈。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先后阵亡。
由于清军火力充分,战术得当,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英法联军惨遭失败。这也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仅有一次的胜利……
这次惨败可让英法两国异常愤怒。居然还被孱弱无力的大清给打了脸了……这事情不能这么算了!
1860年2月,英、法帝国主义当局分别再度任命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领英军一万五千余人,法军约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
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5、6月,英军占领大连湾,法军占领烟台,封锁渤海湾,并以此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
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公使华若翰也于7月赶到渤海湾,再次以“调停人”为名,配合英、法侵华战争。
清军的指挥官僧格林沁认为英法联军不善陆战,因而专守大沽,放弃北塘防务。这个消息,被附近公鸡烩虾仁分店的店长虾仁,传达给了黑桃6文迪。
黑桃6文迪见到机会来了,赶紧把这条信息呈送给了英法联军。意识到清军暴露出了防线漏洞,英法联军果断行动!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14日,攻陷塘沽,英法联军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指挥下,英勇抗击。
可是,清政府本无抗战决心,咸丰皇帝命令僧格林沁离营撤退。清军遂逃离大沽,经天津退至通州。
1860年8月21日,大沽失陷。英法联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
英、法提出,除须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外,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
咸丰皇帝看到英国人和法国人蹬鼻子上脸,于是予以拒绝。双方谈判破裂。英法联军便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这下可把咸丰皇帝吓得不轻,他赶紧再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到通州南张家湾议和。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再次破裂。
1860年9月18日,英法侵略军攻陷通州。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骑兵对冲火枪阵的战斗了……
八里桥之战打响后,清军马队即按原定部署立即由正面冲上前去。他们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敌。
由于清军火枪装备有限,就手持长矛、弓箭,凭着一腔热血迎击英法联军,企图冲乱和割裂英法联军的战斗队形。
可是清军马队遭到据壕作战的英法联军步兵密集火力的阻击,以及敌炮轰击而大量伤亡,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被迫在敌人火力的逼使下退却下来。
虽然清军士兵表现英勇,在八里桥打死英法联军一千多人,最终八里桥仍未守住,三万将士全部殉国。
咸丰皇帝听说八里桥战败,心知京城已经不可能守住,只得灰溜溜地以“北狩”为名离京,逃往热河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