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玉雪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走廊的尽头,留下希子澜一人在原地踟蹰。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略显单薄的肩头,为她朴素的衣裳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正当她心中天人交战之际,一名身姿挺拔的青年突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与审视。
“您是智囊的妹妹吗?”青年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疑惑,他的目光在希子澜身上上下游移,那件未加任何装饰的素衣不禁让他心中的猜疑又多了几分。
希子澜刚欲摇头否认,却被一个看似仅有十几岁、面容清丽的女孩打断了思绪。
女孩就像是一阵春风般轻盈地靠近,让希子澜不由自主地怔住了,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闪过好奇与友善。
“不……”希子澜的话音未落,一旁一直沉默的男子突然冷声插话,他的语气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崇德书院,非同凡响之地,即便是皇族的皇子公主,在这里也要遵守同样的规则。
若有人妄图借皇室之名,行便利之事,那么请自行退出。”
男子的目光虽然未曾直接落在那女孩身上,但无形的压力却让周围所有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她,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而紧张。
负责接待的老师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脸上混杂着无奈与恼怒。
对于这些来自名门望族的子弟,他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他们的背景复杂,处理起来总是格外棘手。
“记住,崇德书院不仅要求学生的身份尊贵,家境富裕,更重视个人的实力与才学。”
老师调整了一下情绪,接着宣布道,“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吧。”
随着老师的话语落下,众人依次步入宽敞明亮的教室。高大的窗户环绕四周,此刻全部敞开,微风穿堂而过,带走了夏日的炎热,留下一片清爽宜人。
室内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每一张都就像是在静候着即将展现智慧的学子。
此次参与测试的共有十八人,他们性格各异,有的羞涩内敛,有的则活泼外向,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不久,几位小厮捧着一叠纸张走进教室,分发给每位考生。
“出身名门,入学或许会稍显轻松,但基本的知识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老师再次强调,“我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准备,要求是背诵并理解这篇文稿,时间一到,你们需要默写出全文。”
他补充说明,眼中闪过几分严厉。
事实上,崇德书院有着一项不成文的传统,即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书写技能,这是踏入知识殿堂的第一步。
对于这样的测试,大多数心智成熟的人都能够轻易应对。
然而,几个年轻学子还是忍不住小声抱怨起来,显得有些不满。
此时,窗外也聚集了几名好奇的旁观者,他们踮起脚尖,试图透过窗户窥视教室内的动静,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笑容。
老师的冷哼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们的窃喜:“赶紧离开,否则取消你们的旁听资格!”
那些偷窥的学生虽被吓得缩了缩脖子,却依然恋恋不舍地站在原地,不愿离去。
老师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希子澜,心中暗自揣测她是否识字。然而,从希子澜那镇定自若的表情中,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正当他沉思之际,希子澜已从容站起,她的动作优雅而不失果断。
“有什么事吗?”毕先生心中一动,俯下身温和地询问。
希子澜仰起头,目光坚定地与他对视:“老师,我已经背熟了文章,兄长在外等候,我不愿让他久等。请问,我可以直接开始默写吗?”
“已经背熟了?!”毕先生心中大为震撼,智囊府的人果然非同凡响,这份记忆力令人赞叹!
“当然可以。”他迅速应允。
希子澜闻言,立即将手中的纸张恭敬地递给老师,随后转身,步伐稳健地走向自己的座位。
她坐定后,笔尖轻触纸面,流畅而有力地书写起来,每一个字都工整美观,宛如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
教室内外,围观的人群中既有男生也有女生。
在崇德书院,男女学生通常是分开授课的,只有在特定的课程上才会合班,以此确保男女之间的适当距离。
不过,能够进入这里学习的,大都有着良好的自我约束力,鲜少有人会做出逾矩之举。
曾有一段流传甚广的往事,说的是一位才情出众的书生与一位温婉的女子在书院中暗生情愫,最终因私相授受被发现,结果惨遭严惩。
据说,那次事件直接惊动了校长乃至皇帝,最终那对恋人被迫饮下毒酒,悲剧收场。
自那以后,再无人敢轻易挑战书院的规矩。
门外,阳光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慕容玉雪与流风并肩而立,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格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