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吗?”
“嗯,姓名如此。”
“可有字否?”
越天辰笑着摇了摇头,男子倒是有些尴尬了。
“不知恩公又如何称呼?”越天辰问道。
“不敢当。在下赵典,字良辅。”随后又指向孩童,“此乃犬子赵云,字子龙。”
“我才不是犬子呢。”孩童极力反驳,他父亲每次把他介绍给他人,都是如此。
“哈哈...哈哈...”两人同时大笑。
越天辰这才把目光移向孩童,发现孩童目光坚毅,眉宇间也有英气,将来必定不凡。
“大哥哥,你方才喊的名字,就是你要来此见的人吗?”
越天辰的表情带着追忆,带着苦涩。
“哎......”一声叹息,回答了赵云。
“越公子,如今这世道,我虽在朝为将,也知这世事无常,如此下去,恐怕天下将乱,不知公子以后可有打算。”赵典也是常年征战之人,见越天辰的举止和气质,也能看出越天辰也必定不凡,自有拉拢之意。
“她已不在人世,今后我也不知何去何从。”越天辰回答。
“哎,这世道不公啊。”赵典自然是以为越天辰要见之人是因为这天下将乱之势而逝去的,自然会如此说道。
“听闻你二人之言,我是从密林中被二位救出。这里,我倒是有一问,为何二位会入这密林去冒险?”越天辰问道。
“不瞒公子,家父病重,听闻此处地杰,常有奇草出世,特来碰碰运气,若是能寻来五百年份的灵芝,家父才能有救。”
越天辰算是明白了二人为何冒险了,于是掏出一颗丹药,想来此药比那灵芝更加有效。
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药香,赵典就明白了此药的不凡,急忙谢过。倒是赵云直愣愣的看着越天辰,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大哥哥,你这是变戏法吗?”
越天辰看了看手指上的戒指,心想这不是常规操作吗,但越天辰不知道的是,在他身体复原之后,那戒指如同活物一般,自己就跑到了手指上去。
但这话在赵典心中倒是也有了疑问,这位越公子是他们带回来的,赤身裸体,那些衣物也是自己帮忙找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这药是从何而来?
见越天辰没回答,赵云又开口了,“大哥哥,你要是没有去住,不如同我们一起回常山如何?”
越天辰想想,往事既已成过往,不如朝前看看,不过那些过往,还是想去先确认下。
“倒是不错的主意,不过此前,越某需要先去处理一些私事。”
“越公子请便,鄙人与犬子在此等候。”
“父亲,我不是犬子。”赵云再次反驳。
引的两人又是大笑。
沿着山间的石阶一路向上,便来到了一座寺庙前,这寺庙比起百年前,规模不知大了多少,香客也是络绎不绝。里面的和尚倒是没变,对于那些女菩萨,就没有所谓的戒律戒规了。
“大师。”越天辰抱拳。
“施主,有礼了。”和尚回礼。
“大师,我欲找一人,能麻烦大师告知否?”
“施主,此乃寺庙,寻人之事恐怕有些为难。贫僧为施主指明一条明路,沿山路向上到山顶,有一道观,那里的道士擅长八卦推演,寻人之事他们擅长。”
越天辰直摇头,然后来到功德箱边上,手中掏出碎银,朝着和尚摇了摇,然后投入箱中。
和尚一见,立马笑容和蔼,快步也来到功德箱边上,赔笑说道:“施主,佛法讲究缘分,自然人与人之间还是会有联系的,施主要寻人,缘分使然,贫僧可为施主算算这缘分。”
越天辰心中是嗤之以鼻的,不过要见那人,也需要这个和尚去引荐。
“不知贵寺智勇和尚尚且活于世间?”
对于越天辰的问题,和尚是惊讶但又不惊讶的,惊讶的是越天辰能知道老神仙的法号,不惊讶的是,不知多少人求见过老神仙。不过,老神仙有言,他已经不见任何人了。
“施主,恐怕这缘分,贫僧没办法为你续上了,老神仙尚活,但他明确说过,不想见任何人了。”
越天辰从袖中取出一块金块,晃了晃,扔进功德箱。
“大师,劳烦通传,就说越天辰来访,相信他会见我的。”
看在金子的面子上,和尚离开去通传了,但以他的经验,老神仙怕是不会见任何人的,因为,这样的人,他可见过太多了。但令他难以置信的是,一向耳背的老神仙,今天却能灵敏的听到这个名字,并且表现出了激动,难以掩饰的激动。
随后,越天辰被人带到这寺院的内阁,最终屋内就剩他二人。
“是你吗,大哥哥。”智勇和尚身体如同枯木,静坐而不能动,但身体却是向前倾,以此去尽力弥补视力上的不足。但尽管如此,视线依旧还是模糊。
“是我,小和尚。”
听到这声线,智勇和尚非常的确定了来人,眼泪不禁落下,身体发颤。
越天辰几步来到智勇和尚身前,看到如今他的身体状况,心中也生起悲凉。油尽灯枯,命不久矣。
“大哥哥,我太孤独了,我想你们......”智勇小和尚说着越天辰和项嫣死后的过往,不过他一直坚信越天辰还活着,终有一天会再次见到。
而今日,算是圆了他的念想。
越天辰离开之时,智勇和尚那只枯瘦的手从蒲团下拿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依稀还记得第一次去山腰小屋的时候,越天辰对他说把事情记下,以后再去看就不会忘记了。那些年写了很多,但后面荒废了。
“大哥哥,年幼时的疑问,长大之后,有些悟了,但大部分,我悟不得。不过,每每看到这些,总能想起那些美好,今后恐怕我也用不到了,大哥哥,这本日记就留给你吧。”
越天辰接过日记本,最后再看一眼智勇和尚,这一眼,应该也是最后一眼了,随后转身离去。
当越天辰还没出寺庙大门,寺里就响起了丧钟,很明显这是智勇和尚圆寂的信号,促成的是这次的见面,让智勇小和尚的执念彻底放下。
小和尚的一生,契合了汉王朝的兴亡。小和尚的生,汉朝随后建立,小和尚的死,同样预示着汉朝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