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佑才学院这片古老而庄严的土地上,庶出的孩子们必须耐心等待,直至他们年满十岁,方可踏入那扇通往知识与荣耀的大门。
考核的门槛虽不高,几乎人人皆有机会尝试,但这份机会的代价亦不菲,学费需得翻上一番,使得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筹备与积累。
对于三品以下家庭的子弟而言,若非家境殷实,便只能在跨越十岁这道坎后,面对更为严苛的挑战。
这情形,恰似古代科举中的秀才选拔,既是对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毅力的磨砺。
至于平民百姓,入学之路更是布满荆棘,不仅需备足银两,还得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引荐,方能窥见学问殿堂的一角。
然而,佑才学院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性别与年龄的严格划分:每年仅招收四至十五岁的男童入学,而女孩们的机遇则稍纵即逝,她们自八岁起,每月仅有一天能够参与考核,且一旦步入婚姻,学习生涯便戛然而止。
在这片天地间,男女之间的界限清晰而深刻,男子若能金榜题名,无疑是家族的荣耀;女子若能凭借自身才华脱颖而出,则更显得光彩夺目,引人注目。
崇德书院内,学生们大多怀揣着结交权贵、提升社会地位的愿景,其中不乏皇族贵胄的子女,那些无官无职却家财万贯的家庭,更是不惜重金,力求将后代送入此等学府,以期未来能有更多可能。
相比之下,浅曦学阁则是一处专为女子设立的学术圣地,招生年龄限定在五至十四周岁之间,专注于诗词歌赋的传授,培养了一批批才情出众的女子。
慕容玉宁,作为浅曦学阁的佼佼者,她的名字早已与学府的辉煌并肩而立。
而耀阳书院,则是另一番景象,它独树一帜,专门接纳男性学员,成为军事人才的摇篮。
在这里,出身与年龄不再是限制,低廉的学费让许多有志青年得以踏入知识的海洋。
求学者需具备的,除了一颗渴望学习的心,还需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能否学有所成,全凭个人努力与天赋。
因此,耀阳书院汇聚了来自各界的学子,包括皇室成员,他们虽然同处一校,但各自的目标却大相径庭。
普通人之子,在追求学问的同时,更渴望结识有潜力的伙伴,为将来铺设道路;
而皇室贵族,则更倾向于网罗那些天赋异禀之人,以壮大自家或家族的力量。
慕容玉雪最初计划让希子澜进入浅曦学阁,那里是众多女孩梦寐以求的学术乐园,尽管学生众多,但学习氛围并非其首要特色。
浅曦虽不及崇德那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崇德书院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甚至吸引着其他两所学院的学生前来借阅,但想要从中借得一书,却如同沙里淘金,难度颇高,这并非因为其他学院有何不足,而是崇德的藏书量实在惊人。
最终,慕容玉雪轻声道:“那就去崇德吧。”
王耀简短回应,表示赞同。
次日清晨,当慕容玉雪步入太和殿前,所有文武百官皆恭敬行礼,她目光掠过那一张张毕恭毕敬的面孔,心中暗感这过分的热络。
就连一向对她态度冷淡的安井,此刻也面带微笑,显然已决定全力支持智囊。
他曾因无知而误解这位智囊,视其为敌,如今方知,这位智囊实乃天降奇才,近乎神人。
坊间流传,他已将整座城市的贪官污吏尽数罢免,其手腕之强,令人咋舌。
御史台年复一年,也难以清除如此多的腐败分子,智囊的雷厉风行,无疑证明了他的非凡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