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人非自然E
书名: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传 作者:能慧 本章字数:1184字 发布时间:2025-02-16


二七四.法自然者


  林老太爷对自然非自然话题不知不觉有些上心正沉思默想之际,慧能见几只下山猕猴在不远树丛朝这边探头探脑却不敢贸然靠近,于是又刻意相问了:

  “老人家,那几只猕猴,见我有些眼生吧?”

  “也许。”林老太爷抬眼笑笑。

  “自然之中自然而然生存真的不易,聪明的猴子,或许也能有所直觉吧?

 人万物之灵,是不是也灵在要从根本改变那种完全依赖自然的窘境,才与所谓自然渐行渐远并与同出兄弟姐妹们相较而非自然了呢?”

慧能有些自言自语样子。

“阿彬哪,人终归还是无出自然的吧?”

  这时,林老太爷好像已理出点儿什么头绪了。

  “毫无疑问,老人家。”

  “这么说,那‘道法自然’(1)于人于世,还是有其所范了?”

  “这当然,老人家。”

  “人非自然,又道法自然。阿彬哪,那所范之义,你说应着落在哪儿?”

  “说得好,老人家。

  道家的确看到了人渐远自然更非自然于人于世无穷贻害,但之中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2)要人回归‘同乎无知,同乎无欲’(3)而‘同于大通’(4)所谓根本出路,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方向性谬误之嫌?”

  林老太爷想了想:

  “还真是。道家要人回返‘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5)而‘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6)那所谓‘至德之世’(7),的确不太可能了。”

  “其实,

  人源于自然,归于自然,更受制于自然那非自然属性,只在强调和彰显人与万物有其重大差别而已,之中自然所属,没有也不可能有根本改变。因此老人家,那‘道法自然’于中所范,当是应有之理。”

  “哦?”

  “老人家,

  古人谓‘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8)。其中所义,启人至深呐!”

  “是吗?”

  “老人家,

  人之所以渐远自然而非自然,或亦其方圆本然。

  这种人独有自然较万物自然而然虽是异数,却也人之为人、世之为世必然定数。

  因此,那‘道法自然’中于之勇于正视并因势利导法方法圆,或才有人与自然万物相谐相融更世间美好真正现实未来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9)’人非自然若为命定的话,那遇上问题便一味回头,还真难有前途。”

  这时,林老太爷也是多有感慨了。

  “是啊,老人家。

  ‘有人,天也;

  有天,亦天也。’(10) 

  面对欲无止尽、心无止境人那天性方圆,儒道释于中反省角度不同,其治则也迥然有异。

  道家一切回返原始那正病反治药方,虽用心良苦,却也实实有违其‘人与天一也’(11)深刻辨证。其‘道法自然’中生生拽人拽世倒退所义,除引人有所警醒外,还真有些不切实际吧?”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2) 

  那‘道法自然’中,阿彬哪,儒家仁义礼智、孝悌忠恕等等‘率性’所为,是否可谓‘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了呢?”

  此时林老太爷好像有些忘记了所论初衷,自觉不自觉便把话题宽泛更引向特别深入了。


———(1).《老子,二十五章》;(2).《老子,十九章》;(3.5.6.7).《庄子,马蹄》;(4).《庄子,大宗师》;(8).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见楼宇烈《王弼集校释》;(9).《礼记,中庸》;(10.11).《庄子,山木》;(12).《孟子,尽心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