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城的晨曦中,一列列装饰华美的车队缓缓驶入城门。
城中的居民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这壮观的景象吸引。
在众多车队之中,有一辆车尤为引人注目,其上雕刻着一枚精致的紫色曼陀罗徽记,于晨光中更显神秘莫测。
徽记左下角,一个微小却清晰的“J”字母若隐若现,尽管大多数人对此标识感到陌生,但那抹紫色足以让人联想到百宝馆——一个遍布全国大地,影响力无远弗届的神秘组织。
湖州,这座十八年前因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雨而人口锐减的城市,如今却以其独特的经济活力重新焕发生机。
人们私下议论纷纷,为何百宝馆迟迟未在此地设点。
车队最终在几间多年未营业,门窗紧闭的商铺前停驻。
这些铺面虽已荒废四年有余,却在近日被神秘买家悄然收入囊中,其背后主人的身份始终是个谜。
消息传至慕容玉雪耳中,她即刻携贴身侍女青芷前往探查。
她的到来就像是春风拂面,车队领头之人,吴威戚,脸上顿时绽开笑容,恭敬行礼:“吴威戚拜见主子!一切按您的吩咐准备妥当。”
原来,慕容玉雪早有筹谋,昨晚便遣流风密令百宝馆,调集大批粮食、时令水果及新鲜蔬菜,以解湖州燃眉之急。
吴威戚得令,立即将铺内打扫得一尘不染,并指挥人手将物资有序转移至相邻的两家店铺内。
午时刚过,一阵阵清脆的铜锣声响彻湖州街头,百宝馆宣布新店将于次日开张,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此消息如同春风化雨,迅速在城中传播开来。
次日清晨,不同于往常的热闹庆典,百宝馆的新店低调开张,简洁明快的八折优惠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
物价之低,甚至比洪水肆虐时更为亲民,但为确保公平,每人限购两袋大米、两袋面条及适量蔬菜。
店铺门前,长龙般的队伍蜿蜒而行,队列中不乏焦虑的目光,担心轮到自己时货物已售罄。
然而,百宝馆的秩序维持人员严阵以待,任何试图插队的行为都会遭到严厉制止,确保了购物流程的井然有序。
正当队伍中弥漫着不安时,商铺后门处,十几辆满载货物的马车悄然而至,犹如及时雨般缓解了众人的忧虑。
次日,百宝馆的货物告罄;第三日,店铺再次迎来人潮如织。直至三日后,物价逐渐回归洪水前的常态,民众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随后的日子,随着百宝馆马车频繁往来,不仅生活物资充足,更有珍贵的丹药与精良武器源源不断地输入湖州,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新的活力。
慕容玉雪得知清江城连日暴雨,灾情严重,心中暗自决定,待湖州事务处理完毕,即刻前往援助。
临行前,慕容玉雪一行在希子澜家中用过早餐,正欲启程,却被希子澜家的老太太紧紧握住手臂。
老人眼中闪过感激的泪光,声音颤抖地说:“小姐的大恩大德,老身此生难以为报,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
只愿小希长大后,能有机会为您效劳,以报答您对他的关照。”
言毕,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慕容玉雪深深的信任与感激。
“婆婆,您可别这么说。”女子轻声细语,眼神中满是温柔,就像是在用言语为老人披上一层温暖的薄纱。
说罢,她转过头,目光温柔而充满期待地落在希子澜身上。
“小希,你要努力,不要忘记自己心中的那个璀璨目标,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你前行。”
她的话语中蕴含着无尽的鼓励与信任,就像是能点燃人心中的火焰,让希子澜的眼神瞬间变得炽热。
“好的,希子澜一定记住大哥的教导,无论风雨变换,那份初衷将是我最坚实的盾牌。”
希子澜的回答中带着几分颤抖,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离别的不舍混杂在一起的复杂情感。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却依然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
谁也不知道,这一别,究竟是短暂的离散还是漫长的等待,何年何月才能在命运的洪流中再次交汇。
宇文飞景和君无洗原计划前往清江城,但慕容玉雪却根据最新的情报,建议他们与皇城军一同返回盛京。
她那轻柔却坚定的声音透出不容置疑的信息——
清江城的重建已圆满落幕,无需大军压境,以免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