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隐去、东方泛白、旭日东升。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大函都城金阳城的大地万物时。
自然也少不了要照顾皇城东大门那彩旗飘扬、鼓乐喧天、隆重而别致的奇怪场面。
说隆重,自然是在皇城东门布满了迎风招展的彩旗。整个大门都布置一新。
与此同时,城门口的道路两旁还站满了身穿节日盛装一般的大臣和百姓。
并且还有大函文化的精髓,舞狮队、舞龙队也在现场助兴。整个场面犹如过大年一般的热闹。
说奇怪,则是现场除了极少数维持秩序的衙役外,几乎没有将领官兵。
并且城楼上站岗的兵士也如往常一般,并没有增加多少。同时城楼上插着的,除了大函的王旗外,并没有军旗和帅旗。
其他的都是普通的彩旗。就连在城楼门口都是文臣在送,而没有什么将官。
甚至圣上驾到也没有像往日那般的吹号角,更没有带多少官兵。仅有少量的卫队。
圣上如此,她的心上人李儒虎就更是如此。他今天来到城楼前也是文官装扮,并没有如往日那般穿戴盔甲,更没有佩戴兵器。
如果不知内情的,一定会被这很是奇怪的欢送仪式给整懵圈了。明明是去东海监造舰船的。
怎么看不出这欢送仪式和出征打仗有多少关联呢?看不出就对了。
这就是美女圣上的良苦用心。她为了不过早暴露大函帝国的行动。而特意叮嘱心上人李儒虎以监造大型商船的名义,去东海监造舰船。
就包括,今天的欢送仪式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当然,主要的还是为了掩盖住东瀛在大函的密探的耳目。
同时,她也是为了保护心上人李儒虎的周全。如若东瀛岛国现在就知道了他李儒虎是监造水师舰船的大臣。
按照东瀛浪人的德行,必定会派杀手刺杀李儒虎。那自然会对他的行动造成影响。
甚至会危机到他的生命安全。而如今用造大型商船的身份进行掩护,再加上他身边的那些高手卫队,那他李儒虎就安全了很多。
甚至可以说,在他的真实身份没有暴露之前,是不会有安全问题的。
毕竟,东瀛浪人不会对一个监造大型商船的大臣感兴趣,更不会派人来追杀他。
这都是美女圣上的巧妙安排,和良苦用心所在。为此,李儒虎还没走到城楼下,就赶快跪下等候着心上人圣上。
事实上圣上已经踏上城楼了。只是,还没走到东门的大门上而已。李儒虎之所以早早的就开始跪拜。
在外人开来可能是忠心可嘉。而在他李儒虎的心中可就是满满的敢激。
为此,他特意在圣上到来前,就赶快跪拜,以示对圣上的感激。感激她的一片良苦用心。
而城楼上的圣上自然明白心上人李儒虎,为何会这般着急的跪拜她了。
圣上和她的心上人李儒虎在隔着上下两个比较远的时空,四目相对时。
李儒虎就赶快掩饰住,对心上人圣上的感动而窜出来的哽咽和热泪。
他和大臣、众百姓一起高呼圣上万岁后,就起身离去。着急去东海赴任是一方面。
不想让心上人圣上看着他李儒虎,依依不舍的难过也是一方面。既然难以避免离别时的伤痛,那何必不用短痛代替长痛呢。
面对心上人李儒虎那近乎绝情般的匆忙离去。城楼上的圣上并没有任何责怪于他的意思。
毕竟,圣上明白。心上人的快速离去并非是绝情;而是在避免,使她长时间沉浸在难舍难分中的痛苦。
这是在用短痛帮她解脱。尽管短痛也让她那柔软的心房隐隐作痛,甚至是痛彻心扉。
但她也只能用无限深情、留恋的美丽眼眸,注视着心上人快速远去的背影。
直至消失的无影无踪,她也不舍离开这城楼半步。侍从和卫队都在心领神会之余很有眼力劲儿的没有打扰圣上丝毫。
唯有,阵阵寒风却那么不开眼,甚至是有点不屑人情世故和世间风情的,吹动着美女圣上的乌黑秀发以及精致的披风,在捣乱。
圣上身旁的侍从不忍圣上在寒风中凌乱。就赶快将精致的羊皮披风给圣上披上。
这时的圣上才从对心上人的不舍中回过神。为了掩饰尴尬,圣上就随口道:
“这东城大门前的景致还真是别致啊。特别是在寒风中摇曳的芦苇,就更是别样的美。”
随即就转身走下了依旧不舍,又不觉得充满了期待的东城大门上的城楼。
同样有所期待的,还有五千里之外的东瀛岛国的那些君臣们。他们经过近半个月的反复讨论,以及对海底库房的那些保存下来的资料的研究。
就证明,他们可以研制几千年前另一世的超级武器,原子武器了。
东瀛君王边看着手下的汇报,边连声道:
“吆西,吆西。只要我们还具备研制原子武器的条件就好。那就赶快抓紧部署研制吧。
不过要注意保密。绝对不能让大洋西边的函人知道了。那怕就是察觉也不能让他们察觉到。
让他们知道了,别说研制原子武器了,就是连个好都不会有。要密切关注西函那边的情况。”
东瀛君王刚说完,就有手下汇报,西函那边要在东海的始皇半岛建造大型商业海运船队。
他的手下刚汇报完,东瀛王就一愣。随即就满脸的不解。他不解的是除了自己刚说完,西函那边就有情况之外。
还有就是,西函在东海建立大型海运船队,好像与他们东瀛研制原子武器没什么关联吧?
那就更别提会影响、威慑到他们研制超级武器的计划了。就在东瀛王不解般的愣神时。
他的手下就又汇报了一个情况。负责监造船队的是西函曾经的大将军。
东瀛王顿时就恍然大悟。他似乎瞬间就明白了不少。不过,他又泛起了嘀咕道:
“一个大将军去监造大型商业运输船队,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纵观一些临海国度,将军建船队进行商贸往来的,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