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皇帝的解释,安亲王的面色也变得凝重,他灵机一动,决定转换话题,提及那位一直未露面的慕容玉雪。
在这紧要关头,此人竟毫无作为,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患难方显真情,此番,他的真实面目怕是要无所遁形了。
“敢问皇上,智囊对此事有何高见?”
安亲王的提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地亮了起来,对啊,那位神秘莫测的智囊呢?他是否已有了应对之策?
宇文毅见群臣面面相觑,个个束手无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力感。
最终,所有的希望似乎又回到了那位总是能化险为夷的智囊身上,他轻叹一声,暗下决心,此事过后,必须加速推动朝政的革新。
“智囊确有独到见解,他建议由安亲王亲自率队前往湖州,不知亲王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安亲王心中顿时翻江倒海,为了区区几个平民百姓,竟要他深入那等凶险之地,难道他不明白大风暴的恐怖吗?
这提议简直荒谬至极!为何智囊自己不去?
安亲王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勉强维持着表面的镇定。
“陛下,微臣虽心系湖州百姓,愿为上元国赴汤蹈火,但在下必须指出,湖州距京城路途遥远,加之地处偏远沿海,即便是在平日,以微臣这把老骨头,也要耗时旬月方能抵达,更何况如今灾难迫在眉睫,时间宝贵。
陛下,请您三思,为了上元国万千子民的安危,还请重新考虑此议!”
安亲王字斟句酌,试图以情理说服皇帝,避免这场看似无妄的牺牲。
“是啊。”众位大臣纷纷点头附和,尽管平日里对于智囊的见解无不推崇备至,认为其提议往往切中要害,难以挑剔,但此次的安排确实让他们心中泛起了不小的波澜,觉得有失偏颇。
宇文毅闻言,眼神微微一沉,眉宇间透出一抹冷峻,“哦?那你认为,派遣何人前去方为上策?”
“这……”安井话刚到嘴边,却又犹豫着咽了回去,显然这个选择并不容易提出。
“直言无妨。”宇文毅心中明如镜,对于安井心中的小九九了然于胸,却并未当面戳穿,反倒是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众所周知,智囊大人不仅在兵法与谋略上造诣深厚,更兼一手医术与毒术闻名天下,其武艺之高强亦是人所共知。
微臣斗胆揣测,或许智囊本人,才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佳人选。”
宇文毅听罢,嘴角勾起一抹冷嘲,“呵~原来诸位心中皆是如此盘算?”
他目光扫过下方交头接耳的大臣们,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屑与失望。
朝堂之上,一时之间静默无声,宇文毅的声音再次响起,沉稳而有力:“若我上元国事事皆需慕玉智囊一人独挑大秦,那朕养你们这班臣子又有何用?
若你们的担当仅限于此,倒不如自省一番,是否还配得上这朝堂之位,不如归家颐养天年,留慕玉一人足矣。”
此言一出,朝堂气氛凝重,显然从智囊处寻求解决方案已非良策。
“启禀皇上,臣之子君无洗略懂武艺,或许可派他前往湖州?”君尚书上前一步,话语中虽带着几分迟疑,却也透出身为臣子的责任感。
他知道此举欠妥,但在国家危难之际,身为臣子理应挺身而出,守护这片土地与君主的安宁。
众人闻言,目光微闪,心中各有思考。
驸马君无洗?他与公主新婚不过两日,正值甜蜜之时,若真让他此时离京赴郴,怕是皇后陛下定然不会同意。
宇文毅眼神闪烁,表面上故作轻松,“好,那就让君无洗前往湖州吧。”
帝王家的决绝与无情,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生感叹。
随后,宇文毅又精心挑选了几位忠心不二的大臣,命他们在退朝后各自率领两百名皇城精兵,并携带救灾款项,分赴各地。
虽然每座城市都设有应急的救灾储备,以防不测,但宇文毅仍担忧执行力度,特意重申了慕容玉雪之前提出的关注点,严令确保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
临退朝之际,宇文毅又特意向君不魏交代:“智囊与太子也将同往湖州,此番难关,需举国上下共同应对。”
众人闻此,心中豁然开朗,原来陛下是在以此为契机,考验群臣的忠诚与能力,而安亲王则不幸成为了这场考验中的焦点。
一旁的安井,双手紧握成拳,面色铁青,宇文毅见状,对这位怒气冲冲的臣子并未给予过多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