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迩位置选得好啊。昆仑山往那里一放,最头疼的就该是如来和观音了,反正道家的神仙们本来就只顾着自己的“道”,对南赡部洲没有太多的关心。陆迩这个时候能填补在南赡部洲天庭神仙的空白也不失一件好事。
昆仑和佛教一竞争,他这个玉帝就可以安稳地当他的裁判,而不用担心被迫亲自下场成为运动员的风险。当然前提是陆迩也和承认他裁判的地位,承认他三界最高主宰的身份。
灵宵殿上讨论得很热闹。与会人员的身份堪比蟠桃会,而会议的重要性比蟠桃会强多了。蟠桃会是排排坐分果果,这讨论可是关系着三界未来。是战是和,三界会不会因此又重回当年大乱的局面,都要看这众多仙佛的决定。
事关重大,谁都不敢随便下决心。但整体分成三派:主战派、主和派以及弃权派,也就是啥都行一派。
主战派的意思是天庭和玉帝的威严不容侵犯,哪怕昆仑山原来是西王母的,但现在西王母不是不在了吗,那就该属于天庭,陆迩是假借继承之名侵吞天庭财产,应该严厉打压,这一派大多以跟昆仑山没什么关系,试图在攻打昆仑的时候从中捞些好处,反正打坏了他们也不心疼;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西天诸众和南海观音,他们更担心的是陆迩以后会抢了他们的信众和香火。
主和派则是主张许以高位,让陆迩听命于天庭,加上陆迩也答应有条件地开放昆仑山,能好好商谈干嘛要老是动刀动枪呢?那陆迩也不是善茬,本领大家都见识过了,打得狠了,三界恐怕都要得动荡一阵子。而且既然是昆仑山主,还有一棵混沌金莲一定在他那里,单凭混沌金莲护身,就可以说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了,要打谁去当先锋?万一陆迩看着局势不妙转身跑了,大家还是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任何意义。这一派以对昆仑山还有些旧情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原来就居住在昆仑山上的,他们还想着能跟陆迩搞好关系,以后再搬回昆仑山或者把原来留在昆仑山的一些宝贝要回来。
弃权派就不用说了,反正各种想法的都有,有的是事不关己无所谓,有的是实力不够,觉得无论是打是和自己都无法从中得到好处,特别是十洲三岛的那些神仙,原来多数是住在昆仑山的,但也仅仅是活得长,法力本领不行,有了现在新的福地住着觉得也挺好的,就不想着瞎折腾了。
讨论到最后的结果,天庭同意将西牛贺洲和南赡部洲的交界处方圆千里的地界划给陆迩用以安放昆仑山,但是陆迩须得保证两洲间的道路通畅,不得阻碍两洲间凡人的交流;陆迩要上天听封,以天庭玉帝为尊,天庭承认他为昆仑山主,并念他初登仙籍不懂规矩,之前所作所为就不计较了,他从灵霄宝殿取走的东西就当玉帝赏赐给他的;而陆迩要将五大天王和哪吒的兵器无偿归还,还要如他自己所说的,将昆仑山开放,允许其他神仙在山中建立洞府。
对于向来高高在上的天庭众神来说,这些条件已经是极为优厚了,优厚得不可思议!
这条件也是玉帝在暗中推动了不少,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条件还是有损他的威严的。被人偷了家还能如此大度,完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些小神仙就在心底嘀咕了,玉帝竟是如此好说话?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处理也很是彰显了玉帝的大人大量、念旧情又仁慈爱才:因为陆迩是昆仑山的继承者,又是刚入仙籍不懂事,要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修炼不易,不忍心断送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一代妖仙的前途,所以玉帝宁愿自己的威严受损自己吃点亏,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这种说法一经传开就再没有人说玉帝软弱无能胆小了,大家都觉得这样的玉帝才值得追随,就连下界的妖怪也高呼:“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直可惜自己怎么就没机会在玉帝面前表现一番、遇到的都是那种冷酷心肠的坏神仙呢?
这些妖怪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自身的实力和出身了。哪个大神会有那么多好心情天天对着一个没有背景的弱鸡表达善意的?没有人好出身,实力再强最多也就是个看门养马守园子的命。要是实力也很弱,那就是桌上一盘味道特殊的菜了。
…………
太白金星又跑了一䠀金兜山,把玉帝和天庭众神的讨论的结果跟陆迩说了。陆迩当即表示没什么意见。他本来就没打算封闭昆仑山,封锁南西二洲的通道,相反,就算玉帝不说他也要广开大门,有流通才能发展,要想富先修路,他甚至都准备要修一条贯通二洲的大道了,不过玉帝既然提出这个条件了,他也就“勉为其难”地接受吧。
承认天庭是三界最高统治机构、玉帝是三界至高无上的主宰这个更没问题,推翻玉帝又改变不了什么,只会让三界更乱,而有一个还算开明的玉帝坐镇天庭,他以后的行事说不准还更方便些,他又不打算祸乱天下,只是为了让三界众生能过上劳有所得的日子,把功劳都挂在玉帝的名下又如何。
那些法宝他早就准备好了,直接交给了太白金星让他带回去。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只是上天接受册封,他有点好奇,玉帝会封他个什么官?
太白金星对陆迩的表现极为满意,当然也不会在这上面为难陆迩,直接问陆迩想要个什么样的官?他会回去跟玉帝商量。
陆迩倒是有些为难了。他一直以六耳真君自称,陡然间换个称号好像还不太习惯,而且他也很不擅长起名字。
能称为真君的在天庭上地位已经不低了,比如佑圣真君,清源妙道真君,只是他这个六耳真君是自封的,听起来不够高大上,而且没人知道六耳这个名字的真实由来,也只以为他是用自己的名字谐音来取的。
懂得“六耳”这两个字意思的,一个是孙悟空另一个是如来佛祖。这师徒俩也不敢确定六耳是不是他们之间那个暗号“六耳”。
“齐天小圣”是杨二郞,也就是清源妙道真君。这个时代“齐天大圣”还没出来,那后面一串的大圣也都在清影谷里呆着呢。
用“齐天大圣”等于抢了孙悟空的头衔,显得有些不太地道啊。
“要不然就封我个‘六耳大圣’好了。”陆迩说:“天庭上的实职就免了,我自由散漫惯了,只想在这下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你让玉帝放心,我不会为非作态,为祸人间的。”
“想来昆仑,只要按我的规定,大家都可以来,我保证这些规定对三界都是有益的,过些时日我会把这些条款公布出来,大家一看便知。但若以后再有人对这昆仑山起了不该起的心思,我再出手可就不会客气了。还请星君先向天庭众仙说明。”陆迩说。
任务完成,太白金星心情愉悦地回天庭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