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人们低声议论之际,一列列搬运着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的队伍缓缓而来,宛如希望的使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
不久,一条蜿蜒长龙般的队伍在城门外有序排列,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不安。
随着一切准备就绪,一名侍卫挺身而出,声音坚定而温暖:
“乡亲们,你们或许已知,前任城主因贪污腐败、剥削百姓,并与山贼勾结,已被法律严惩。如今,周围的威胁已被彻底清除,大家可以安心生活。
在新任城主抵达之前,智囊将暂时代理平州城的一切政务。请各位按秩序排队,依次领取属于你们的援助。”
当真真切切的物资递到手中,甚至还有来年播种的种子,许多人不禁泪眼婆娑。
多年的苦难,粮食被抢,饥饿与死亡如影随形,而今,这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感谢智囊大人!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永生难忘!”
跪地的人群中,感激的话语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智囊大人有言,她只是在履行皇上的旨意。
纵使皇上身处遥远的盛京,但对百姓的关怀却无微不至,犹如春日暖阳,普照大地。”
侍卫的话,再次激起了人们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感谢皇上洪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拜的人群中,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呼喊,那是对皇恩浩荡最直接的回应。
夜幕降临,但人们的心中依旧光明。手中的银钱被紧紧攥着,就像是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多年来的惶恐与不安,在这一夜被彻底击碎,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期盼着黎明的到来,渴望用双手重建那曾经破碎的家园。
而平州城内,关于智囊善举的消息也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智囊不仅救助了城外的百姓,更给予了他们重获新生的种子,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生机。
城中之人,亦被这份大爱所感召,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自发地加入到恢复生产、开垦荒地的队伍中,共同编织着平州城美好的未来。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像是春日里细腻编织的蛛网,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不可或缺的使命。
慕容玉雪在平州城的逗留,如同一场细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持续了半个月之久,直到新任城主,一位眉宇间透露着坚定与智慧的中年男子,正式接过了管理城市的重担。
随后,慕容玉雪与上官衍墨,携同青芷季凌寒以及从百宝馆精选出的十几位精干之士,押解着包括厉霆史在内的数名要犯,踏上了返回京城的漫长路程。
城中的居民,就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得知智囊即将离去的消息后,一大早就自发聚集在城门外,形成了一片黑压压的人海。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舍与敬仰,眼中闪过对这位神秘而强大的智囊的感激之情。
当装饰华贵的马车缓缓驶过城门,轮轴转动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众人就像是收到了无声的指令,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口中齐声高呼:“恭送智囊大人,愿您一路平安!”
那声音汇聚成一股力量,回荡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新任城主站在人群之中,目睹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敬意。
他意识到,慕容玉雪不仅以她的智慧和力量赢得了这场无声的战役,更以她那不凡的手段和人格魅力,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位平州百姓的心中。
虽然此次行程的目的是押解重犯,但整个队伍并未因此而显得急躁或慌乱。
马车内,慕容玉雪与上官衍墨相对而坐,车厢内铺设着柔软的狐皮垫子,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中央的小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糕点与一壶热气腾腾的碧螺春,为这趟旅途增添了几分闲适与雅致。
随着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偶尔传来的轻微颠簸让慕容玉雪感到几分困倦,她的眼帘微微低垂,显得更加温婉动人。
上官衍墨的目光则如同深邃的夜空,始终温柔地环绕在她周围,对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充满了无尽的迷恋与关怀。
这份默默的陪伴,成为了两人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
对于上官衍墨的存在,慕容玉雪早已习以为常。
在平州城的日子里,他总是那样低调,就像是是空气的一部分,不易察觉却又不可或缺。
他的默默守护,让她在这陌生的城市中找到了一份难得的安心。
六天的行程,伴随着沿途的风景变换,终于在第六天的清晨,他们抵达了繁华壮丽的盛京城。
百宝馆的人员在城门口完成了交接任务后便各自散去,而他们一行人还未踏入皇宫,便远远望见宫门处,皇上的身影在众多大臣的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
显然,早朝刚刚结束,宇文毅皇帝在得知智囊归来后,迫不及待地率领群臣亲自迎接,那份急切与重视,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智囊的非凡地位。
车队缓缓靠近宫门,在一片庄重的氛围中停下。
慕容玉雪身着一袭素雅的白袍,轻盈地从马车中步出,而上官衍墨则早已在进城之时便悄然下车,立于一旁,静候着她的出现。
宇文毅见到慕容玉雪,脸上顿时绽放出由衷的喜悦,“慕玉,你终于回来了。这段时间,你过得可好?”
他没有急于询问此行的详情,只是简单地寒暄,随即吩咐侍卫将厉霆史等人送往大理寺,准备接受应有的审判。
在场的大臣们,望着这位久违的智囊,心中各有思考,却无不感受到一种敬畏。
随后,慕容玉雪在告别宇文毅之前,不仅提出了几条关于有效遏制土匪活动的具体策略,还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如何通过加强边防与情报网,以及推行地方教育来从根本上减少叛乱的诱因。
宇文毅听后,眼眸中闪过几分赞赏,随即以一种近乎兄长般的关怀,轻声催促她应尽早返回智囊府休憩,以免过于操劳。
慕容玉雪向宇文毅行了一礼,转身离开,季凌寒与青芷紧随其后。夜色已深,月光如水,洒在通往智囊府的石板路上,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
马车的轮轴在石板上轻轻滚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
抵达智囊府,大门在夜色中显得庄重而威严。慕容玉雪踏出马车,青芷紧跟其后,两人步入府邸。
府内灯火通明,映照出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熏香,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小厮们闻声而来,恭敬地弯腰行礼。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显现出平日训练有素。
丫鬟们得知智囊归来,早已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热腾腾的洗澡水被细心地调至最适宜的温度,精致的菜肴与点心摆满了桌案,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当慕容玉雪步入前厅,众人齐刷刷跪下,声音洪亮而整齐:“恭迎智囊大人回府!”
她的脸上浮现出温和的微笑,轻声说道:“都起来吧,不必如此多礼。”
沐浴之后,慕容玉雪身着一袭轻纱长袍,发丝半湿,显得更加清丽脱俗。
青芷则在外间守候,见她出来,便轻手轻脚地帮她整理衣物,随后便匆匆前往厨房,亲自监督晚餐的最后准备。
餐桌上,每一道菜都是精心挑选,色香味俱全,青芷不时为慕容玉雪夹菜,眼神中满是关切。
在这样的氛围下,慕容玉雪不自觉地放慢了用餐的速度,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
府中的仆人们对于青芷的亲近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在元婉娘姑娘还在的时候,这种场景也并不少见。
只是偶尔,会有人私下里低声议论,元婉娘姑娘的突然离去,如同一阵风,来去无痕,留下的是无尽的猜测与怀念。
然而,这些秘密,就如同府中的古木,深深扎根于地下,无人敢轻易触碰。
夜幕降临,慕容玉雪坐在庭院中的摇椅上,手捧一杯热茶,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青芷站在身后,轻轻推动着摇椅,目光温柔地询问着关于自己身份的问题。
次日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慕容玉雪已整装待发,准备上朝。
然而,今日的朝堂上,少了上官衍墨的身影,宇文毅的笑语却依旧温暖如初。
他高度赞扬了慕容玉雪在安宁城的功绩,并提出要给予实质性的奖励,言语间充满了对这位年轻智囊的信任与倚重。
面对皇上的厚赏,慕容玉雪的回答谦逊,她知道,为国效力,乃是职责所在,无需额外的奖赏。
而宇文毅的宣布,更是让整个朝堂为之震动,黄金万两、珠宝十箱,乃至那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免死金牌,无不彰显着慕容玉雪的卓越贡献。
在场的大臣们,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他们见证了这位年轻智囊的崛起,也感受到了她背后所承载的国家希望与未来。
他又转过身来,目光温柔地落在慕容玉雪身上,语气温和而又略带几分无奈地说:
“慕玉,我真心感到困惑,如何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你所拥有的财富,即便是我们国库的宝藏也无法与之媲美,这些黄金万两、璀璨夺目的珠宝十箱,虽是微不足道的心意,却也希望能让你感受到我的敬意。
至于这块珍贵的免死金牌,或许在你眼中并不稀奇,但它如同一份保险,存在即是一种安心,以防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日子。”
“微臣感激不尽,陛下厚爱。”
慕容玉雪深深一鞠躬,声音中透出诚挚的谦逊。
“智囊请起,愿我国土之内,能有更多的英才如你一般,为国效力。”
皇帝的话语中满含期待。
朝堂之下,群臣目睹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尤其是那块象征着无上特权的免死金牌,更是引得众人暗自觊觎。
然而,面对慕容玉雪所展现的非凡能力——轻松制服权倾一时的大贪官,又不动声色地平息了山贼之乱。
根据各方密报,安宁城已逐渐恢复往昔的宁静,百姓们对智囊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尊崇有加。
众人私下思考,自己确实难以企及智囊的成就。
因此,即便心存嫉妒,也无人敢于公开质疑这份荣耀。
这时,李大珉缓缓向前迈出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期盼:
“陛下,既然智囊已然凯旋,是否应考虑将君小将军与公主殿下的婚礼尽早提上日程?
近年来,我国喜事寥寥,智囊的归来虽使国家重归稳定,但京城依旧笼罩在一种微妙的紧张氛围之中。
若能借由这场皇家婚礼,为国添彩,岂不美哉?
况且,智囊事务繁忙,恐不久又要远行,此时不办,更待何时?”
“婚礼?”
君无洗与宇文茜茜的名字就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慕容玉雪脸上闪过几分错愕。
君不魏对于李尚书的提议颇感意外,难道是为了催促他早日享受含饴弄孙之乐?
他连忙回应:“回陛下,犬子与公主殿下早已情投意合,两月前便已定下婚约,只因公主希望能在智囊您归来的时刻举行婚礼,以示尊重。”
“原来如此,真是可喜可贺,恭喜君尚书与陛下。”
慕容玉雪的脸上重新绽放出淡然的笑容。
“哈哈,确有其事。”
宇文毅爽朗一笑,心中却暗自思考,原以为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想到女儿的坚持竟也得到了智囊的认可,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几分失落。
“慕玉,你认为何时最为适宜呢?”
“婚姻大事,理应由当事人共同决定。待君将军归来,再与公主殿下详议更为妥当。”
慕容玉雪婉拒了代为决定的请求。
“也好,那就等君无洗那孩子回来,我们再作商议。”宇文毅心中虽不急迫,但想到唯一的女儿即将出嫁,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喜悦与不舍混杂,好在女儿不必远赴他乡,京城的家门永远为她敞开。
退朝之后,慕容玉雪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到了静谧的智囊府。
步入庭院,只见上官衍墨正悠然自得地品着茶,就像是时光在这里变得缓慢。
按照昨日的约定,今日他们将一同前往光辉森林,寻找那份传说中的宝藏。
清晨,两人简单告别了青芷,便踏上了路程。
经过两个时辰的疾行,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光辉森林的边缘。
一袭黑衣,一袭白衣,宛如两道穿越林间的幽灵,毫不犹豫地深入森林腹地,没有在边缘地带做任何停留。
夕阳西沉,天边染上了一抹金红。
二人终于抵达了森林深处的一处悬崖。
慕容玉雪仔细地在岩石间探寻,而上官衍墨则指着一张古老的地图,轻声道:“根据这张图,宝藏就隐藏在这里……”
在这一片幽深而神秘的洞府之中,上官衍墨与慕容玉雪的每一步探索都似乎踏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上。
上官衍墨的眼神在那凸起之处停留,深邃如渊,就像是能洞察一切隐秘,他的思绪在快速转动,试图从这不起眼的细节中捕捉到关键线索。
慕容玉雪的动作灵巧,千变针划过指尖,那一抹鲜红瞬间滴落,如同古老仪式中的献祭,唤醒了沉睡的秘密。
血珠触碰凸起之处,就像是激活了某种古老的契约,空气中的微尘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等待着未知的揭晓。
石门缓缓升起,发出沉重的轰鸣,就像是是远古巨兽的低吟,透出一股的庄严与神秘。
慕容玉雪与上官衍墨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两人的身影随即没入那扇古老门户之后,踏入了一个与落日林布局惊人相似的空间。
这里静谧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超脱于世的宁静,让人心生敬畏。
深入洞府,慕容玉雪的发现让这次探险更添几分惊险与奇遇。那副骸骨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像是是时间的守护者,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当她敲击砖墙,移开那块不同寻常的砖块,发现藏匿其中的盒子时,心跳不禁加速,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地图的出现,无疑为这段路程增添了一份未知的导向,慕容玉雪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好,目光转向上官衍墨,却发现他异常的冷静,这份镇定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也让慕容玉雪内心泛起几分涟漪。
随着夜幕的降临,慕容玉雪的提议带着几分未尽的遗憾,却也是理智的选择。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之际,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所有的平静。
上官衍墨的失踪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原本的宁静,让慕容玉雪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回到那个不完整的鞋印旁,手指轻轻按下,就像是触动了另一个世界的开关。
洞口的出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未知与危险并存。
慕容玉雪勇敢地探头向下,那一刻,她的心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上官衍墨安危的深深担忧。
夜明珠的光芒照亮了漆黑的深渊,那微弱的光点如同希望的灯塔,在无边的黑暗中指引着方向。
慕容玉雪的决定果断而勇敢,她绑好绳索,如同古代勇士般,义无反顾地滑入那未知的深渊,每下滑一寸,心中的决心便坚定一分。
落地的瞬间,四周的寒冷与潮湿几乎要将人吞噬,但慕容玉雪的目光却异常坚定。
洞内的景象宛如另一个世界,钟乳石构成的奇幻景观,每一处都散发着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们不仅仅是石头,更像是时间的见证者,记录着这片天地间不为人知的故事。
忽然之间,慕容玉雪的动作一顿,就像是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清风拂过了心湖,她缓缓抬起螓首,碧眸中闪过好奇与探索的光芒。
稍作片刻的沉思,她决定跟随那隐约可闻、潺潺流淌的水声,踏上了一段未知的路程。
脚下的步伐轻盈,每一步都踏在了松软的地面上,发出细微而有节奏的声响,与四周的自然韵律悄然合拍。
不久,她的脚步在一片幽暗之中戛然而止,眼前的景象令她不由自主地屏息——
一条隐秘的地下河横亘于前,河水在微弱的光线中闪过幽蓝的光泽,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河边散落的石堆吸引,那些石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就像是是大自然不经意间遗落的珍宝,静静地守候在这片隐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