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欣喜的不只是心上人在召唤他赶快返京。
还有,他就要被心上人用安越王那个重要的证人,来还他的清白了。
就在李儒虎窃喜之时,他的阿母李大统帅则边盯着儿子边暗自嗔怪着,这个没良心的,这就把为娘给忘到脑后了。
尽管李儒虎难舍阿母、翰北关的一切、曾经的点滴记忆。但他还是道别阿母,带着侍卫连夜奔向遥远的京都。
遵照圣旨速速返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归心似箭的想见到他心心念念的心上人圣上。
更何况,他的心上人还等着给他拨乱反正的还他李儒虎不是叛将之后的清白。
不过,李儒虎还没到京城,就引起了驻扎在草蛮的漠北王东方宇文、驻扎南境的陈大将军的警觉。
毕竟,他们通过兵谏、和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李儒虎赶出京城。
这才过了不到一年,他就又要返回京城了。虽说,之前拿李儒虎的身份说事就只是个由头。
陈大将军通过兵谏、和谈达到了他维护先皇后代权益的目的。东方宇文也达到了让他的闺女做了储君的目的。
但是,他李儒虎在圣上的身边终归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他李儒虎和圣上是一家的。
何况他李儒虎不仅军功显赫,还手握重兵。那要是在京城联手圣上,那不就直接威胁到东方宇文的子嗣,那个未来储君了吗?
再说,当初和谈的时候,已经说好了。他李儒虎不再留守京城,而协助戍边。
那他现在回去不就违反合约了吗?一想到这些,东方宇文就赶快给几千里之外的陈大将军飞鸽传着急信,与他商讨着如何应对,李儒虎重返京城的情况。
而陈大将军即使还没收到东方宇文的急信,他也在和众将领讨论后,就赶快给在京城安插的密探传信,让他们紧盯着即将要到京城的李儒虎的一举一动。
同样盯着对方一举一动的还有,部署在万里之遥的东瀛岛国那里的大函密探。
他们都在盯着东瀛君臣的举动。特别是他们已经探听到了东瀛君臣正在密谋要重造几千年前另一世的原子武器。
毕竟,他们什么都有。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时机。那现在这个时机已经出现了。
那东瀛岛国里的那些野心勃勃的君臣们,自然是坐不住了。他们为了绝对保密,就准备在几百米一下的海底库房搞研究。
尽管,大函的密探还不了解东瀛计划制造原子武器的具体情况,那就更别说会有什么确实的证据了。
只是,安插在东瀛王宫里的密探,还是在东瀛君王与大臣们讨论时得知了这一情况。
为此,大函的密探就决定亲自返回大函,将这一重大发现赶快汇报给圣上。
毕竟,这个事太过重要。同时,由于路途过于遥远,实在是不方便用信件的方式向圣上禀报。
不仅远在东瀛的密探要向圣上禀报,就连众多好运似乎都要向美女圣上禀报。
为此,美女圣上的心情,就像枝头的喜鹊一样满是兴奋。尽管,圣上没有如那些喜鹊一般叽叽喳喳。
但她那俏脸上的喜笑颜开就都说明了一切。毕竟,随着安越王的不断证实,她心上人李儒虎不是叛将之后的事已经完全确定了。
与此同时,她的心上人李儒虎即将进京的好消息也被侍从,满是讨好的传到圣上那纤纤玉指手中。
当圣上看到心上人李儒虎即将要回到京城的传信后,立马就激动兴奋的难以言表。
尽管她还竭力的在掩饰着自己的欣喜。但她那白皙无暇的俏脸上则早已经满是绯红。
侍从们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些。就都纷纷或退避三舍的避免打扰圣上,或将头垂的更低的不去看,从而避免圣上难堪。
美女圣上的心上人李儒虎还没进京,她就赶快召集群臣商讨给李儒虎拨乱反正,以证实他不是叛将之后的事儿。
现在的朝野,经过上次关押风波的洗礼,基本上都是忠于圣上的。
因此,当美女圣上提出这个提议时,众文武大臣就没有反对的。那不用说,美女圣上别提有多开心了。
只是,当圣上提出要她的心上人李儒虎留在京城,重新担任御林军统帅时,整个朝堂顿时就噤若寒蝉的沉默了。
圣上当然知道众大臣为什么会噤若寒蝉的沉默。毕竟,之前就是因为李儒虎担任御林军统帅的事儿。
和陈大将军他们差点闹翻;甚至都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好不容易才化干戈为玉帛,这还不到一年。
现在再提出让李儒虎重新担任御林军统帅肯定是不大可能的。毕竟,东方宇文和陈大将军就不会坐视不管。
那要一意孤行,必将会引起新的动乱。只是,如果有人跳出来反对圣上,将这些顾虑都说出来,必定会得罪圣上和李儒虎。
那对这些文武大臣肯定是没什么好处的。这也是文臣武将们都不敢吱声的主要原因。
何况圣上已经在合约中承诺了不会再将李儒虎留在京城。而如今这般,岂不是出尔反尔的失信于天下吗?
为此,在官场混迹了多年,甚至是大半辈子的这些官油子文臣武将们自然不会多说什么了。
这样谁也不得罪岂不更好?毕竟,他们谁也得罪不起。这时,有些知趣儿的圣上也沉默了。
美女圣上自然明白眼前的这些文武大臣为何不吱声了。这事儿估计连她的心上人李儒虎那关都过不了。
为此,美女圣上只好作罢,想征求一下心上人的意见,然后再作定夺。
刚退朝,圣上就边往书房走,边赶快询问侍从,她的心上人李儒虎可曾到京城。
没等到侍从那肯定的答复,而只是安排手下赶快去城楼门口查看时,圣上那本已经有了些不悦的俏脸上,就又多了些失落和烦躁的往书房走去。
而李儒虎则早已经快马加鞭、迫不及待的往京城赶着。甚至都快将侍卫们甩到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