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两夜没睡觉,本来已经是极度疲惫,但是在淋浴莲蓬头下,像是在瀑布中冲了一小时冷水澡之后,田静又变得精神抖擞。
不过田静还是回卧室静卧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打电话询问师娘,得知师父乖乖回医院治病,才安心去上班。
到了办公室,田静加入了办公室同事们的喝茶聊天。
舆情课题组的工作,并不是体力活,并不是计时计日工作,而是脑力劳动。
何志明的观点很有意思,而且很有道理,他说基于庞大人口基数的脑力劳动的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体现,并且永不枯竭。
但脑力劳动就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效率高的人,并不一定成天趴在办公桌,也有可能常常坐在茶台前。
大家喝茶聊天,往往比一个人闭门造车,更能获取各种丰富信息,更能碰撞激发创造性思维。
交流沟通,是脑力劳动人口红利也即集智的前提条件。
田静突然明白了这一点。
此前,田静虽然跟同事们关系都很融洽,但是很少加入同事们的喝茶聊天,更喜欢坐在办公桌前独自想想工作上的事情,或生活上的事情,或别的事情,或书上新闻上电影电视剧上的事情。
那当然也是一种交流沟通,是个人与世界的交流沟通,是自己跟自己的交流沟通。
这种交流沟通,当然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无论科学家还是哲学家,无论是神学家还是修仙者,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市民,有时候都难免需要闭关静思,避免闲人琐事的打扰。
但是,跟身边人们的交流沟通,还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亲人和同事。
与亲人的感情交流必不可少,否则家庭感情容易变得淡薄。
与同事的信息交流必不可少,否则工作深度容易变得浅薄。
工作中形成正式档案的那些资料,其实只不过是浅薄的一堆纸张,同事们的大量个人想法、个人看法、个人思想、个人智慧,才是真正的信息资源宝库,它们也许不会出现在正式档案上,只会潜藏在工作空隙的闲聊之中。
要想真正适应生活工作,而非漂浮游离于外,必须跟身边的人们经常保持亲密的交流沟通。
现在,田静就刚刚理解了这一点。
不过,田静对办公室喝茶聊天开始感兴趣,有另外一个目的。
那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前两天刘义伟口中提到过的一些人们。
这些人有的是江州市舆情课题组的研究对象,有的是舆情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其中,江州心理研究所新任所长、江州市舆情课题组新任组长岳云的名字,在刘义伟这两天的片言只语中,提到过至少二十次。
他们在刘义伟介入对谭思强的思想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起着某些作用,也许是参谋的作用,或者是媒介的作用,或许是敌对的作用。
刘义伟在深夜心灵课堂自言自语中提到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人在江湖的首要问题。
办公室就是一个江湖。
只有在办公室喝茶聊天的过程中,才能无意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