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千个看客眼里有一千种哈姆雷特,对于谭思强事件的影响,也许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谭思强当着大家的面,怒斥潘勇,痛摔杯子,扬长而去,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全江州的人都知道,田静也知道。
对此,江州市舆情分析研究课题组的定性定论是,谭思强一时冲动,误人误己。
但刘义伟认为,谭思强造成的表面冲突,不可能真的是因为一时冲动。
田静虽然叫刘义伟不要瞎想,但是田静的内心深处觉得,也许刘义伟是对的。
刘义伟认为这是一个陷阱,谭思强看似冲动的撕破脸皮,也许是出于某种需要,或者迫于某种压力。
这个冲突,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又令人不能坐视不理,然而,一旦你对它有任何反应,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它牵着鼻子、牵住步子。
这就是细思极恐之处。
这是初来乍到的潘勇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这是任何初来乍到的管理者,必须面对的,原来各方势力必然要出的一道难题。
就算谭思强不闹,也会有人闹的,就算谭思强不闹,张思强、或李思强、又或王思强,也会闹的,不管是代表大部分人的意见,还是出于小部分人的利益,不管是无意的冲突还是精心的布局,总会有人出来闹的。
潘勇必须深刻认识这一点,否则他将不仅仅会在改革整顿的路上碌碌无为,而且就算想要妥协协调也将会变得很困难,他个人的处境将会很麻烦。
谭思强这么一闹,无论如何,潘勇都已经在漩涡、在局中、在陷阱边缘。
谭思强也已经在漩涡、在局中、在陷阱边缘。
谭思强这么一闹,潘勇确实是够难堪的,对此,刘义伟认为最好的反应是不做任何反应。
但潘勇怎能不做任何反应?换作任何人,也许都难免会做出反应。
你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切身体会,说别人总是简单的,换作刘义伟自己面对这样的事,难道就能不作任何反应吗?
潘勇的反应已经很小心谨慎了,换作任何人,也许都会做出更过激的反应。
但是,自从把谭思强表弟黄斌调离原管理岗位开始,自从暂停谭思强及其势力范围地块交易以来,局势就变得很微妙。
微妙的绝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整个局面都潜在着混乱。
潜在的混乱会逼着潘勇整顿,但表面的张力将逼着潘勇妥协,这很容易把潘勇撕裂,让他要么变得太保守,要么变得太激进,但是很难保持中庸稳健。
这样一来,潘勇的步法,将一览无遗地暴露在某些人眼里,很危险。
这样一来,潘勇的步子,难免被某些人一步一步地牵着走,很被动。
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无论潘勇怎样走,他的所有整治思路,都将变得有迹可循。
投机者将能看得更透彻,撤退者将更有序地组织防守,进攻者将更有效地组织反击。
正如田静回去之前所言,身处这个圈子,自然不可能不去想这个圈子的事情。
但事情的进展,谁也不知道会怎样。
刘义伟说他是潘勇的私人顾问,他会更深入地去思考这些事情。
但有谁能知道,这是否也叫越陷越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