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是自然病逝,还是被太子杨广给弑杀的呢?仁寿宫这座壮丽巍峨的宫殿,不仅见证了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恩爱,也让杨坚的死因变得扑朔迷离,引发了无数的争议。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仁寿宫之变,及杨广弑父杀兄。
593年,隋文帝下诏在岐州之北,营造仁寿宫,任命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检校。经过两年的精心营造,仁寿宫终于竣工。杨坚亲临现场视察的时候,发现仁寿宫壮丽巍峨无比,很气派,便斥责杨素修建得过于奢华,耗费民力,让杨素非常惶恐。然而,独孤皇后却对仁寿宫赞不绝口,使杨坚的态度发生了逆转,不仅消除了对杨素的责备,还赏赐了百万钱,以示嘉奖。独孤皇后自幼通达书史,聪慧过人,杨坚每次上朝,她都会同辇而行。到达殿阁后,杨坚前往前殿处理朝政,她便留在后殿等候。与此同时,她会派遣宦官传递信息,密切关注政务的动态。如果发现杨坚处理政务不当,她就会及时加以纠正。杨坚下朝后,俩人携手返回宫中,形影不离。所以杨坚对独孤皇后既宠爱又敬畏,几乎是言听计从。但同时,独孤皇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无个人野心,是杨坚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杨坚称帝后,将独孤皇后的表兄崔长仁任命为大都督,结果他犯法当斩,杨坚本想赦免,但独孤皇后却说:“我怎能因亲私之情而置国法于不顾呢?”正是由于独孤皇后的严格约束,隋朝外戚极少干扰朝政。杨坚共有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全都是独孤皇后一人所生,这在三宫六院的古代帝王身上是非常罕见的。
杨坚登基后,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杨勇的个性宽厚温和,待人较为真诚,而且生性好学,善于辞赋之道,但是他不太注重儒家礼节。冬至的时候,百官朝见杨勇,杨勇便高兴地接受了,这让杨坚非常不爽,认为他违反礼制。从此之后,杨坚对杨勇的宠爱日益消减,反而增加了猜忌之心。而且杨勇还有个致命的缺点,便是生性好色。他圈养着很多的妾室,其中云昭训由于姿色娇美,深受杨勇的宠爱,甚至与太子妃的待遇不相上下,并且还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可是正妻元妃不但不受宠,而且还没有生下子嗣,不久之后便郁闷而亡。这让独孤皇后非常不满,她怀疑是杨勇和云昭训合谋将其害死了。关键是,杨勇至今没有嫡子,独孤皇后便对他更加失望。
反观晋王杨广,他得知母亲对兄长不满后,就假装自己没有姬妾,而且只和自己的原配厮守。有一次得知隋文帝杨坚要来府邸,他便提前将陪伴的美女隐藏起来,让长相不佳且年龄较大的侍女跟随迎接父亲,还让人把断了弦且落满灰尘的琴放在显眼的地方。杨坚便以为他不喜欢歌舞和女色,对其赞赏有加。每次离开母亲的时候,杨广都装出难舍难分的样子,并谎称太子想要害他,独孤皇后便对杨勇更加不满。此外,他巴结和拉拢皇帝的宠臣杨素。于是杨坚让杨素探望杨勇的时候,他便故意激怒杨勇,致使杨勇说出了很多抱怨的话,让杨坚非常气愤。每次入朝的时候,杨广的车马侍从都非常简朴,对待朝臣也表现出恭敬和谦卑的态度,因此,大臣们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接着,他收买太子杨勇的亲信姬威充当自己的耳目,并且指使姬威告发太子,说太子经常找人算卦,算到皇帝快死的时候,太子便非常高兴。隋文帝听说后,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立即下令囚禁杨勇,并让杨素负责审问,独孤皇后也百般指责杨勇,要求将其废除。
600年,隋文帝下诏将杨勇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两年后,独孤皇后在永安宫病逝,终年五十九岁。隋文帝非常悲伤,耗费巨资,修建了一座禅定寺,为笃信佛教的独孤皇后祈祷冥福。禅定寺修建于永阳坊和和平坊的东半部分,寺里建有一座七层的木塔,高约九十七米,比后来的大雁塔还要高出三十二点五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木质高塔。
独孤皇后在世的时候,隋文帝的后宫如同摆设一样。有一次,杨坚见尉迟迥的孙女颇有美色,便将其临幸,独孤皇后得知后,趁杨坚上朝之时将其杀害。从此之后,隋文帝便不再与任何嫔妃亲密,直到独孤皇后病逝,六十二岁的杨坚才有机会宠幸其他嫔妃。于是两个江南美女,便成为了杨坚的最爱,封她们为宣华夫人和荣华夫人。宣华夫人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荣华夫人的家世不详,但也是江南美女,深得杨坚的喜欢。杨广得知后,立即给宣华夫人送去了金蛇和金驼等物,宣华夫人便助他坐稳太子之位。
604年6月,杨坚将朝政托付给太子杨广,然后带着宣华夫人和荣华夫人前往仁寿宫避暑。临行前,术士章仇太翼极力劝阻,但杨坚不肯听从,章仇太翼便说:“此行,恐怕銮舆不能返回呀。”杨坚听后大怒,立即将其关入大牢,并且声称回来之后便将其斩首。结果一个月之后,杨坚便身患重病,无法起床。7月10日,他在病榻上与百官诀别,并让太子杨广赦免章仇太翼。7月14日,杨坚在仁寿宫驾崩,终年六十四岁。太子杨广继位,即隋炀帝。当然,这是《隋书·高祖本纪》和《何稠传》里的记载。
而《隋书·杨素传》和《后妃·宣华夫人陈氏传》却记载了另一个版本,被各种演绎和影视剧采用。这个版本的内容是:得知杨坚病重后,太子杨广上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人,让他们前来探视。杨广考虑到隋文帝即将驾崩,需要事先做好防备,于是便写信给杨素询问后事该如何料理。杨素写完回信后,派人送给杨广,结果送信的人却误将此信送给了杨坚。杨坚看后大怒,恰巧此时宣华夫人出去更衣,却衣衫不整地跑了回来。杨坚问其原因,她便流泪说道:“太子无礼。”杨坚听后震怒,捶着床说道:“如此畜生,怎能托付重任?独孤氏误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和元岩,对他们说:“快把我儿召来。”柳述和元岩以为是让他们去叫杨广,杨坚却补充说:“去找杨勇。”柳述和元岩出来后,便开始起草诏书。杨素得知此事后,连忙派人告诉杨广,杨广大惊,立即做出部署。首先,他假传隋文帝的旨意将柳述和元岩逮捕,使隋文帝重立杨勇的计划破产。接着命令宇文述和郭衍率领东宫的士兵,包围仁寿宫,使仁寿宫与外界隔绝,杨广便彻底掌握了局面。最后,他将宣华夫人以及其他宫女全都赶到其他房间,派遣张衡进入隋文帝的寝室。不久之后,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但杨广秘不发丧。《大业略记》里记载,杨坚是被张衡给毒死的,而《通历》则记载,杨坚血溅屏风,是被张衡刺杀的。之后,杨广发布了隋文帝驾崩的消息。随后,杨广继位,即隋炀帝。接着他假拟隋文帝的遗诏,将杨勇赐死。兵部尚书柳述是杨坚的女婿,被杨广罢官后,徙迁至龙川郡,并责令兰陵公主改嫁,可兰陵公主不从,请求与丈夫一起前往,但杨广不肯答应,兰陵公主便忧愁愤恨而死。几年之后,柳述又被迁往宁越(今广西钦州),感染瘴毒而死,时年三十九岁。元岩则被迁往南海郡,被人诬告后,杨广下令将其杀害。凶手张衡则受到了杨广的重用。然而,八年之后,由于小妾诬告他诽谤朝政,杨广便将其赐死。临死前,他大声地说道:“我为人做了些啥事啊,还敢奢望久活吗?”宣华夫人遵从妃嫔守节的制度,出居于仙都宫,但被杨广召回,重幸一年之后去世,时年二十九岁,杨广非常伤感,为其写下了《神伤赋》。荣华夫人也被杨广宠幸。至此,仁寿宫之变结束。
但是这里有几个疑点:第一,在同一本《隋书》里,按照《高祖本纪》和《何稠传》的记载,杨坚是病逝的,而《杨素传》和《后妃·宣华夫人陈氏传》里却记载杨坚是被杨广弑杀的,前后矛盾。其次,杨广隐忍多年,谨小慎微,而且多次拉拢宣华夫人,却在关键的时候做出非礼自己盟友的蠢事,不太符合常理。另外,杨广和杨素都在仁寿宫,完全可以面对面地密谋,何必要写信呢?而且还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将如此重要的书信误送给杨坚。何况,杨广已经掌控全局,杨坚又不久于人世,完全没有必要杀害父亲,留下千古骂名。所以你认为杨坚是病逝的,还是被杨广弑杀的呢?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