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司马懿平定辽东
书名: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3039字 发布时间:2025-01-24

辽东的公孙渊反叛之后,司马懿是如何只用一年就平定叛乱的?曹睿病逝之后,司马懿又是如何成为托孤重臣的?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司马懿平定辽东及曹睿临终托孤。


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曹睿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了。于是,他便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司空陈群上书说,现在是战乱之时,魏国的人口还不如文景之治时期的一个大郡。你如此大用民力,正是东吴和西蜀所希望看到的。希望陛下三思啊!可曹睿却说:“营造宫殿与治国并不冲突,而且这本来应该是你的职责,就像当年萧何修建未央宫一样。”陈群反驳说:“萧何修建未央宫的时候,项羽已经被灭,而且宫殿全都被烧毁了,所以萧何才修建了未央宫。即使这样,刘邦还责怪他修建的过于华丽。可现在东吴和西蜀并未平定,实在是没办法同日而语啊。”此后,曹睿稍微收敛了一点。然而,他减少大兴土木之后,却开始沉迷于美色了,导致后宫的美人多达上千人,而且还挑选六名会读书识字的宫女担任女尚书,让她们处理奏章。高柔和杨阜多次劝谏,但曹睿不听。


让曹睿非常无奈的是,即使拥有这么多的美人,可他却依然无法确立太子,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全都夭折了。于是,235年八月,他将曹芳和曹询收为养子,封曹芳为齐王,曹洵为秦王。236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称燕王,并且派遣使者前往鲜卑授予鲜卑单于印绶,以诱鲜卑人欺扰曹魏的北方边境。同时,他又向东吴称臣,准备联合东吴对抗曹魏。曹睿得知后,立即征召司马懿进京商议平叛之策。司马懿告诉曹睿只需要一年,他就能平定辽东。


238年,司马懿率领四万大军从洛阳出发前往辽东。临走之前,他给曹睿上表,希望曹睿能停止京城的工程修建,减轻百姓的负担,以保证军需之用。公孙渊得知曹魏出兵后,立即派遣卑衍和杨祚等将领率领万余部骑兵驻扎在辽隧,并且挖掘了二十多里的壕沟,坚壁高垒,以抵御曹魏大军。辽隧即今天辽宁省海城市西北的高坨子附近。


六月,司马懿率军抵达了辽东。公孙渊命令卑衍率军前去挑战,结果卑衍大败而归。司马懿命令大军向东南方向进发,佯装攻打围垒,吸引敌军的主力,而主力大军则隐蔽着渡过辽水,直逼襄平(即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得知魏军准备攻打襄平,卑衍非常担心,连夜赶往襄平增援。大军到达首山,即今天辽阳市西南十五里处,两军再次展开激战,结果卑衍再次战败。司马懿便趁机挺进了襄平。


正在这时,天空下起了暴雨,而且这场暴雨一连下了三十多天不停,导致辽水暴涨。魏军的将领们非常担心,建议司马懿迁营,可司马懿下令:“再敢进言迁营者必斩。”就这样,两军在大雨之中僵持了数十日。公孙渊为了试探司马懿,他让人出城打柴和牧牛,魏军的将领们纷纷请求出战,但司马懿不同意。陈珪便问他说:“当年攻打孟达的时候,我们昼夜不停的急行军,然后突然发起攻击,最终才顺利的拿下了上庸城。可现在远道而来,为何行动却如此缓慢呢?”司马懿回答说:“当年孟达的兵力少,粮食却能支撑一年。我们的兵力是孟达的四倍,而粮食却不足一个月。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可现在敌人的兵力多于我们,粮食却没有我们多。所以不能速战,何况我并不担心敌人进攻,我们只是担心他们会逃跑,现在敌人的粮食将近,而我们的包围尚未合拢。如果现在抢掠牛马,只会逼着他们逃跑,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小利就把敌人给吓跑了。”


此时,远在洛阳的朝中大臣得知辽东下着暴雨,而且敌人强大,纷纷给曹睿上表建议,让司马懿撤军,可曹睿却说:“司马懿临危应变,生擒公孙渊是指日可待的,各位不必担心。”


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大雨终于停了。司马懿立即让将士们在襄平城外堆起土丘,建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向城中发射。而此时的襄平城里粮食早已吃尽,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饿死者不计其数,军心已经不稳。几日之后,公孙渊属下的将领杨祚等人前来投降。


八月,公孙渊派遣相国王建以及御史大夫刘甫前来请求司马懿解围,却被司马懿给斩杀了,并且发布檄文,严厉斥责公孙渊。公孙渊无奈只能率领精锐从城南突围,可司马懿早就料定了他的计划,立即派人前去追击。公孙渊跑到梁水,即今天太子河的时候,被魏军追上后给斩杀了。


随后,司马懿率军进入襄平城,下令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多人全部屠杀,公卿以下的数千名官吏被斩首,然后将公孙渊的首级送回洛阳。至此,司马懿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平定了叛乱,使曹魏数十年以来的辽东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随后,司马懿按照朝廷的旨意准备率军返回关中镇守。然而,当他走到白屋,即今天河南省辉县市西南的时候,却突然接到诏令,让他火速前往洛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的十二月,曹睿的病情突然加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连忙将郭氏封为皇后,将燕王曹宇拜为大将军,让他和夏侯献、曹爽、曹肇以及秦朗等人共同辅政。


夏侯献和曹肇得知后非常高兴,迫不及待的想要对付刘放和孙资。刘放字子弃,曹操时期就被任命为秘书郎,之后改为中书监;孙资字彦龙,历任秘书郎以及中书令等官职,与刘放一起执掌中枢机密。曹睿继位后,日常政务和出师用兵之事,都由他二人亲自管理,甚至连朝廷决议的大事,曹睿也经常让他俩决断而行。蒋济曾经上书说,刘放和孙资的权力太重,而且每日侍奉在皇帝左右,应该加以提防,避免出现恶劣专权的弊端。但曹睿不听,以至于大臣们敢怒不敢言。


只要曹睿病逝,夏侯献和曹肇掌权后,他们便准备除掉刘放和孙资。有一天,宫殿里有一只鸡飞到了树上,两人便说:“看他们两个还能活过几天。”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如此隐喻的对话,却被刘放和孙资给知晓了。两人非常担心,决定先下手为强,立即阻止夏侯献和曹肇等人掌权。


在曹睿拟定的托孤重臣里,曹宇是个最为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是曹操的儿子,辈分极高,但是他性情温顺,坚决不肯就任大将军之职,多次向曹睿辞让。于是,曹睿便问刘放和孙资的意见。他们回答说:“燕王知道自己难当大任,推辞也就合情合理了。”曹睿无奈的问道:“那还有谁可以担此重任呢?”由于当时只有曹爽在旁边,刘放和孙资便顺势推荐曹爽,并且说道:“应该召回司马懿,让他和曹爽共同辅政。”


曹睿看着曹爽,问他说:“曹爽能够担此重任吗?”曹爽顿时间汗流满面,紧张得不能回答。刘放便在暗中踩他的脚,耳语说:“快说以死奉社稷。”曹爽这才跪下说:“臣愿以死奉社稷。”就这样,曹睿接受了刘放和孙资的意见,同意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然而,刘放和孙资出去之后,曹睿却改变了主意,下诏制止司马懿进京。过了许久,曹睿再次召见刘放和孙资,对他们说:“我本来想召司马懿回京,但曹肇等人极力反对,差点坏了我的大事。”于是命令他们再次书写诏书,可刘放却说:“陛下最好能亲自书写,以防万一。”可曹睿已经四肢无力,无法书写,于是刘放立即跳上卧床,把着曹睿的手勉强的写下了诏书。


二十七日,曹宇大将军的职位免去,由曹爽接替,并且要求他和夏侯献、曹肇以及秦朗等人立即离开,不得在宫中停留。


几天之后,司马懿匆匆赶回洛阳,在曹睿的卧床前接受诏令。曹睿拉着他的手,让他和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司马懿连连叩首,答应了曹睿的嘱托。然后曹睿召来曹芳和曹询拜见司马懿,指着曹芳对司马懿说:“你仔细看看,可不要看错了。”曹芳上前抱住了司马懿的脖颈,司马懿叩头流泪。之后,曹芳被立为了皇太子。


当天,魏明帝曹睿驾崩于洛阳宫的嘉福殿,年仅三十四岁。几天之后,他被葬于高平陵(即今天河南省汝阳县大安乡冢圹村)。之后,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位,尊奉郭皇后为皇太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曹爽觉得司马懿的年纪和地位都比自己高,所以他像对待长辈那样对待司马懿,朝中大小事务都向司马懿请教,不敢专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