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间,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缓缓推动着时间的流转,那层层叠叠的山峦,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撩开了面纱。
随着山峰间的云雾缓缓散去,一座隐藏在云雾之中的天台逐渐显露出它的真容。
这是一个面积约60多平方米的石台,它静静地坐落在由东北往西南方向延伸的山峰上,仿佛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默默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岁月在它身上似乎留下了无数故事,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往昔的记忆。
子龙脚步轻盈地轻步走到石台前。
目光瞬间被一块高1米多、宽不到2米的石碑所吸引。
石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岁月的侵蚀让它略显斑驳,但依然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一道斜斜的伤痕虽然已经修补完好,可那曾经破损的痕迹仿佛一道历史的刻痕,依旧能够让人看出昔日的风云变幻。
“升天台”
三个大字被重新用漆描绘,新漆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与石碑的古朴形成鲜明对比,却也因此显得格外醒目。
子龙轻轻走近石碑,忍不住轻叹一声,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在这一刻深深触动着他。
这三个字仿佛不仅仅是一种标识,更是古人对于天地、对于生命的某种理解与探索的象征。
离开了升天台,子龙又回到了那个小洞厅。
洞厅虽然不大,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静谧氛围。
在这里稍作停留后,便跟随苍阳子道长往右穿过一道石门。
石门缓缓打开,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门后展现出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来到了观院第一院落和第二院落的结合部。
整个观院依着山势而建,由东北低往西南高依次排列的三进院落的观院格局,显得宏观大气。
这里的每一处建筑仿佛都与山体融为一体,借助着山势彰显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院落的右边便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悬崖边缘的空气似乎都在微微颤抖,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深邃与神秘。
李晴、上官琴、苏静秀,叶元成、方洁等人一下子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了。
那巨大的落差形成的视觉冲击,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的一个奇异节点上。
连一贯沉稳的子龙心里也不禁惊叹,这是一种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和古人选址智慧的双重敬畏。
“真是太壮观了!”叶元成忍不住大声赞叹道。
“叶大哥,原来这里是有一座道观,可惜经历诸多磨难都荡然无存,我们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这座观院。”
苍阳子道长缓缓解释道。
这座重新修建的天门道观座落在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宏。
整个观院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那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观院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银杏树那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为这座古老的观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说话间,他们一行人在苍阳子道长的陪同下,便来到了天门道观院正门。
只见山巅之上,一座三进院道观巍峨耸立。
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朱红深色的墙透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色彩,巍峨的门楼庄严肃穆地矗立在前方,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观院内的宁静与祥和。
天门道观台,沿着由南朝北的中轴线纵深延伸。
从山门望去,一种对称的美感油然而生。前山门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山门前两旁各有一座麒麟龙石雕。
麒麟龙的神态栩栩如生,那昂扬的身姿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门是个近百平方的小广场,广场空间开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广场两边各有一座5米高的天灵塔,天灵塔造型古朴典雅,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走进山门便是第一进院落,高大宏伟的天元殿坐落正中。
天元殿的建筑气势恢宏,殿顶的飞檐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儿,檐角的铃铛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古老的乐章。
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一个长条香案桌摆在正前方,香案桌插着香,香气袅袅升起,缭绕在宫殿之中。
两面墙壁上是精美的壁画,描绘的是八仙升天的故事。壁画中的八仙神态各异,服饰飘逸,仿佛要从墙壁上走下来一般。
众人被这精美的壁画所吸引,一个个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惊叹,围在壁画前指指点点,兴奋地谈论着。
登上石阶,随着脚步的移动,众人随之而来到第二个院落。
第二个院落比第一个稍微大一点,亭廊相间其中,只是亭靠在悬崖一边,略高于屋顶。
这种独特的布局让整个院落既有亭台楼阁的雅致,又有临崖而建的惊险与壮美。
众人的脚步刚踏进第二院落天极主殿,随即被迎来的奇幻的灯光所吸引着。
大殿内的灯光闪烁着一种神秘的光芒,像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能量。
两边墙壁星空壁画也好似梦幻般变幻着,那点点繁星仿佛是宇宙中的真实星辰,在墙壁上闪烁、流动。大殿正面坐着一个塑像,塑像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那长长的、生动的眉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眼睛深邃地看着前方,似乎在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塑像的材质看起来非石非金属,却有一种独特的光泽。塑像旁边有几个字显现出;
“天门道苍龙子天尊”。
子龙看着这尊塑像,总感觉有点熟,心中充满了疑惑,在脑海里不停地搜索着自己在哪里见过。
他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塑像,正思衬着……
此时,周围的人也都被这尊神秘的塑像所吸引,纷纷围聚过来。李晴、苏静秀、上官琴更是围绕子龙左看右看,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答案。
“夫君,这尊塑像就是你。”上官琴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跳出来说道。
子龙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惊,他的眼睛瞪大,不敢置信地看着那尊塑像。
“这怎么可能?”他喃喃自语道。
苍阳子道长笑着点点头,然后作揖道:
“正是。子龙是我道创立之门主。”
子龙无奈地笑了笑,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何是我?”
苍阳子道人轻拂着飘逸的长须,缓缓说道:
“子龙与我道缘分匪浅,你本就是我道创立的关键人物,是我道的门主。这塑像乃是以你为蓝本,融入了特殊的灵物基因数码,有着非凡的意义。”
“夫君,那我要拜一拜!”上官琴一脸崇敬地说道。
“我也要拜!”李晴也跟着说道。
“我也拜。”苏静秀也不甘示弱。
说着,三女便各自拿起长长的香,神情庄重地走向香案。
她们的步伐轻盈而缓慢,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香在道姑的点燃下,火焰跳动着,香烟袅袅升起。她们将香插在香案上,然后双手合掌在胸前,微闭双眼,嘴里嘟囔着一些祝福和敬仰的话语。
叶元成在一旁满脸的惊异,他一声长叹。
没想到子龙小小的年龄,竟然有这么大的势力,怪不得之前面对自己的困境时,子龙能够毫不畏惧地搭救他。
他眼中看着三女烧着香,心中对子龙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眼眸里看着三女烧着香。
李晴、上官琴、苏静秀每拜一次,子龙的心就跳一次,不由得惊讶看着她们。
随着三女膜拜仪式的进行,两旁道士和道姑开始诵读着天门道经:
“宇宙之道,开万物,载万物,星光无道无迹,万物生灵,无物无魂,灵在魄在,我光、我道……”
那诵经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空气中流动。
三女双手合掌在胸前,身体微微晃动着,嘴里嘟囔的声音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
一时间,整个天极大殿肃严宁静。经号声绕绕,香雾缭绕,道课诵经声响起……
大殿内弥漫着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苍星悄悄走近子龙身旁,小声说道:“哥哥,你又多了三个崇拜者。”
“星儿,为何她们每拜一次,我的心便跳一次。”子龙小声地回应道,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哦!这是因为她们与你有着特殊的缘分,而且那塑像有着你的基因数码……是灵物,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应。”苍星笑着解释道。
“噢!”子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就在三女膜拜近似仪式刚完,还没等子龙松一口气。小萍儿又突然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说道:
“大哥哥,我也要拜!”
“好吧!你去吧。”子龙无奈地说道。
小萍儿学着大姐姐的样子,拿起一束香。道姑帮她点燃,小萍儿双手紧紧握着香,规矩矩地插在香案上。
然后她双手合一,虔诚的样子拜了三拜,闭上了双眼学着大姐姐、嘴里也嘟囔着一些祝福的话语。
苍阳子道人手摸着小萍儿头顶,诵读着经号……
膜拜诵经完后,子龙走出大殿。他再次回头看了看与自己有感应的那一尊像。
大殿上方那金漆的三个字“天极殿”依然闪烁着光芒,那光芒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耀眼。
子龙开始思考起苍阳子道人所说的关于大道的话语。
什么是大道?
他默默地看着雕刻的天门道经,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宇宙开万物,自然千姿,着千道。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母体,孕育着世间万物,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道的体现。
雷电风雨的肆虐,水木花草的繁衍,土石的厚重,花开花落的轮回,这一切都在遵循着一种无形的大道。
人世百态,行百道。人类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行为方式,每一种行为、每一种选择都在大道的范畴之内。
人世百态,行百道。人类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行为方式,每一种行为、每一种选择都在大道的范畴之内。
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认知和情感体验都是道的组成部分。
人之行,“恒”就是恒心、毅力、忍耐、执著,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道的体现。
宇宙、万物、世间,七情六欲。在于行道。人在世间,要遵循大道,
宇宙万物之演变,雷电风雨之变幻,水木花草火土彼此消长,人之性情欲望,皆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