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书名:疾病预防百科 作者:小诸葛 本章字数:3906字 发布时间:2021-04-09

知道吗?胆囊里也会长出一块肉来。啊哈哈,很扯吧,但是我告诉你真的,胆囊里真的会长出一块肉,而且这块肉不会为你带来好运,而是有可能会危害你的身体,甚至会演变成癌症啊。


哇靠,那么严重,居然会癌变,可是到底这块肉是什么?怎么那么严重?这就是——胆囊息肉。什么是胆囊息肉?它有多可怕?如何预防,通过什么检查可以知道自己有没有得胆囊息肉?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的说到说到这个胆囊息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详细说胆囊息肉前,我们先来看一波数据:胆囊息肉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不超过百分之十,也就是说你,每一百个人中就有十个人患有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最喜欢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中年人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人要格外的小心了。


那么什么是胆囊息肉呢?医书上是这样说的: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者隆起的病变。按照病理分类可分为肿瘤性息肉(一般占百分之五)、非肿瘤性息肉(约占百分之九十五)。本篇所说的胆囊息肉主要指的是非肿瘤性息肉。常见的非肿瘤性息肉有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性息肉等


专业术语很难理解我们就一遍过,直接用症状来说话。


一、无症状: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一直到体检的时候才无意中发现患有胆囊息肉。


二、上腹部闷胀:胆囊息肉会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的症状,一般不严重,大多数人是可以承受得住的。


三、右上腹疼痛、绞痛:少数患者可在油腻饮食、饱餐后出现右上腹疼痛或者绞痛的症状。一般使用解痉药物可以缓解疼痛。


四、其他: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症状。


说到这有些人就会说了,这不严重啊,也就疼一点,恶心一点嘛,忍一忍,就好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你这样想可就麻烦了,下面就告诉你胆囊息肉会对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有些胆囊息肉可能会堵住胆管,从而引发梗阻性黄疸,患者会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等症状。最可怕的是,有百分之五的胆囊息肉是有可能发生癌变的。由于有些无症状的胆囊息肉患者不重视,不复查,最终导致胆囊息肉癌变。所以在这里要给已经是胆囊息肉患者一个建议,一定要定期体检复查。对于我们还没有患胆囊息肉的人,也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我想各位和我一样,有一个疑问,这好端端的胆囊怎么会长出一块肉来,它里面明明是胆汁,而且腐蚀性很强的,怎么会长出来呢?


要说清楚胆囊息肉,我们要先说说胆囊。


胆囊藏在肝脏的后面,像一颗挂在树枝上的一颗梨。切开胆囊壁,从里到外分了四层:黏膜层、固有层、肌层以及外膜层。


黏膜层:黏膜层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负责吸收水分,浓缩胆汁。


固有层:固有层含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能起到连接黏膜层和肌层的作用。


肌层:肌层主要由平滑肌细胞组成,主要负责胆囊的收缩和舒张的工作。


外膜层:外膜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对胆囊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介绍完胆囊的基本结构了,我们就可以来讲胆囊息肉了。


胆囊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有的圆不溜秋,有的呈半球形。有蒂的,悬在“半空”中;没蒂的,贴在胆囊壁上。


胆囊息肉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腺肌增生性息肉等。其中胆固醇息肉占了百分之八十五,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患者是胆固醇息肉。既然胆固醇息肉是高发的胆囊息肉,那么我们就以这个来举例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吧。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它可以用来组成细胞膜,合成激素,而且还是胆汁的重要原材料。那么我们身体的胆固醇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体内四分之一的胆固醇是直接吃进去的。比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蟹黄等食物,本身就含有胆固醇,他们进入人体后,就会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并组装成一个叫做胆固醇酯的东西,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内四分之三的胆固醇是除了红细胞和脑细胞之外的自身细胞合成的。肝脏细胞又是合成胆固醇的主力军,占了全身细胞产能的百分之八十。我们经常吃的米饭、肉类,最终会在小肠里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这些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它们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去给全身的细胞提供动能,在提供动能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叫做乙酰辅酶A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合成胆固醇最重要的原材料。


细胞们首先要将这些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然后要用胆固醇去合成细胞膜,组装激素等等。如果胆固醇太多用不完,那么就会吧多余的胆固醇转化成胆固醇酯,放入血液中,那么胆固醇在细胞的使命就结束了。


当胆固醇酯进入血液后,一个重要角色就要来了——肝脏。肝脏是胆固醇最大的处理中心,肝脏首先会将血液中的胆固醇酯打捞起来,将它们水解成胆固醇,在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然后合成胆汁。但是肝脏合成胆汁可是有限制的,多余的胆固醇,肝脏可没法收拾了,怎么办呢?没办法,肝脏就直接吧它们和胆汁混在了一起,一股脑的一同送进了胆囊之中,然后一起进入肠道参与消化,最后跟着排泄物离开人体。


这就是胆固醇在我们人体的大致生活场景。然后我们来看看胆囊此时此刻的情景。


胆囊正在吸收水分,浓缩胆汁,突然发现不对劲,肝脏送进来的胆固醇实在是太多了,于是胆囊黏膜层就开始打捞游离在胆汁中的胆固醇,并且把它们放入了固有层中,可是固有层的免疫细胞可不认识胆固醇,一看到胆固醇以为是入侵者,就开始与胆固醇打了起来。胆固醇和免疫细胞都越来越多,不断堆积,最后堆成了山,这就是胆固醇息肉的前世今生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颗小小的胆囊息肉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症状,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我们先说胆囊息肉的哪些祸害开始说。当油腻的饮食进入肚子里后,胆囊就会加快收缩,赶紧派出胆汁部队去处理脂肪。


如果胆囊息肉刚刚好,长在狭小的胆囊颈部,又或者带蒂的,悬空着的息肉也在颈部。当胆囊收缩时,出口居然卡主了,搞得胆汁流出不畅,高傲倔强的胆囊一看,只能加把劲再试一试,结果居然刺激到痛觉神经,患者就会出现右上腹疼痛了。


息肉不管长在哪里,只要个头够大都会让人厌恶,都会直接影响胆汁排出。胆汁排出不足,消化就不给力了,患者就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了。


注意哦,胆囊息肉是会癌变的哦。所有的胆囊息肉中,约有百分之五的胆囊息肉是会癌变的。有数据表示,进展期的胆囊癌患者,五年总生存率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十。所以一旦确诊是胆囊息肉的患者,一定一定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最好是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如果胆囊息肉在短时间内疯长,或者腹痛、恶心等症状明显,那么这个可能是胆囊息肉癌变的危险信号,一定要立刻去医院哦。


那么为什么会胆囊息肉,那些因素会导致胆囊息肉呢?


一、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会导致胆汁不能及时排空,淤积在胆囊内,使得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最终搞出息肉。所以要想原理胆囊息肉,饮食规律很重要。


二、高胆固醇饮食:蛋黄、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很高的胆固醇,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超标,所以不想被胆囊息肉看上,酒要少吃高胆固醇类的食物,比如猪的(脑、肾、肝、脾)、奶油、黄油以及贝壳类食物等等


三、饮酒:当酒精进入人体后,约有九成的代谢都是在肝脏完成的,这个绝对是祸害肝脏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肝细胞受损,胆固醇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肝脏合成的胆汁中的胆固醇超标,那么遭殃的又会是胆囊啊,息肉就这样在胆囊里长出来了。所以为了胆囊的健康,少饮酒。


四、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导致肝细胞长期受损,搞得肝脏生产的胆汁中,胆固醇超标,息肉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在胆囊里了。一旦得了慢性肝炎一定要积极治疗,科学治疗,坚持治疗,不可以松懈。


等会儿,还有一个问题,你说过胆囊息肉是会癌变的,那么做哪些检查可以知道自己的胆囊息肉有没有癌变,又或者说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胆囊里有没有息肉呢?


一、常规超声:常规超声对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胆囊息肉首选的诊断方法。息肉有多少,是大是小,有蒂还是无蒂?这些信息常规超声都能告诉你


二、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有一根细长软管,软管前端装有摄像头和超声探头,尾端和电脑相连。检查时,内镜从口腔进入人体,一直伸到胃里,超级近的对胆囊进行超声扫描。如果发现胆囊息肉与胆囊壁分界不清、甚至侵犯胆囊壁,又或者出现明显的血流信号,就有癌变的可能了。注意哦,内镜超声检查需要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所以检查的当天需要禁食至少六个小时。


三、CT增强扫描:要知道是一般的胆囊息肉,还是早期胆囊癌?CT增强扫描能够帮助我们诊断。首先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在进行CT扫描,这就是CT增强扫描了。由于肿瘤组织通常血流比较丰富,能够吸收更多的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时,如果出现异常的强化现象,那么胆囊息肉就有可能已经发生癌变了。


在这最后我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告诉各位:


1、有高危因素的人不适合做CT增强扫描:比如有造影剂过敏史、过敏体质、甲亢,甲状腺肿、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体弱、脱水、有严重的肾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严重的糖尿病、严重的肺部疾病、脑损伤、副蛋白血症、 嗜铬细胞瘤、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或者婴幼儿、焦虑症、近期使用过造影剂、使用B受体阻断药、长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白介素-2或者干扰素治疗、使用双胍类降血糖药以及镰状细胞贫血。这写都属于高危因素,如果使用造影剂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2、不能盲目排斥手术治疗:有些患者该手术时偏要拒绝手术,最终耽误了治疗,最后搞到没法收拾的地步,所以不管是“切”还是“保”,能治病就是好的方法。盲目排斥“切”是非常错误的,不要因为刻板的观念和对未知的恐惧,而拒绝了能让你恢复健康的治疗方案哦。


3、切除胆囊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不良反应:胆囊被切除后,肠道突然用上了非浓缩的胆汁,消化能力会大不如前。手术后的半年里,可能会出现恶心、腹胀、腹泻、大便油腻等情况。


4、胆管会代替胆囊:当胆囊被切除后,过一点时间,胆管就会开始扩张代替胆囊,消化功能就会恢复正常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疾病预防百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