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年,曹操和袁绍正在官渡激战的时候,孙策却准备趁机袭击许都,迎取汉献帝。然而,广陵太守陈登却秘密地联络山贼严白虎,准备对孙策发起袭击,孙策只好率军去征伐陈登。当他走到丹徒的时候,却被许贡的门客给刺杀了。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孙策遇刺身亡及孙权临危受命。
孙策率军来到丹徒,准备从这里渡江去攻打广陵太守陈登。渡江之前,他需要等待粮草,闲暇之余,他便经常外出打猎。四月四日,他再次前往丹徒山打猎,丹徒山即今天江苏省镇江市的北固山。他骑的是一匹快马,将护从骑兵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然而,他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却即将来临。当他到达丹徒山的时候,突然前面出现了三个人挡住了去路,孙策见来者不善,便大声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对方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正在这里射鹿。”孙策怒斥道:“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为何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说完便射出一箭,其中的一人应声倒下,剩下的两个人见事情败露,恐慌之下,连忙弯弓搭箭,孙策躲闪不及,竟然被射中了面颊。就在这时,孙策的护卫们终于赶到了,他们万箭齐发,两名刺客顿时被射成了刺猬。众人见孙策面部受伤,流血不止,连忙将他送回大营,找来大夫疗伤。
那么这三名刺客到底是什么来头呢?这就不得不提我们之前讲过的吴郡太守许贡。当年孙策打败刘繇后,让朱治从钱塘出发去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迎击,结果不敌朱治,战败后投奔了山贼严白虎。之后,他给汉献帝上书说:“孙策枭雄,异常就如当年的项羽一样,朝廷应该立即将他召回京城。如果让他置身于外地,必定会成为祸患。”然而,他的奏章并没有送到许都,而是被孙策的吏卒给截获了。孙策看后大怒,立即将许贡召来讯问,许贡辩解说不是他写的,但孙策不肯相信,随即命令武士将其绞杀。许贡死后,他的小儿子和门客们则逃往长江边,潜藏于民间,准备给许贡报仇。
就这样,纵横江东的小霸王竟然栽在了三个无名小辈之手。孙策被带回军营后,发现伤势非常严重,已无法医治。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连忙派人请来张昭等人,准备托付后事。他说:“中原正在大乱,而我们则可以凭借吴越的军队以及三江的险阻,足以坐山观虎斗,你们一定要好好地辅佐孙权。”接着他对张昭说:“如果我的弟弟孙权不能胜任,你便可以取而代之,即使不能取胜,也可以慢慢西归,没什么可顾虑的。”之后,他叫来弟弟孙权,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于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说完,便把印绶交给了孙权。当晚,孙策因为伤势过重身亡,时年二十六岁。从此,江东小霸王退出了历史舞台,继承江东大业的重任,便交到了孙权的手中。这一年,孙权年仅十九岁。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他时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且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建安元年(196年),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长,阳羡即今天的江苏省宜兴市。之后,曹操为了拉拢孙策,便以朝廷的名义册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郡太守。
孙策遇难后,孙权悲伤异常,每日都是以泪洗面。张昭便对他说:“你作为继承人,最重要的是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其昌大兴隆。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横行,你怎能卧床哀伤,像常人一样放纵自己的情感呢?”孙权问:“那我该如何是好啊?”张昭说:“你应该立即去巡视军队,稳定军心,要不然将士们恐慌之际,一旦外敌来袭,后果将不堪设想了。”孙权听完后一惊,连忙振作起来。张昭亲自将他扶上马背,陪他一起列兵而出,安抚将士。
此时孙权的年龄尚轻,连他的母亲吴夫人也担心他不能成事。她招来张昭和董袭等人询问他们江东是否还能保得住。董袭回答说:“江东有山川险阻,可以凭固。孙将军不仅贤明,对百姓也有恩德,他承继基业,上下齐心。张昭秉政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作为爪牙,保住江东,绝无可忧。”
过了几天,周瑜也率军从外地赶来奔丧,并且还带回来了一个人,此人便是鲁肃。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人(今安徽定远人)。建安三年(198年),他和周瑜一起投奔孙策。正当孙策准备重用他的时候,他的祖母却突然去世了。于是,他只能将家人留在曲阿,将祖母的灵柩送回老家东城去安葬。回到东城后,他的好友刘晔便建议他说:“郑宝在巢湖聚集了一万多人,占据着富饶之地,庐江的许多人都去依附于他,你也应该前去投奔。”鲁肃听从了刘晔的意见,准备返回曲阿,接到母亲后就去投奔郑宝。然而他的母亲却被周瑜给接到了吴郡。鲁肃只好前往吴郡,并将刘晔的建议告诉了周瑜。周瑜听后,立即对鲁肃说:“过去马援给光武帝刘秀说过,当今之世,非但君可以选择臣,臣也可以选择君。孙将军虽然年轻,但亲信贤人志士,接纳奇才异能。我听说了古代哲人的神秘论证,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因此,孙将军一定能建造帝王基业,你应该投奔孙将军才对。”就这样,鲁肃听从了周瑜的劝告,放弃了投靠郑宝的念头。
他们来到丹徒后,周瑜立即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孙权问他:“当今汉室如大厦将倾,四方纷乱不断。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希望能建立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功业,请问有何良策?”鲁肃回答说:“当年汉高祖也想尊崇义帝,但并没有成功,因为义帝被项羽给杀害了。现在曹操就是过去的项羽,所以将军你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和晋文公呢?以鲁肃之见,汉朝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即刻就能除掉。因此,将军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然后建号称帝,进而夺取天下,建立汉高祖之大业啊。”孙权听完连忙说道:“我只希望能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非我所能及呀。”从此,孙权对鲁肃非常的器重。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和诋毁他,可孙权却对鲁肃十分信任。
同时,孙权对张昭也格外的厚待,任其为长史,对待周瑜更是不同,给周瑜赏赐的东西,没有哪个将领可比。至此,张昭为文臣领袖,周瑜为武将之魁,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待周瑜以兄礼,以程普、吕范等为心腹将帅,之后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都被他招致麾下。
其实孙策去世之时,江东的形势非常严峻。虽然说控制着江东六郡,可实际上偏远险要之处并没有完全收服。英雄豪杰散落在各个州郡,而且各州郡与孙氏也并没有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更何况,孙权掌权的时候,年纪太轻,根基也不稳,导致不肯服从的人相互勾结,图谋造反者甚多。
首先是庐江太守李术,他公开反叛孙权,孙权立即率兵前去攻打,李术抵抗不住,只能闭门自守,并且向曹操求援。然而,曹操并没有派兵救援,皖城的粮食耗尽后,城中百姓只能吞吃泥丸来充饥。最后,孙权攻破皖城,斩下了李术的首级。
其次,不服从孙权的,还有孙氏宗亲庐陵太守孙辅。孙辅是孙坚长兄孙羌的次子,也是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他担心孙权没有能力守住江东,便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孙权得知后,对孙辅说:“兄弟之间如果有不愉快,就说出来,何必要找外人掺和呢?”然而,孙辅否认此事,直到孙权将他与曹操的书信拿出来,孙辅才惭愧得无言以对。之后,孙权杀掉孙辅的所有近臣,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数年之后,孙辅去世,孙辅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依次取得了官职。
孙暠是孙坚之弟孙静的长子,时任定武中郎将,屯守乌程。孙策遇害后,他准备攻打会稽郡,然后自立,最后在于(虞)翻的劝说下,才主动放弃。丹阳太守孙翊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和孙权的亲弟弟。孙策死后,孙翊的部下妫览、戴员以及边洪密谋叛变,他们不仅杀害了孙翊,还准备将丹阳郡送给曹操,最后全被孙权给诛杀了。
除此之外,豫章郡和会稽郡的数万山越盗匪也伺机作乱,最后都被孙权剿灭。至此,他终于稳住了江东的局势,并将父兄打下的基业继续发展壮大。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