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书名: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3026字 发布时间:2025-01-18

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具体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其他诸侯为何不迎天子呢?之后,他又是如何将天子从洛阳迁往许县的?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及汉献帝迁都许县的故事。


上集讲到,由于李傕和郭汜乱政,汉献帝离开长安,来到了残破不堪的洛阳城。在此期间,沮授给袁绍建议说:“将军世代为朝廷重臣,如今天子落难,你应该将他迎来邺城,从此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袁绍听后深以为然,便准备听从。然而,郭图和审配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表示:“如今汉室衰弱,群雄争霸,如果把天子迎来,凡事都要听从天子的旨意。你如果听从就没有了自己的权威,如果不听,就是抗命,因此甚为不妥。”袁绍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便放弃了迎接天子的打算。


公元196年七月一日,汉献帝终于回到了阔别五年之久的洛阳城。离开时,他还只是个十岁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是十六岁的少年了。可是他走后不久,董卓就放火焚毁了洛阳城里所有的皇宫和民舍,并把百姓也强制迁往了长安。此时回来,洛阳城已经是破败不堪,杳无人烟了。各州郡的官员们都在忙着争抢地盘,根本没人顾及天子,也没人给他进贡,导致跟他前来的官员们只能在残垣断壁间搭起窝棚居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只能外出采集野果和野菜充饥。在此期间,有人因为饥饿而死,有人被乱兵杀害,一片悲凉。


八月十日,汉献帝封赏功臣,拜张扬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之后,张扬率军返回了河内郡的野王。杨奉则前往梁地驻扎,只有韩暹和董承留守洛阳守卫皇宫。他们四人虽然都是保卫天子东归的功臣,可相互之间却不停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


当洛阳城里只剩下韩暹和董承的时候,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董承无奈,只能寄希望于外部势力,于是便秘密地联络了曹操。


此时的曹操刚刚打败吕布,平定了兖州。之后,他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放弃攻打徐州,逐步蚕食豫州。豫州名义上是袁术的地盘,但他身处寿春已无力管理,于是,曹操便占领了豫州的陈国,袁术任命的丞相袁嗣投降,随后又陆续攻破豫州的郡县,将大军驻扎在许县。


收到董承的密信后,曹操立即与诸将商议。诸将一致认为:“我们虽然占据兖州,但势单力薄。如果将天子迎来,那么天子身边的重臣就会成为累赘。到时候我们可能会受制于天子和重臣,何况连占有四州之地的袁绍都避之不及。我们刚刚平定兖州,豫州还未平定,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是无法掌控朝堂的,因此不建议迎接天子。”


这时,荀彧则对曹操说:“天下大乱之时,将军率先起兵,虽然没能击败董卓,但你忠于朝廷、心系天下。现在天子蒙难,将军应该奉迎天子,从而顺从民望、威震群雄。如果不能及时匡扶汉室,则天下将再生叛离之心,为时晚矣。”曹操听后深以为然,便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洛阳。


随后,洛阳城里的董昭成为了促成此事的最大功臣。董昭字公仁,济阴郡定陶人(即今天山东菏泽定陶区),他之前是袁绍麾下的谋士,在袁绍与公孙瓒的战斗中立有战功。但由于他的弟弟董访在张邈的手下做事,袁绍与张邈交恶后,便开始怀疑董昭的忠心,这让董昭非常不安,于是便离开袁绍投奔了张扬。张扬率军迎接汉献帝的时候,董昭也一同随行,之后,被拜为议郎,留在了汉献帝的身边。


当他得知曹操派遣使者前来的消息后,认为杨奉会成为曹操的障碍。杨奉虽然兵强马壮,可他缺乏外援。因此,如果曹操能联合杨奉,则大势可成。于是他便以曹操的口吻给杨奉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我早就仰慕将军的大义了,以排除万难奉迎天子返回旧都、辅佐之功,无与伦比。现在群雄扰乱中原,四海不得安宁。作为臣子,关键在于辅佐天子,因此需要吸引众贤才,共同整顿朝纲。将军作为朝廷的栋梁,我愿做你的外援,将军有兵马,我有粮草,你我应该互通有无、同心协力,辅佐天子。”


杨奉接到书信后非常高兴,对各位将军说:“兖州的军队驻扎在许县,他们有兵有粮,朝廷就应该依仗他们。”于是,他联合大家一同上表举荐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另外,举荐董昭为符节令。


八月,曹操接到汉献帝的诏书后,决定亲自前往洛阳去拜见汉献帝。拜见完天子后,他便采取了拉拢杨奉和董承、打击张扬和韩暹的策略。他上奏汉献帝,建议追究韩暹和张扬的罪过。韩暹得知后,害怕被杀,只身一人逃出洛阳城,去投奔了杨奉。汉献帝念及他有护驾之功,下诏不予追究。


八月十八日,汉献帝下诏任命曹操兼领司隶校尉和录尚书事。接着,曹操宴请董昭并向董昭问计:“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董昭说:“以朝拜天子、辅佐王室,这是可以与春秋五霸相媲美的功绩,可诸将人心各异,未必肯服从于你。如果你留在洛阳辅佐天子,形势将对你不利,所以你只能转移圣驾前往许县。”


曹操忧虑地说道:“我的本意也是如此。可是杨奉驻扎在梁地,听说他的军队非常精锐,他会成为我的隐患吗?”董昭回答说:“杨奉没有外援,所以他肯定愿意与你结交。之前皇帝封你为镇东将军和费亭侯都是杨奉举荐的,因此你应该立即派人送去厚礼以表答谢,从而稳住他。然后你告诉他,由于洛阳缺少粮食,所以你准备将天子暂时移到汝阳,汝阳距离许县较近,运送粮食能够便利一些,天子以后也就不会再缺粮了。杨奉为人骁勇少谋,肯定不会生疑,使者往返期间就可以将后事安排妥当。这样一来,杨奉还能成为你的隐患吗?”


曹操听完大喜,立即按照董昭的建议给杨奉送去了书信。


八月二十七,曹操率军护送着汉献帝,离开了洛阳城。出城后向南行走之后,突然向东转向,越过辕关,一路向东前往许县。消息传到梁地,杨奉大惊,知道自己被曹操给骗了,立即率军追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就这样,曹操护送着汉献帝顺利地来到了许县,随即宣布定都许县,并在此设立宗庙社稷。随后,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罢免了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以及司空张喜三位重臣。


十月,杨奉的军中开始缺粮,他便与韩暹等人率军南下,准备前往定陵去抢掠粮草。曹操得知后,立即派军西进,一举端掉了杨奉在梁地的大本营。失去大本营的杨奉和韩暹只好逃往寿春,投向袁术去了。


曹操此时,虽然控制着天子,给自己封了大将军,可他毕竟势力单薄,心里没底,最让他担心的便是袁绍。袁绍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曹操的父亲做过三公之首的太尉,袁绍的家族是四世三公,因此,两个公子哥从小就认识,而且关系要好。他们从小一起上太学,长大后一起当官。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的时候,两人都是八校尉之一。董卓乱政之时,他们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此时,两人的实力悬殊非常大,曹操只占据兖州,而袁绍则占据了四州之地。他从韩馥的手中夺取了冀州之后,封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一人独占四州,无疑是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


于是,曹操为了试探袁绍,便以天子的名义下诏斥责袁绍说,他地广兵强却一味地树立死党,擅自攻伐,天子蒙难之时,不肯勤王,不是忠臣所为。袁绍接到诏书后并没有迁怒曹操,而是连忙上书,为自己辩解,将自己标榜为心向朝廷的忠臣。


十月,汉献帝下诏,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这次袁绍勃然大怒,对使者吼道:“曹操荥阳战败投奔于我之后,我让他当了东郡太守。吕布偷袭兖州之时,我让他把家眷送来邺城保护,现在他竟然不记我的恩情,竟然敢拿天子来压我,他自己奉为大将军,封我为太尉,你回去告诉曹操,让他好自为之吧。”


使者返回许县后,荀彧便劝说曹操:“现在还不是和袁绍翻脸的时候,不如就将虚名让给他算了。”于是,曹操再次派出使者,以天子的名义拜袁绍为大将军,他自己则改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从此,他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这一年,曹操四十二岁。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