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和郭汜发生了内讧,长安城的宫殿也被烧毁,导致汉献帝居无定所。在各方势力的掺和以及大臣们的保护下,汉献帝离开了长安城,一路历经艰险、颠沛流离,终于到达了破败不堪的洛阳城。那么汉献帝是如何逃离长安前往洛阳的?一路之上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李傕和郭汜乱政及汉献帝颠沛流离的历程。
公元194年正月十六,朝廷为十四岁的汉献帝刘协举行了加冠礼,可朝政依然由李傕和郭汜把持。李傕经常在家里大摆宴席,邀请郭汜前来饮酒。郭汜喝醉后就直接住在李傕的府上。长此以往,他的妻子受不了了,担心李傕给自己的丈夫送婢女,于是便准备挑拨两人的关系。
有一天,李傕给郭汜送来了酒肉,郭汜的妻子就把菜里的豆豉说成是毒药,并且说了很多李傕的坏话,郭汜便渐渐起了疑心,但依旧和李傕一起喝酒。过了几天,郭汜再次喝醉,一进家门就开始呕吐。他的妻子立即哭着说:“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你就是不听。现在果真中毒了,可如何是好?”郭汜听完后也感到害怕,连忙让妻子想办法,他的妻子便拿来了大粪汁,让他喝下。郭汜保命要紧,只能将大粪汁喝了下去。一阵恶心后,将胃里的东西都给吐了出来。
经历了这一番折磨后,郭汜愤然地说道:“我和李傕共同举兵,奈何他想害我。如果我不抢先动手,还能有活命的机会吗?”于是,他便率兵攻打李傕,李傕得知后更是怒不可遏,立即出兵抵抗。至此,两人彻底翻脸,一连打了几个月,死伤上万人,可谁也战胜不了谁。
汉献帝多次派人去调解,但双方都不肯听劝。
公元195年三月,杨定与郭汜合谋准备劫持汉献帝。然而,消息泄露,李傕抢先下手,将刘协劫持到了自己的军营。汉献帝离开皇宫后,李傕派人将皇宫里的金银财宝以及妃妾宫女全都搬到了自己的军营。更可恨的是,他还放火烧毁了宫殿。至此,董卓毁掉了洛阳城,李傕烧毁了长安城,汉献帝从此便没有了栖身之所。
大臣们得知皇帝被劫持后,纷纷跑到郭汜的军营来劝和,结果全被郭汜给扣押了。至此,李傕控制了皇帝,郭汜控制了大臣,这样的朝廷,真可谓是千古奇谈。
四月,李傕联合了羌胡兵准备攻打郭汜,可还没等他们动手,郭汜就策反了李傕的部将张苞,然后趁夜出兵。张苞命人打开营门,郭汜的大军进入后弓弩齐发,结果射中了李傕的左耳,血流如注。幸好杨奉及时赶来救援,才挡住了郭汜的进攻,连忙带着刘协逃到了北坞。
大臣们饥饿难耐,汉献帝便请求李傕,希望他能送来五斛米和五具牛骨。然而,李傕却只给他送来了几具发臭了的牛骨。
就在李傕和郭汜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振东将军张济从陕县来到了长安,给出了一个能调停他们之间矛盾的办法,那就是让他们俩谁也别惦记汉献帝,让刘协前往自己的弘农郡。汉献帝一直想回洛阳,只要能到达弘农郡,就离洛阳不远了。于是他便派人去说服李傕和郭汜,答应张济。前后商议了十多次后,李傕和郭汜终于同意和解,并许诺让各自的儿子到对方的军营里去当人质。然而,由于李傕的妻子舍不得自己的儿子,最后只能改为交换女儿为人质。
七月,汉献帝终于离开了长安,准备前往弘农郡。当天夜里,他们便到达了霸陵,张济为百官提供了丰富的饮食。之后,张济回到了陕县,李傕率军前往池阳,郭汜则跟随汉献帝东归。
可刚走不久,郭汜就后悔了,一旦汉献帝到达了弘农郡,他就彻底失去了权力。于是他建议汉献帝前往高陵。可刘协却说:“祖宗的陵墓都在洛阳,而且母亲的陵墓修好后,我还没去看过呢。”说完他便开始绝食。郭汜见汉献帝如此坚决,只能改变主意,同意他前往附近的县城。
八月初六,汉献帝的车驾到达了新丰。郭汜再次作乱,他命人彻夜放火,威逼汉献帝听他的指挥。杨定和董承等人得知后,准备将汉献帝转移到杨奉的军营。然而却遭到了郭汜部将的阻拦,杨定等人只能率军迎战,斩首了五千余人后,郭汜只能率军败走。
十月初五,车驾到达了华阴。段煨携带着物资前来迎驾,请求刘协前往他的营寨。然而,由于杨定和段煨有仇,便指使人劝说汉献帝说段煨意图谋反,千万不能去。可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尚书梁绍等人都表示段煨可靠,愿意拿性命担保,于是汉献帝便准备进入段煨的军营。这时,董承和杨定又诬陷说,郭汜已经率领着七百骑兵进入了段煨的军营。刘协将信将疑,只能下令让车队停在路边休息。
十月初十,杨定和董承等人请求皇帝下诏准备攻打段煨,可汉献帝没有同意,于是杨定等人便擅自做主派兵攻打段煨。然而连续攻打了十多天,却无法攻克。而段煨一面应战,一面依旧侍奉百官,始终并无二心。
这时,司隶校尉荣邵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返回洛阳,不应该继续攻打段煨。于是汉献帝下诏后,杨定等人才不得已奉诏回营,率军继续东行。
可这时,李傕和郭汜都后悔让刘协东归了。于是,他们以救援段煨为由,引兵前来追击。
十一月初三,汉献帝的车驾到达了弘农县,张济让汉献帝停留在弘农,但杨奉和董承不同意,建议让汉献帝继续东归洛阳。于是,张济和李傕联合准备强行劫持汉献帝。双方在弘农的东涧展开了激战,结果汉军大败,百官和士族死伤无数,女眷辎重以及皇室的各种器物和典籍也全部丢弃。之后,他们逃到了曹阳。
杨奉和董承等人假意请和,却在暗中派人前往河东,请求白波军和南匈奴的支援。白波军和南匈奴的数千骑兵赶到后联合起来,攻打李傕,斩首了数千人后,车驾才得以继续前行。
然而没走多久,李傕再次追来,汉军再次战败。李傕和郭汜的士兵绕着营寨,大声呼喊,众人都非常惶恐。有人便建议汉献帝乘船前往孟津。可太尉杨彪说,他就是弘农本地人,此处往东有三十六个险滩,非常凶险,切不可让陛下冒此风险。于是他们商议后,决定从这里渡过黄河前往河东郡。
之后,派人去对岸准备船只,并约定举火为号。船只准备妥当后,汉献帝便带领属下来到了黄河边上。可是此处岸高十余丈,根本无法下去。校尉尚弘只能用绳索把汉献帝背在身后下岸,其余人也用绳索滑下。到达河边时,士卒们争先恐后地登船,一度失控。董承和李乐便用兵戈击打士卒,斩断的手指落在船上,多得都能用手捧起来了。
最终,汉献帝刘协、伏皇后、董贵人以及杨彪和董承等数十人登上船,渡过了黄河。过河后,他们前往河东郡的大阳县,居住在李乐的军营中。
之后,他们来到了安邑县,河东太守王邑携带物资前来迎驾。汉献帝派人返回弘农郡,向李傕和郭汜请和。李傕见事情不可逆转,便答应和解,放了百官和宫女以及车驾和辎重。
此时,汉献帝居住在简陋的屋舍之中,门窗都无法关闭。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的时候,士兵们就趴在篱笆上收听,还大声说笑。跟着皇帝过来的人都自恃有功,要求封赏,结果医师和士卒都被封为校尉、御史,连印章都刻不过来。诸将便自己刻章,乱写乱画。此时上下混乱,粮食殆尽,杨奉和董承等人便准备护送汉献帝前往洛阳。
不久后,河内太守张扬从野王赶来护驾,然而却再次发生了内斗。董承和张扬决定护送刘协回到洛阳,而杨奉和李乐却反悔了,相互猜疑之下,张扬便返回了野王。
二月份,再次发生内斗,白波军的韩暹率军攻打董承,董承逃到野王去投靠了张扬。随后,韩暹屯兵于闻喜县,杨奉和胡才准备前去攻打,在汉献帝的及时制止下,才避免了刀兵相见。
五月,汉献帝派人说服了杨奉和韩暹等人,车驾才再次出发,准备前往洛阳。
六月,车驾到达了闻喜县。这时,杨奉和胡才再次反悔,他们与李乐商议,准备带着汉献帝返回眉县,但汉献帝不同意,他们只能让车驾继续东归。张扬也再次从野王前来迎驾。
七月一日,颠沛流离的汉献帝终于回到了洛阳,居住在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家里。让张扬负责去修缮宫殿,张扬以自己护驾有功,宫殿修成后,便将殿名命名为杨安殿。
八月八日,刘协进入了南宫的杨安殿。可此时,洛阳城其他的宫殿都被董卓之前给烧毁了,百姓也迁往了长安。官员们到达这里后,非常饥困,只能在残垣断壁之间避风。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只能亲自外出采摘野生的稻谷充饥。在此期间,有人饿死在墙壁之间,有人被乱兵杀害,非常悲惨。而韩暹等人仗着护驾之功,肆意妄为、胡乱干政。董承深以为患,密诏兖州牧曹操前来救驾。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