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右边,骗你的,还是左边。”念夕颜玩着生死跑酷,居然还玩出了一点兴致。
忽然,前面的地面塌陷下去,出现一个两米多宽的沟壑。
“我跳!”在助跑加速下,念夕颜以狗爬式的姿态,跳到了对面,虽然狼狈,但是能活命。
“卡啦!”滚石卡在沟壑里,不动啦!
“得救了吗?”念夕颜觉得跑酷可以结束啦,但是前面的墓道,却出现了更加奇异的景象。那是两幅巨大的壁画,左右各有一幅。
“这是谁的墓穴呢?”念夕颜心里十万个为什么,看壁画应该可以获取一点信息量吧?
先看右边,首先是一个女孩在习武,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应该比念夕颜的三脚猫功夫厉害多了。
“还是古代好呀,从小可以学国粹武术,我却要背二十六个字母。”念夕颜吐吐舌头。
接下来女孩似乎遭遇了不行,被卖进了勾栏,天天以泪洗面。
“古代这点就不好啦,动不动拐卖妇女儿童,一点人权都没有。”
下一幅,有人把女孩掳走啦!女孩脸上没有害怕,反而有点喜悦?
“会不会是私奔啊?这个掳走她的强盗,实际上和她是串通好的?目的就是逃离勾栏这个人间地狱?”念夕颜的小说家本能又被触发了,自动脑补出许多壁画里没有的剧情。
“郑大哥,我觉得你就是天底下真正的大英雄,你若是真的喜欢我,就把我掳走吧!”
“这恐怕不太好吧,这老板娘靠山很硬的,我怕得罪不起啊!”
“这都不敢,还说喜欢我?哼,以后你都别来找我啦!就算你点我,我也是不见,就说我病了,不接客人。”
“好妹妹,不要生气啊,回去我跟兄弟商量一下,一定把你救出来,就算是冒着杀头的危险,我也来。”
“这才是我的好哥哥呀,你要是能把我从这个鬼地方弄出去,我就答应你,做你的压寨夫人。”
太甜美啦,感觉新的小说就要出炉啦!念夕颜佩服自己的想象力。
想不到后面的壁画,真的按照念夕颜的剧情来,那个女孩真的做了压寨夫人,不过不是山上的,而是海上,她出现在一条海盗船上,也变成成熟女人的样子,威风八面。
接下来出现了数百条海盗船,海盗的头领都在歃血为盟,看样子是结成了海盗联盟。
“大发啦,这不会是四皇吧?”念夕颜本来想说七武海的,但是这么大的规模,七武海那体量怎么够啊?只有盘踞在伟大航路一方的四皇,才可以与之匹敌,看来这女人押宝是押对了。
但是事与愿违,下一幅画,女人手里抱着海盗老公的尸体,泣不成声。什么原因死的?是不幸落水?还是被同行火并?甚至是被海军杀死?壁画里没有交代。
但是女人没有从此消沉,她代替了死去的丈夫,成为海盗联盟的新首领,几个不服的头领,都被她以雷霆一般的手段,打压下去。
女人从小习武,武艺高强,几个造反的头领和她单挑,三下五除二就被她干趴下了。
“郑一嫂?”看到这里,一个名字脱口而出。东大国历史上的女海盗头领,最有名的就是郑一嫂啦!
郑一嫂本名石香姑,也是从小被卖进勾栏,后来蜕变成为海上大当家,甚至成为世界十大海盗之一,与黑胡子爱德华、女海盗安妮、基德船长齐名。《加勒比海盗》中的清夫人,原型就是郑一嫂。
她的死鬼老公郑一也是大有来头。郑一祖先本来是郑成功的手下,可能和郑成功还有一点沾亲带故,后来到了南海当了海盗。
要知道这个海盗可是有基因遗传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数一数二的大海盗,后来他接受招安,加入了明军。
郑一祖先可能是看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大业遥遥无期,就继续回去干老本行啦!
当时有十二位海盗头领,经过大火并后,死了五个,一个投降了官府,剩下的六个,就组成红、黄、青、蓝、黑、白六个旗子,合称红旗帮。
红旗帮规模最大的时候,有一千多条海盗船,海盗数量有四万多人,甚至比一个小国的海军总人数还多。当时安南西山王朝,就曾经封郑一为大都督。
郑一死后,他老婆更是将红旗帮发扬光大,制定了细致的规矩,比军令还要严格。另外还购置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是当时装备最为优良的舰队之一。
郑一嫂舰队打清军舰队,简直是降维打击,甚至还把葡萄牙和约翰牛舰队干趴下。
郑一嫂本家姓石,其实骨子里也是流淌了海盗的血。明末珠江口,本来就有郑、石、马、徐四大疍民,郑一嫂是石家后裔。
郑一嫂的成就,甚至超越了她的祖师爷郑芝龙,成为海上的武则天。
后面的壁画,是女海盗加入了官军,和洋人打仗。念夕颜根据历史知道,那是郑一嫂接受招安,参与一鸦,狠狠地教训了约翰牛。
郑一嫂后来接受皇帝的赐婚,官居二品诰命夫人,达到了人生巅峰。她这一生从沦落风尘到海上女皇,又到打击西方入侵者的民族英雄,真的是一本叹为观止的爽文小说。
“这么说这湖底墓就是郑一嫂的墓穴啦?”但是念夕颜也不能肯定,因为还有壁画没看。
右边的壁画结束啦,念夕颜再看左边。首先是一群人类在打怪物,对方不是人首蛇身,就是干脆是条大蟒蛇,还有九个头的。
“共工,还有相柳?”念夕颜对东大国的神话还是了如指掌的。人首蛇身的是水神共工,相柳就是九头蛇,相柳可是很厉害的,据说史前大洪水就是相柳发动的。
和共工打架的,应该就是颛顼啦,是轩辕黄帝的后代,也叫黑帝,高阳氏。
这个颛顼也是牛逼人物,战国七雄里的秦、赵、楚都自诩是颛顼的后人。屈原在《离骚》里更加是直接称“帝高阳之苗裔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