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佳损友
书名:如丧青春 作者:羊乐 本章字数:4895字 发布时间:2020-08-16

辛雨、陶梓、文莘是高中同学

 

毕业十年


辛雨在北京


陶梓在深圳


文莘在伦敦

 

这十年里,他们每年见一面,平时不联系。

 

辛雨说,他们之间的聚会,像是一种戒不掉的习惯。


陶梓说,这种习惯是时间赐予他们的礼物。


文莘说,希望这份来自时间的礼物,不要因为时间而被摒弃。




周日清晨,辛雨站在窗边泡咖啡,咖啡粉在热水的浸泡下,流淌出褐色的液体。他看着咖啡从滤纸中一滴滴落入透明的玻璃杯,杯子中渐渐散发出橙花的香气。辛雨的女友是个工作狂,昨晚加班到凌晨,此刻她还在睡觉。家里的狗安静地坐在脚边,望着他,等着他带它出去。

 

北京的冬天,在低温与雾霾的作用下,显得格外沉闷。即使再繁华的街景也无比萧条。

 

喝完咖啡,辛雨套上羽绒服,戴好耳机,牵着狗出门。走到小区门口的早点摊儿,辛雨要了一个煎饼、一碗豆浆,坐在店里吃早点。狗安静地蹲在店外的树边,望着他。吃完早点,辛雨给女友打包了碗馄饨。走在回家的路上,耳机里响起了那首《最佳损友》......

 

每次听到《最佳损友》,辛雨都会想起顾立。

 

顾立是辛雨高中时最好的朋友,好过陶梓和文莘。不过在很多同学眼中,他们四个是一体的。他们四个里,辛雨画画最好;文莘音律最好;陶梓撰文最好;顾立呢,可能是体育最好吧... ...

 

顾立是个转学生,最先注意到他的是陶梓。

 

顾立转来那天,老师让他自我介绍。他扭扭捏捏地站在讲台边上说不出话,陶梓在文莘背后小声地说,这男的,怎么跟个二椅子似的。“二椅子”顾立,成为了陶梓的同桌,辛雨的后座。

 

班里的男生喜欢打篮球,辛雨偏偏喜欢踢足球。辛雨不愿意迎合他们,于其打篮球,倒不如和文莘、陶梓一起打羽毛球。高中开学的第一个月,辛雨成了男生群体中的异类。

 

辛雨和顾立的友谊,是从一场足球赛开始的。那场球赛之后,辛雨和顾立仿佛变成了老友。陶梓依然不待见顾立,只是辛雨常说要给他面子,给他哥们面子。因为辛雨的关系,他们四个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四人帮”。中午一起吃饭,放学一起写作业,周末一起去美术馆看画展。

 

时间久了,班里传起了顾立和陶梓的八卦新闻。而他俩好像台风中心一样,传言越是离谱,他们越是视而不见。 

 

文莘问陶梓,是真的吗?


陶梓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顾立从不对这件事发表任何言论


辛雨说,谣言止于智者

 

辛雨知道,顾立喜欢的女孩是坐在窗边的肖依。肖依总是安静的,如不存在一样。窗边的阳光,透过茂密的爬山虎洒在她长长的刘海上,映出一道金色的光边。顾立追了肖依很久,久到自我怀疑。那时候,顾立总是问辛雨,“我有这么差吗?”“我有这么不堪吗?”“肖依为什么连抬头看我一眼都不愿意......”

 

辛雨以为顾立是长情的... ...

 

高二刚开学,顾立好像忘记了肖依。又回到了没心没肺的样子,每天和辛雨一起踢球,和陶梓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好像对于肖依的爱恋,从未在他的生命里出现过一般。

 

辛雨以为顾立放下了... ...

 

高二下学期,排课本剧——《罗密欧与茱丽叶》片段。

 

陶梓是导演,顾立饰演罗密欧,文莘饰演茱丽叶。辛雨演茱丽叶的父亲,肖依演茱丽叶的母亲。顾立想和辛雨换角色,还没等辛雨思考,这个提案就被陶梓断然否定了。

 

班里关于顾立与陶梓的八卦热度从未减弱过,但从没有人得到过答案,包括辛雨和文莘。长大后,辛雨回想起那段时光,顾立、陶梓、肖依,或许在那时候的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那个人,和那种情怀。

 

辛雨的书桌前,是一张他和顾立的合影。高三毕业时拍的,他们俩端正的坐在石板凳上,身后满墙郁郁葱葱的爬山虎。那是他们唯一一张合影,在那之后,他再没有见过顾立。

 

每次聚会,陶梓都会告诉顾立,可他从未来过.。大学毕业后,辛雨的工作地点和顾立家只隔着一条街,但他们也从未见过。辛雨工作的第二年,顾立去了英国... ...

 

《最佳损友》还在耳机中单曲循环,辛雨牵着狗走到家门口。




回到家中,女友还在睡着。


辛雨把馄饨放在餐桌上,开始给狗梳毛。女友醒来时,馄饨已经变成了一碗浆糊,女友嚷着让辛雨去给他煮碗面。

 

辛雨说:“你凑合吃吧,狗毛还没梳好。”

 

女友生气地说:“要狗,还是要我?”

 

辛雨翻着手机,女友有些不耐烦:“你是梳毛还是玩手机?”

 

“你自己看。”辛雨指了指女友的手机,继续给狗梳毛。

 

朋友圈里,一张女友的美照。配文写着:女友和狗,我选狗。

 

女友白了辛雨一眼,坐在餐桌边,吃起馄饨。

 

辛雨的手机一通儿震动,女友抬起头来说:“你的朋友,又叫你去聚会了吧?”

 

辛雨点了点头,说:“一起吧?”

 

女友摇了摇头,说:“就你有高中同学?我就没有?我也要去见我高中同学!”

 

女友吃完馄饨,抱着狗亲了一会儿。坐在梳妆台前,开始化妆。

 

“你干嘛去啊?”辛雨问。

 

“加班!”女友翻了个白眼。

 

“用我送你吗?”辛雨问。

 

“不用!”

 

女友化完妆,辛雨裹上厚厚的羽绒服,扔掉女友吃完的馄饨餐盒,送她去公司加班。

 

女友离开后,辛雨坐在车里发呆。辛雨打开音响,《最佳损友》的前奏再一起响起。

 

辛雨不知道,为何旧知己变不到老友,或许是时间,或许是距离,不过他从未深究过。只是想到顾立抓起篮球的样子,辛雨有些疑惑,难道当时的顾立真的不打球吗?

 

16岁的辛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带着一个皮肤白皙的男孩走进教室。陶梓戳着文莘的后背说,这个男的怎么跟个二椅子似的。老师指着陶梓边上的空位,让顾立坐在陶梓边上。陶梓嫌弃地瞥了一眼走向她的顾立,把书从空位上拿走。

 

顾立礼貌地对陶梓微笑,换来陶梓一个冷漠的白眼。

 

课间,顾立问辛雨:“你怎么不去跟他们打球?”

 

辛雨说:“我只踢球。”

 

第二天,顾立带着足球来到学校。

 

顾立可以单手抓篮球,这让班里的男生们羡慕不已,他们不止一次的像顾立发出邀请,每次都被顾立拒绝。

 

高二时,辛雨开始练拳。顾立总是打不过辛雨,有时还拿陶梓练手。陶梓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是一掌拍在顾立的头上,就是一脚踢到他的屁股。顾立是先欠招的那个,吃了瘪也不敢多言。

 

高三时,顾立有了女友,不是肖依,也不是陶梓。女孩儿的好友,是辛雨的初恋。

 

手机响个不停。回到家,辛雨翻开群里的聊天记录。

 

文莘问:辛雨,你是在攀比吗?

 

辛雨不解地打了个问号,陶梓截了朋友圈里的图。在辛雨“选狗”的朋友圈上面,是顾立晒出的结婚证。

 

文莘说,辛雨输了。女友和老婆比,老婆赢。

 

那天,辛雨才发现,原来这些年,他始终没有顾立的微信。辛雨想,或许这一切,也好过当年顾立没有问他,为什么不去打球......

 

辛雨从书架上抽下来《如丧》,躺在沙发慢慢翻阅,狗已经在地毯上睡着了......


辛雨的书桌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是他和文莘的合影。一共十三张,其中10张,是这几年聚会拍的,剩下3张是陶梓翻出来的库存,高一、高二、高三,每年一张。照片是陶梓拍的,陶梓总是说,等到辛雨结婚时,不论新娘是不是文莘,这些照片就是她送给辛雨的新婚贺礼。

 

上学时,文莘喜欢挎着辛雨的胳膊,说着“我家辛雨长”、“我家辛雨短”。


文莘第一次把辛雨归为“她家的”是在龙潭湖公园。 期末考试之前,辛雨答应文莘和陶梓,给她们讲数学。陶梓的数学一塌糊涂,连公式都记不住,气得辛雨直挠头。文莘对陶梓说,要不你放弃数学吧。再这样下去,陶梓要把她们家辛雨气得跳湖了。在那之后,文莘就经常挎着辛雨的胳膊,眯着起司猫一样的眼睛,说她家辛雨长,她家辛雨短。

 

学校后门有一所精神病院。 起初他们不知道那里是精神病院,陶梓还总是打趣文莘,生病不要去普仁了,这里就挺好,近。

 

一天中午,他们四个拖着攒来的瓶子卖班费。卖完瓶子,辛雨和顾立蹲在石台子上抽烟。辛雨和顾立中间刚好空了一个人的位置,一个中年男子走到他们中间蹲下,憨憨地对着辛雨说:哥们儿,跟我来一根。

 

男人穿着病号服,冲着顾立傻笑。

 

顾立看了一眼辛雨,辛雨看了一眼文莘,文莘看了一眼陶梓,四个人撒腿就跑。后来他们才注意到,医院的窗户都是有铁网的,最顶上一层,还订了木板。

 

跑回学校后,陶梓说,文莘应该进去住住,这样辛雨就解放了。

 

所有人都把文莘的话当成笑话, 没有人在意他们之间的故事。辛雨和文莘,本就那么要好,就算真的在一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比起文莘和辛雨,他们更好奇顾立与陶梓。辛雨想,或许那时的他,也把这些话当成了一句玩笑。又或许是在岁月的积累中,把曾经当真的那些浑话,归于了一个玩笑。



这一年聚会,他们选择去京郊滑雪。


去往雪场的路上,文莘和陶梓在后面叽叽喳喳,辛雨在前面安静地开车,安静的像个网约车司机。辛雨喜欢安静,但却在文莘和陶梓的叽叽喳喳中度过了十三年的时光。毕业后的每一次聚会,在听到文莘和陶梓熟悉地笑声时,他都感觉到一种熟悉的安全感,好像时间定格在高考前的那三年。

 

陶梓问辛雨,那时候有没有喜欢过文莘?当曾经的笑话变成了严肃的问题,时间流过的岁月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镌刻着沧桑。辛雨玩笑着说,当时要是努力点,孩子现在估计都能打酱油了。

 

车里又恢复了一片笑声.....


陶梓说,如果未来的某一天,辛雨和文莘结婚了。她的份子钱按年包,一年两千块。如果他们和别人结婚,每人二百,多一分没有。

 

文莘说,等凑过十万块,她就和辛雨结婚。


一年两千,十年两万,十万就是五十年。那时候,他们都已经是花甲老人了。或许也只有像他们这样认识的太早,才会觉得在彼此的生命中可以有大把的时光消磨,即使十年、五十年,好像不管过了多久,只要再见面,时间就都停留在那三年... ...

 

辛雨想,他们还是不要与这十万块有缘了。

 

辛雨和他的女友是大学同学,今年他们在一起十年了。大学时,女友不喜欢辛雨见文莘和陶梓。大学毕业后,女友好像想开了,那些聚会照片还是女友收起来的,有时候她也会饶有兴致的拿出来看看,评价一下辛雨和文莘的穿搭是否般配。


关于那场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聚会,习惯的不止是辛雨,还有他的女友。辛雨的女友说,谁不怀念青春呢?如果他们有什么,早就发生了。根本不会有她的存在......

 

辛雨毕业后,一直在工三片区工作。他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毕业那年吃散伙饭的那家餐馆。顾立在这里长大的,辛雨、文莘和陶梓是实实在在的南城小孩。散伙饭的馆子是顾立挑了,那天吃了二百多块钱。结账时,他们搜刮出身上所有的现金,差一点就凑不齐饭钱。


吃完饭后,他们四个绕着工体一圈圈走,不知道走了多少圈。每次走到门口,都会有人说,走完这圈我们就回家吧。

 

文莘说,小学第一次春游是在海底世界。


陶梓说,第一次听爵士乐现场是在茉莉。


顾立看到coco banana闪烁的霓虹,学起88.7里的广告语,“京城潮流夜店,coco banana......”


那个时候,陶梓还不到18岁。顾立说等到暑假回来,要请他们去coco banana相约去畅饮。

 

工体外跑步的人越来越少,MIX门口开始人头攒动,他们终于离开了工体。走到地铁口时,有小贩在卖玩偶。陶梓看上了一个娃娃,顾立说送给她,却想起吃完饭后,四个人身上只剩下一块钱,被他们买一根老冰棒分了,他们真的是身无分文了。

 

顾立说,等暑假回来再买吧。

 

辛雨想,那一天他们至少走了有十圈吧。而那顿饭过后,真正散伙的只有他和顾立。



夏末秋初,他们都南下了。只有辛雨留在北京。

 

顾立去广州,

 

陶梓去深圳,

 

文莘去成都

 

大学假期时,辛雨曾经问过陶梓,顾立在她心里是什么位置?

 

陶梓笑着说,和辛雨一样的位置。

 

辛雨记得,高考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在讲台上说着惜别的话。

 

顾立说,有话对陶梓说。 

 

陶梓疑惑地望着顾立。

 

顾立轻轻地踹了一脚陶梓的椅子。在重力的作用下,陶梓一屁股摔在地上。陶梓不顾老师的煽情,对着顾立破口大骂。全班人像看猴一样,看着坐在地上的陶梓,发出哄堂大笑。老师没有生气,露出八卦地笑脸对顾立说,再不表白,以后再这样对陶梓,就要被别人打了......

 

上学时,陶梓给“四人帮”起了帮名,叫“立协会”。

 

陶梓说,要不是顾及顾立,可以叫“辛协会”,没想到多年以后,“立协会”真的变成了“辛协会”。

 

辛雨与文莘、顾立与陶梓、辛雨与顾立......多年以后想起来,那些疑问已经随着时间的流淌,变成了回忆。而回忆最终会变成一个模糊而又深刻的笑话... ...

 

就像没有人知道,那时陶梓心中的顾立是怎么样的;就像没有人知道,文莘那句“我家辛雨”到底是不是一句玩笑;就像辛雨从来不知道,顾立是不是真的不打篮球。

 

辛雨想,或许这就是青春年少的时光最迷人的样子... ...



《最佳损友》

 

朋友 我当你一秒朋友

朋友 我当你一世朋友

奇怪 过去再不堪回首

怀缅  时时其实还有

 

从前共你 促膝把酒

倾通宵都不够

我有痛快过 你有没有

很多东西今生只可给你

保守至到永久

 

问我有没有 确实也没有

一直躲避的藉口 非什么大仇

为何旧知己 在最后

变不到老友

 

不知你又有没有 挂念这旧友

或者自己 早就想通透

来年陌生的 是昨日 最亲的某某

总好于 那日我 没有

没有 遇到过 某某

... ...

a686c9177f3e67095eef699c36c79f3df9dc55e1.jpg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如丧青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