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讲到袁术与公孙瓒和陶谦结盟,袁绍则拉拢了刘表和曹操,两大阵营的第一次战役爆发,袁术和公孙瓒进攻袁绍失败。那么接下来袁术攻打刘表、曹操两次进攻陶谦的战役又会如何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孙坚英年早逝及曹操为父报仇的故事。
公元192年,袁术派遣孙坚去攻打荆州的刘表,刘表则派黄祖在樊城和邓县一带迎战,可黄祖抵挡不住,战败而归。孙坚则一路追击,率军渡过汉水,包围了襄城。刘表惶恐不安,不敢出城迎战,派黄祖趁夜出城去调集各郡的援军。黄祖募集到士兵后,率军前来解救襄城,结果再次战败,只好逃进襄城西南的岘山,埋伏在树林之中。孙坚在追击的过程中,被黄祖的部下从树林中发射暗箭射中,身亡。至此,一代猛将就此陨落,终年三十八岁。这一年,孙坚的长子孙策年仅十八岁,次子孙权只有十一岁。孙坚的部众则在侄子孙贲的率领下投奔了袁术。袁术上表举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坚死后,刘表趁机切断了袁术的粮道,使其无法继续盘踞在南阳郡,只能向豫州方向迁移。这时,袁术觉得,既然打不过刘表,那就去攻打兖州的曹操。
公元193年,袁术率军前往兖州的陈留郡,将大军主力驻扎在封丘县。之后,他派刘详率部屯守于匡亭(即今天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同时,他联合了黑山军和南匈奴,准备合兵攻打曹操。曹操此时屯兵于鄄城(即今天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以北的旧城镇),他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匡亭迎战,让荀彧和曹洪去联络其他各郡的兵马,然后前往封丘汇合,对袁术形成合围之势。匡亭之战爆发,最后,兵力占据优势的袁术联军,竟然战败退回了封丘。曹操继续攻打,袁术便退往太寿。曹操掘渠灌城,再次击破了袁术,袁术只能放弃攻打兖州,退往豫州的宁陵。可曹操还是不肯放过袁术,继续率军前往沛国。沛国的国相袁忠是袁绍和袁术的堂兄弟。同时,沛国归豫州管辖,因此他只能接纳袁术。可袁术到达这里后,觉得还是抵挡不住曹操的大军,不如直接前往淮河以南的扬州。扬州刺史陈温是袁术上表任命的,他此时占据着寿春,于是袁术便长途跋涉,决定前往寿春投靠陈温。曹操见袁术直接逃出了豫州,便率军返回了定陶。在这里,他又收编了当地的豪族李乾和李典叔侄。
袁术走后,豫州便出现了权力真空,这让袁术的盟友陶谦看到了机会。首先,袁术走后,沛相袁忠心里不安。他既担心曹操前来讨伐,又担心袁绍会记恨他,收留了袁术,惶恐之下,直接弃官而逃,前往扬州的会稽郡投靠了王朗。陶谦得知后,不顾与袁术的同盟之情,立即任命陈珪为沛相,霸占了沛国。同时,汝南太守徐璆与陶谦的关系要好,也投靠了陶谦。至此,陶谦实力大增,便有了占据兖州和豫州的野心。
公元193年六月,下邳国有个叫阙宣的人,聚集了数千人,就敢自称天子。虽然有些荒唐,可陶谦却看到了机会,他立即与阙宣结盟,共同发兵前去攻打兖州。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去攻打泰山郡,一路去攻打任城,两路大军准备在东平国会师,然后再攻打兖州的腹地,彻底抢占曹操的地盘。泰山郡的太守应劭,原本是陶谦的盟友,可曹操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后便投靠了曹操,这让陶谦非常不满。因此,此次出兵,他决定连应劭一起打。他们迅速地攻下了泰山郡的华县和费县,接着便准备前往东平国,继续向兖州的腹地进攻。
曹操此时刚刚结束了与袁术的战斗,元气尚未恢复,驻守在定陶休整,陶谦便大举进犯而来,让他忧心忡忡。陶谦此时实力强盛,如果出战,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可是不出战,兖州有可能保不住,所以他决定不走寻常路,再来一次围魏救赵。大军出发前,他告诉自己的夫人,如果此战自己不能回来,她们就去投靠陈留太守张邈。之后,他便兵分两路出击,一路由曹仁率领骑兵前往泰山郡阻击陶谦,一路则由他亲自率领,从济阴郡南下,顺着泗水直接去攻打彭城。大军到达亢父城时,他派于禁率军出击,迅速地攻陷了城池,之后又顺利地拿下了寿张,兵锋直指彭城。此时,曹仁也击败了陶谦的部将吕由,率军前来彭城与曹操会师。曹操的这个打法是陶谦万万没想到的,他立即放弃攻打兖州,亲自率领主力回援。但是他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并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回到彭城后,他并没有利用坚固的城墙防守,而是将大军开到泗水之滨,与曹军展开了激战。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曹操虽然兵少,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没多久,陶谦的大军就抵挡不住,开始溃败了。然而,彭城的城门狭窄,败军太多,一时挤不进去,只好渡过泗水向东逃窜。可是曹军紧追不放,导致渡河的时候,陶谦的上万士兵被淹死在泗水之中。过河之后,他们逃进了东边的傅阳城(即今天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南),结果傅阳城依然防守不住,陶谦只好率众退回了郯城,并且向公孙瓒发出了求救。公孙瓒立即派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国相刘备前来支援。
曹操率军攻打了几天后,发现郯城城防坚固,短时间内无法攻下。此时,他的军粮已经不多了。听闻田楷和刘备又赶来支援,他觉得继续攻打下去,胜算不大,便准备率军回撤。然而,在撤军的途中,曹操竟然下发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屠城。他们陆续攻陷了取虑、雎陵、夏丘等五座城池,每攻下一座城池,他就下令将城池夷为平地,城里的男女老少全被屠杀,结果此战中,几十万的徐州百姓死于非命,尸体堵住了河流,泗水为之断流。就这样,曹操一边撤军,一边屠杀,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血流成河,徐州的大地上哀嚎遍野。
曹操走后,田楷返回了青州,刘备则留下来,继续帮助陶谦抵抗曹操,这让陶谦非常感动。他立即上书朝廷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屯住于小沛(即今天江苏省沛县)。自此,刘备也正式地成为了一方诸侯。
曹操和陶谦奋力厮杀的时候,袁术则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趁陶谦战败之机,反过来争夺陶谦的地盘,对昔日的盟友下手了。他自封为徐州伯,任命孙策的舅舅吴景为广陵太守,去攻打徐州的淮南地区,任命舒仲膺为沛相,去攻打豫州的沛国。接着,他又逼走了汝南太守徐璆,任命孙坚的同族子弟孙香为汝南太守。就这样,他再次崛起,控制了扬州、徐州、豫州的部分地区。
此时,曹操的父亲曹嵩正在琅琊国避难,琅琊国是陶谦的地盘,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和小儿子曹德一起前往兖州,他积攒的财物众多,随行的辎重竟然有一百多车。然而,当他们走到泰山郡的时候被害身亡。关于他的死因有两种说法,按《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曹操让泰山郡的太守应劭前往迎接,可还没等应劭赶到,曹嵩和曹德就被陶谦派去的人给杀害了。而《吴书》和《资治通鉴》则记载,陶谦派部将张闿护送曹嵩,但张闿贪图曹嵩的财物,将其杀害。曹操得知父亲被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
公元194年,他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准备再次发兵攻打陶谦,他留下荀彧和程昱,驻守鄄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前往泰山郡,他将大军驻扎在奉高(即今天泰安市东)。应劭得知后,担心曹操怪罪他没有接到曹嵩,导致曹嵩被杀,于是便弃官而逃,投靠了袁绍。曹操派曹仁去攻打被陶谦占领的费县和华县,之后攻陷了琅琊国。然后曹操率领主力从奉高南下,直抵郯城,所过之处,依然是烧杀掳掠,大肆屠杀。徐州的百姓则纷纷逃亡。在琅琊阳都(即今天山东省沂南县东南部砖埠镇孙家黄疃村)的诸葛玄也带着家人以及两个侄子,二十一岁的诸葛瑾以及年仅十四岁的诸葛亮慌忙地逃出徐州,去往了扬州的豫章郡。
曹操到达郯城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不急于攻打郯城,而是将郯城周围的城池全部夷为平地,使郯城成为一座孤城。陶谦不得已,只能出城与曹操交战,刘备也从小沛出发赶来支援陶谦。双方在郯城以东展开了激战,但依然不敌曹操,只能再次退入郯城,固守。
正当陶谦和刘备无计可施、生死存亡的时刻,突然从兖州传来了一个消息:当初为曹操收取兖州的陈宫,以及曹操的好友张邈竟然背叛了曹操,共同迎接吕布为兖州牧。兖州各郡县纷纷投靠了吕布,只剩下了鄄城以及范县和东阿暂时被荀彧和程昱控制着。曹操得知后大吃一惊,如果他不赶紧回去救援,可能再也回不去,兖州彻底变得无家可归了。那么张邈和陈宫为何要背叛曹操?吕布又是如何来到兖州,还被推举为兖州牧的呢?我们下期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