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杀后,王允便开始掌管朝政,那么他是如何处理董卓部下的?梁州兵又是如何攻陷长安的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王允举棋不定以及汉献帝刚出虎穴又进狼窝的故事。
董卓被杀后,王允居功自傲,一改往日谦虚谨慎的作风,变得骄傲自负。有一次,大臣们在王允家中喝酒,说到董卓被杀之事时,蔡邕叹息了一声。然而,这一声叹息让王允大怒,他立即将蔡邕关入大牢。大臣们极为震惊,纷纷为蔡邕求情,但都被王允驳回。此时,蔡邕正在续写汉史,他请求王允,可以在他脸上刺字或者砍断他的双脚,只求留他一条性命,让他把汉史写完,但王允依然不答应。太尉马日磾亲自前往王允的府邸,告诉王允,蔡邕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应该给他个机会,让他把汉史写完。没想到,王允却说:“汉武帝当年没杀司马迁,结果让他写成了《史记》那种谤书,现在国势衰败,难道让蔡邕也像司马迁那样毁谤和污蔑天子吗?”此话一出,马日磾彻底无言了。在王允口中,连《史记》都成了谤书,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马日磾走出王允的府邸,对等候他的众人说道:“王允这种作为,恐怕他也维持不了多久了。”说完便摇头叹息着离开。
不久后,蔡邕惨死于狱中,终年六十一岁。这一年,他的女儿蔡文姬年仅十五岁。蔡邕死后,满朝文武大臣和士大夫们无不感到伤心和失望。
接下来,王允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置董卓的旧部。董卓虽然死了,可他的凉州兵还在,而且凉州兵是董卓的嫡系,不仅战斗力极强,还对董卓极为忠心。所以,凉州兵处理不好,很容易再次引发动乱。
吕布提议,应该将董卓的旧部全部诛杀,以绝后患,可王允不同意。他说,罪行都是董卓犯下的,与他的部下们无关。于是,他与士孙瑞等人商议后,决定以皇帝的名义赦免董卓旧部。然而,诏书刚准备发出,王允就后悔了。他觉得董卓的部下是受董卓裹挟才犯的罪,因此他们是无罪的,既然无罪又何谈赦免?如果给他们强加一个罪名,然后再赦免,只会引起他们的恐慌,适得其反,所以不能赦免。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虽然他们是无罪的,但是火烧洛阳、残害百姓都是事实。如果赦免了他们,袁绍等关东军肯定也会不满。所以既不能剿灭,也不能赦免,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行解散。这样既不得罪凉州兵,也不得罪关东兵,岂不是两全其美?
可是有大臣提出质疑,他们除非迫于压力,要不然怎么可能自行解散呢?可是如果让朝廷派兵威胁,朝廷所能控制的兵力基本都是董卓旧部,所以只能让关东兵前去。可凉州兵与关东兵水火不容,到时候只会逼着他们反叛。所以,让他们自行解散并不现实。
这时又有大臣提议,可以让皇甫嵩去担任他们的统帅,这样他们既不用解散,也不会反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王允听后也觉得可行。一方面,皇甫嵩忠于朝廷,不用担心他会拥兵自重;另一方面,皇甫嵩统兵有方,只有他能镇得住凉州兵,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如果这样的话,凉州兵的问题解决了,可是皇甫嵩率军驻守在险要之地,关东兵就会感到压力,怀疑朝廷要对付他们,这样就得罪了关东兵,所以也不行。
于是,左也不行,右也不行,董卓旧部的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
可是,王允不着急,凉州人却心里没底。不多时,民间谣言四起,说王允正在预谋杀光所有的凉州人。这下,凉州人人人自危,身处关中的凉州将领们开始拥兵自守,并秘密联络,准备对抗朝廷。
这时,王允终于拖不下去了,让吕布派人先去解散驻守在陕县的凉州兵。于是,吕布派出李肃,拿着皇帝的诏书去缉拿牛辅,并解散他的队伍。牛辅是董卓的女婿,此时正率兵驻守在陕县,他手下的将领李傕和郭汜等人则率兵前往中牟县攻打朱儁去了。他们和吕布都曾经是董卓的部下,可吕布的部下大多是并州人,所以吕布杀害董卓后,凉州兵和并州兵便水火不容,结下了深仇大恨。
听说李肃前来解散他们,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他们不但不奉诏,还发兵攻打李肃。李肃不敌,连忙退走。至此,牛辅便与朝廷彻底决裂了。
可是,牛辅虽然打退了李肃,但害怕朝廷发兵讨伐,心里没底。惶恐不安之下,他经常惩处士兵,导致士兵们也开始惶恐,陆续有人逃跑。一天夜里,准备逃跑的士兵被执勤的士兵发现,于是双方大打出手。睡梦中的其他士兵被吵醒后也加入混战,于是营中大乱,分不清敌我,开始自相残杀。牛辅见控制不住,只能带着所有的财宝,率领着五六名亲信北渡黄河而去。
李傕和郭汜听闻后大惊,连忙赶来支援。可等他们到达后,却得知牛辅的亲信见财起意,为了抢夺珍宝,竟然杀害了牛辅,还将首级送往长安邀功。
群龙无首的李傕和郭汜等人惶恐不安,走投无路之下,只能给皇帝上书,决定举兵投降,请求朝廷的赦免。王允得知后非常高兴,既然牛辅已死,那么剩下的便是些乌合之众,不足为虑了。于是,他给李傕等人回复说,朝廷已经赦免过你们一次了,大汉王朝没有一年赦免两次的先例,所以不予赦免,你们还是自行解散吧。
李傕等人心如死灰,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就地解散了。
可就在这时,贾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贾诩是凉州姑臧人(即今天甘肃武威人),年少时,就有人认为他有张良、陈平之才。董卓进京后,任命他为讨虏校尉,之后便跟随牛辅进驻陕县。现在牛辅死了,他的命运也就和凉州兵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他告诉李傕,王允想把凉州人赶尽杀绝,如果我们就地解散,之后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我们抓回去。既然左右都是死,那还不如率领大军去攻打长安。如果侥幸成功了,可以征服天下;如果失败了,那我们就抢掠三辅之地的财物,还可以率军返回陇西。众将听后深表赞同。
于是,李傕便开始联络各地的凉州将领,然后率军前往长安。
王允得知后并不慌张,找来了凉州人胡文才和杨整修,让他们前去劝降凉州兵。可是他们见到李傕后,不但不劝降,反而鼓动他们继续前往长安。
王允见劝降不成,就召来了徐荣和胡轸,让他们率军前去平叛。这两个人我们并不陌生,也都是董卓的旧部。一个是曾经击败过曹操和孙坚的徐荣,一个是在吕布的掺和下败给孙坚的胡轸。他们率军前往新丰(即今天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在这里迎击凉州兵。结果,徐荣战死,胡轸率众投降。
之后,李傕一边进攻,一边沿途收集凉州兵,等大军到达长安城时,已经有了十多万人。同时,关中的樊稠和李蒙等董卓旧部也赶来汇合,共同向长安城发起猛攻。
可是长安城太过坚固,他们整整围攻了八天都无法攻下。
正当李傕等人进退两难的时候,吕布军中的蜀兵竟然反叛了,他们打开城门,把凉州兵放了进去。
十多万凉州兵进城后,便开始大肆屠杀,一时间,哀嚎遍野,生灵涂炭。无论平民还是官员,见人就杀。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人全部被杀。
吕布见状,知道大势已去,率领着数百骑兵开始突围。当他们走到青琐门的时候,遇到了王允。吕布让王允跟他一起走,可王允却说:“皇上还年幼,只能依靠我,我怎么能一走了之呢?希望你出城后能鼓励关东豪杰一起前来勤王。”说完,他便扶着汉献帝,向宣平门走去。吕布则率众逃出了长安城。
当王允带着汉献帝来到宣平门的时候,李傕等人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王允怒问李傕等人:“你们身为臣子,却纵兵胡为,到底想干什么?”
李傕则对汉献帝说:“陛下请不必惊慌,我们只想请问王司徒,董太师忠于陛下,为何无故被杀?我们此次前来只想为董太师报仇,等事情结束后,我们就去廷尉处受罚。现在请王司徒给我们个说法。”
王允无奈,只好下楼与李傕等人对峙。然而,他刚走下来,就被凉州兵给劫持了。
随后,他们便控制了整个长安城。
紧接着,李傕以天子的名义征召宋翼和王宏进京。宋翼是左冯翊太守,王宏是右扶风太守,他们两人都是王允提拔的。因此,要想斩杀王允,就必须先处理掉这两个人。
王宏收到诏书后,派人对宋翼说:“只要有我们两个人在,李傕就不敢为难王允。但只要我们进了长安城,必定有去无回,所以不能去。”
宋翼却回复说:“有皇帝的诏书在,君命不可违呀。”
王宏提议说:“我们应该联合关东军举兵清君侧,只要关东军响应,我们就可以转败为胜。”
但宋翼执意不听,王宏独木难支,只能一起前往长安城。结果,他们一进城就被关入大牢。
随后,宋翼、王宏、王允及其家人十余人以及司隶校尉黄琬等人全部被杀。
从此,朝政便掌握在了李傕和郭汜等人的手里,汉献帝才逃出董卓的虎穴,就再次进入了李傕和郭汜的狼窝。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