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石公等人无不面露敬意,脸上的表情更是钦佩不已。在四大掌门中,南极竖子对隐教的理解更多,因而也频频点头,显然认为泰平的说法果然点破了隐教不隐的本质。
“既然泰平大王有此领悟天赋,可知道我们为何在此等你?而不是选择到逐鹿王都去呢?”初离问道。
“人在安逸的生活状态下,很难判断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然而,在面对生死存亡与天下苍生未来的大事件时,真正的觉悟者可以飞跃与重生,使思想境界再上一层楼。”
“太对了。”蓝石公说道。
“既然泰平明白我等良苦用心,一定知道我们有所求吧。”初离说道。
“假如我没有猜错,几位老前辈是为了隐教的未来,或者说是让我为隐教指明方向。”泰平说道。
“没错。我们已经是老朽了,悟道多年,仍旧兜兜转转,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与觉醒。大王则不然。你身为变天者,担负天下兴亡的责任,经历了无数艰难险境,更能够站在新的高度,看明白宗教的前途与未来。所以,我们希望泰平可以畅所欲言,在隐教教义改变的关键时刻,给予一个承诺或启示。”周默平静地说道。
听了周默的话,泰平的表情不由得严肃起来。“泰平自诩拯救亚夏族,却不得不依赖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说起来,隐教教义看似浅湿,实则有智慧在里面,泰平恐怕难当重任。”
“泰平不必过谦,你就放心大胆地说吧。”蓝石公拍拍泰平的肩头,以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泰平环顾众人,看着大家都在热烈地期盼。子琴眼中含着深情,微笑地鼓励着泰平。
“好吧。既然大家想让我说,泰平就说点浅薄的想法,仅供老前辈们一听罢了。”泰平说完,将茶杯端起来,一饮而尽。
“泰平认为隐教以老罕为尊没有错,但要重新确定隐教的定位。隐是一种隐藏,想若有若无地影响世人,讲究名可名,不可名,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错觉。更关键的是,隐教讲天地、法道与玄妙,这些脱离人间烟火,未必是一件好事。依我之见,隐教也到了大破大立的时候,应该抛弃完全避世修身的传统观念,转而形成更加系统的理念,入世讲法,出世修行。同时,隐教该向梵教学习,加快教派与世俗文化的融合,通过丰富隐教的传承史,创造一系列气功与武功心法,让信徒更加容易接受。至于墨国,泰平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隐教在亚夏大陆的发展,帮助隐教广建教院与道观。”
听了泰平的话,几位老隐士沉默片刻,仿佛入定一般。子琴走到泰平的身边,握着他的手。不一会儿,周默率先开了口。
“泰平果然是天降之神啊!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浅湿有理,不仅丰富了隐教的深层次教义,又让隐教有了发展之方向。”
“是啊!看来隐教当真有了兴盛的希望,可以与梵教一较高下了。”蓝石公说道。
泰平不解地问道:“蓝老前辈,隐教发展与梵教有何关系?”
蓝石公叹了一口气:“泰平大王,由于周薇、魏武大力支持,梵教在亚夏大陆的信徒越来越多,加上其宣扬轮回与来生,更让经历多年艰苦生活的老百姓看作希望。据我所知,大王对梵教也颇为支持,扶垚明堂还派人去凌云寺,希望梵教帮助稳定民心。如今,隐教的归隐者越来越少,许多人都转而研究梵教教义去了。”
“原来如此。”泰平点点头,“几位大隐不必忧心,隐教毕竟源起于亚夏大陆,对亚夏文明最为熟悉,又深得文人墨客的推崇,完全不必自我苛求,总想着与梵教争短长。”
“泰平大王说得极是,反倒是我们狭隘了。”周默等人说道。
眼见众人交谈气氛热烈,子琴主动走到茅草屋旁边,为小泥炉子添柴,又烧上一壶热水。泰平听众人各自说着对隐教的理解,想着未来三教并行于大陆的可能。
在泰平的心目中,隐教与梵教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而亚夏族若想传承文史与脉络,必须扶持脱胎于七子之教的学教。泰平还想过,一旦亚夏大陆统一,他会推动三大教各建圣地。见泰平暗自思索,周默靠过来轻声询问。
听了泰平的想法,周默不由得点头称赞。“泰平大王所言,周默是极为赞成的。三教并立,可以形成鼎足之势,更符合融合之道,不至于像过去七子之教一样孤立自缚。你打算如何引导三教选择圣地呢?分裂的七子之教又该如何延续下去呢?”
“泰平觉得,梵教的圣地可以选在安兰,但是亚夏总坛必须在中土腹地的位置,而凌云寺正是不错的地点,故而扶垚与凌云寺主持联系,我是默许与支持的。至于我想引导建立的圣教或学教,可以选择在太乙山中建圣城;隐教的开创者老隐虽然出生于老天峰,我倒是觉得老君山享五湖之地,可以被立为隐教的圣地。”
“好,好。”周默点点头。
“假如庄乙与归墟教被灭,我想使卜算子并入预言堂,白子与黑子加入箴言堂,炬子加入异人堂,圣子加入梵教,逍遥子并入隐教。如此一来,天下三教与诸堂并立之势可稳定下来了。”
“但愿泰平大王的想法能够顺利实施。”
泰平一行在爪泉逗留了整整一日。夕阳西下的时候,泰平等人辞别几位老隐士,约定一起登上亚龙峰。随后,泰平等人骑马出了亚龙峰山坳,回到了龙眼镇的肖府。
这时,得到消息的芮坤迎出府门,身边跟着一男一女。女子长得如同天界降临的仙子,容貌清丽脱俗,令泰平十分诧异。
“泰平大王,这位姑娘是庄蝶,乃是太虚公庄柏的妹妹。她身边的男人叫修竹,是异人堂的一位异人,修道之术不俗。”芮坤介绍道。
“庄蝶姑娘怎么知道我在此地呢?”泰平问道。
“鹰族的探子早将泰平大王的行踪告英飒女王,而我与家兄正巧在鹰族精锐的营中,故而知道泰平大王到了亚龙峰下。”
“庄柏先生安然无恙?”
“正是。”庄蝶简单地介绍了庄柏与自己的行踪,并提及他们驻扎在亚龙峰东坡,也将参加武尊圣火令的比武大会。
“庄蝶姑娘专程来向我报信吗?”
“不。因为庄蝶有了一点仙道之术,故而预见到一场可怕的海啸会席卷东方沿海地带,使许多百姓丧命。所以,我打算先到廊中地区东方,看看能不能够寻找机缘,减少海啸的破坏力。”
“之后呢?”
“我打算与修竹一起去莽荡山天桥峰,看一看峰顶的天生桥。”
“据我所知,天生桥很美,被世人叫做虹桥。”
“正是。我见大王还有一件事,就是希望大王击败庄乙之后,可以派人探寻廊中地区的古迹,为亚夏族梳理真正的神脉谱系。”
“庄蝶姑娘放心,这是泰平必须做的事。姑娘翻跃亚龙峰,可知庄乙是否在亚龙峰中?”
“嗯。庄乙早早在亚龙峰布置,已经确定三日之后举办比武大会。”
三日之后。泰平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