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不动声色,看着飞掠而来的两位大隐士。左边的隐士面容瘦削,目光如炬,鼻子高挺,花白的胡子根根如银丝。右边的隐士身材更加高大,脸庞更加红润,没有一点斑纹。奶奶冼蓉曾经说过,避世修行之人都是有心者,一定会被上苍眷顾,而道行更高的老者甚至可能返老还童。
眼见两位隐士攻击,泰平心中无风无浪。他的神丝轻飘入空,即使不闭上眼睛去感知周遭,泰平亦能与天地交流,把握到对方的心思。显然,两位老者并非想要泰平的命,只是想探探他的虚实,验证一下变天者是否言过其实。
正因如此,泰平向前轻轻踏出一步,只是以右臂虚划半圆,单掌以外人无法看清的速度,迎击了两位隐者的蓄势一掌。掌心相触的瞬间,泰平感受到两人不俗的内力修为。
左边隐士真气纯正,隐隐之间,掌力中蕴藏着山野清风,给人一种露营野外的逍遥感。右边的隐士内力则更为充沛,功法之术暗合战略与战策,使泰平眼前出现千万骑纵横疆场的画面。面对泰平举重若轻的一掌回击,两位隐者的脸上都露出异乎寻常的笑容。
没有轰隆隆的激荡之声,更没有山崩地裂的响动。两位大隐向后倒飞,轻轻地落回了竹椅,仿佛刚才他们根本没有离开座位一样。
“哈哈哈,韦刿见过天下武林高人无数,当真没有遇上一位可以与泰平大王相提并论的呢!”右边的隐者仰天笑道。
“是啊!初离听说泰平大王的贤德无与伦比,武功更是独步天下,心中一直有点不相信。今日一掌蜻蜓点水,在下算是心服口服了。”
“泰平能够与两位大隐过招,心中更是欣喜啊!”泰平一边说,一边与南极竖子等人走过去,与几位大隐汇合。
说起来,泰平对韦刿的印象更深,其原因就在于韦智。韦智受到父亲韦刿的悉心调教,对兵书战策了如指掌,剑术也非常了得,被稽国人视为堪比李宗等人的大战之王。后来,韦智成为稽国大督,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令金亭王国一直不敢轻易南下。
可惜,在缇氏王族的渗透下,稽国国君对韦智产生不信任,将韦智练出的精锐分散至各地,驻守在伐竹镇、桂花镇、卧松镇与蠡阳镇,大大地分散韦智的兵权。结果,金亭王缇棣派甘捷率军南下,一举攻陷了会、稽等四国,彻底将火龙川南的疆土纳入版图。
眼见国家被灭,韦智假意归顺,暗中联络旧部,指示他们等待时机,配合自己将金亭驻军赶走。韦智知道天下必将一统,而泰平是真正的帝王,便通过与扶垚联系,成为墨国七彩军团的一员大将,接替宋煜担任黄沙左军主将。离开黄岭盆地的时候,韦智曾对泰平说过,父亲韦刿从北方游历归来,可能已经去了廊中地区。没想到,韦刿居然与周默等人聚在亚龙峰峰下,一起喝茶观天闲聊。
至于初离,泰平则是通过申由的讲述,了解到这位大隐不同凡响。据申由说,周丕成为昭阳执政的时候,初离之父初审看出他前途无量,便将初离调回昭阳,到昭阳执政府担任掌印官。初离求索求学多年,对于治国理政有一番想法,更常常思索人生与天宇万物。在初离的帮助下,周丕坐上血王座。周丕原本有意重用初离,让他成为辅政大臣之一,帮助自己治理帝国疆土,可是却被初离拒绝。
原来,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初离,突然有了看透人生的感悟,决心回到云上镇老家归隐。有一天晚上,初离做了一个梦,感受到天意指引,于是孤身一人跑到苍岭,找到梦境中的山峰:问天峰。初离在问天峰结庐而居,每日啸问山林,与飞鸟走兽为伴,对人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达到了真人境界。
依照学城学士划定,世间名士共有七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有独门绝技者,能够在某个领域闻名天下,可以划定到异人范畴;第二重境界是触类旁通,能够融合诸多领域之见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智人范畴;第三重境界是破域而出,以学识推及世间,寻求某一个令自己感动的境界,达到返璞归真,这便是真人范畴;第四重境界则是开宗立派,以自己所感所悟,立言立行,引导世人尽享其思想精华,这可以到了大宗师境界;第五重境界是融合门派,打破一切束缚与枷锁,使人能够看破太多虚无,真正领会存在于天地的快乐,这便达到了圣人境界;第六重境界与圣人无异,只是更专注于融会天地,在山水之间参悟生死,懂得悠游于宇宙的玄妙之感,这便是到达了仙人之境;最后一重境界谈不上更进一步,甚至可以说并未超脱仙境,而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人或许可以成为主宰自己的神,亦可成为改变世间的神,这就是后世所流传的远古之神人。
“你们不必互相吹捧了,还是坐下喝点儿茶吧。”乔松一边说,一边乐呵呵地为泰平等人倒上茶。
乔松额头开阔,眉骨极高,眉毛雪白,耳朵很大,几乎垂到了肩头。他的眼睛很有神,鼻子头有些红润,脸上虽然堆着皱纹,却使他更显得睿智而富有光彩。乔松穿着粗布灰衣,几乎垂至地面,脚上穿着一双洒鞋,腰间插着一柄拂尘,与泰平初见时一模一样。
多年之前,泰平在龙鳞镇的酒馆遇到骑着大牛的乔松,与他简单地有了交流。彼时,泰平刚从敕胡草原归来,未能替墨白完成使命,达成墨白与周薇婚嫁的目的。
无论是多么精妙的计策,都算不到人心向背,故而若成就王者霸业,只有以人为根本。大良要记住,权力是有边界的,不可触碰的底线是人心。
面对良苦用心的泰平,乔松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令泰平受益匪浅。
“乔老是否记得:当年你与我在酒馆中相遇,点拨我如何宁定心神,在治国理政上用于公心,深切地明了权力不该触碰人心底线?”
“当然。嗯,那一日,小老儿只是与泰平面谈片刻,喝了一杯清酒,却深深地意识到:此人未来必成大器。事实证明,泰平没有让小老儿失望,真的成为亚夏族人的希望,除掉了邪恶的混沌之气,还将挑战更具魔性的庄乙。此番我与各位老友等在这里,就是要为泰平鼓劲儿,助你一战功成,如同黄辕大帝一样,创造一个伟大的时代。”乔松说着,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激动。
泰平没有作答,扭头看看周默与蓝石公。两位大隐与泰平相遇更早,乃是在他与墨白前往西北苍陵的路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加以点拨。
“乔老所言正是我们几位共同的想法。”周默与蓝石公点点头,脸上露出真诚期待的表情。
“泰平没有想到,作为世间的大隐,几位老前辈会不远万里,从各地齐聚亚龙峰下,只为给泰平打气。尽管我知道亚龙峰一战凶险无比,可是泰平绝对不会退缩,一定为亚夏族人除恶无尽,彻底将归墟教连根拔起。”
“泰平有此决心,我们就放心了。”几位老隐士异口同声道。
这时,南极竖子拉住乔松,半开玩笑地说道:“乔老,隐者重于归隐山林的乐趣,为何要介入这场天下瞩目的一战呢?”
“有为即无为,不动亦已行。云光入潮海,怎分暗与明?我曾经对泰平说过这句话,不知大王如今是否理解?”
泰平点了点头。
“虽然泰平对隐教教义了解不多,却明白归隐并非与世隔绝,而是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世间安泰,悟道之人自然可以远离尘嚣,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日子。可是,一旦大邪大恶之势显现,世人往往会被蒙蔽,恰如归墟教与易教一样,可能大多数人选择随波逐流。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民族将陷入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中。那么,真正懂得大道的隐者,反倒应该肩负起重担,完成改天换地的使命,去引领世人同邪恶作战,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泰平大王说得太好了。”听了泰平的话,乔松兴奋抚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