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日莫智韬和卓大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在宽阔的马路上赶路。众人抬头一看,远远的已经能望见长安了,大黎道:“赶了几日的路,终于进城了,真好啊。”智韬道:“是啊。”大黎道:“等进城了一定好好地休息一下,再美美地吃一顿。这长安是我大虞的地界,到了长安我做东,请莫掌柜到长安最好的酒楼大吃一顿,想吃什么莫掌柜随便点,怎么样?”
智韬道:“哎呀,卓掌柜可真清闲啊,到了长安先要享受,你看看我,拉了这么多货,怎敢耽误啊,我是一刻也不能停要先把货安顿好才行啊。”大黎道:“不给我面子是不是。”智韬道:“我哪敢啊,卓掌柜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要不这样,稍等我几日,等我把货都分发给各商铺之后再去赴宴,一定不扫卓掌柜的兴。”大黎道:“嗯,也好,还是买卖重要,买卖上的事没安顿好吃也没心情吃啊,好,那我就等你几日,正好这几日我也到城中四处逛逛,我好多年没来长安了。”
智韬道:“是啊,卓掌柜还可以顺便去看看那个买券局,就在东市。”大黎道:“嗯,买券局我是肯定要去看的。”智韬道:“好,卓掌柜啊,要不这样,过几日卓掌柜做东,那这酒楼能不能由我来定啊?”大黎道:“呦,莫掌柜想去哪家酒楼啊,随便你,我都行,哈哈哈。”智韬道:“我知道这长安城中有一个绝妙的去处,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去见识见识,而且那个地方还要预约呢,就算想去今日都去不了。”
大黎道:“还有这样的去处,那我真要去见识见识了。”智韬道:“好,那我们就先等几日,我今日就去预约,等我们各自都忙完了正好就可以去了,到时候我带你去。”大黎道:“好。”说话间两人已到了城门口,于是一起进了城。
进城之后皆各自忙于生意,无暇他顾。莫智韬的货物急于上市,每日都在长安城中张罗自己的买卖,不在话下。卓大黎到长安后直奔买券局,在买券局中,大黎看到络绎不绝的客商进进出出,有人买有人卖,好不热闹,大黎又向买券局的管家详细咨询了这局内售卖的票券种类,管家耐心地做了详细介绍,大黎听后注意到竟然也售卖玉容丝绸行契约,内心十分震惊,觉得这长安距离江宁如此遥远都有的卖,实在太不可思议。待了解完毕之后大黎就离开了买券局,然后又在长安市井之中找机会与各色人等闲聊,通过长安百姓详细了解了买券局的情况,不在话下。
这日,稍有闲暇,莫智韬专门腾出半日时间亲自写了名帖到武王府求见皇次子贺冷山。冷山在府内看了看名帖,心想:“这是何意呢?怎么突然这么个人想要见我?若论官职见一见也是可以的,而且是个匈奴人,本着两国友好的态度可以接见,可他此次是以个人名义前来拜会的,并非匈奴使者,也没有去礼部报到,这就有意思了。对了,算算日子卓大黎应该刚从匈奴返回,这个时候一个匈奴的将军要来见我是不是跟卓大黎有关呢,是不是他们的买卖又出什么问题了,上次跟卓大黎说了那些话之后估计现在卓大黎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不敢再来见我了,这对我来说就很难去猜了,此人来见我到底何意呢。但是此时卓大黎没来,说明他那里应该没什么要紧事,这个莫智韬来了,一定是涉及到他买卖上的事,反过来想,若是莫智韬不来,我是断然不会去找他的,那他来找我一定是基于他自身的利益考虑的,现在情况不明,而且见他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了,还是不见的好啊,虽说做人不能太势利但此事还是小心为妙啊。”
想到这里,冷山把管家叫了过来,道:“你去告诉门口的莫智韬,就说近日父皇命我在家读书,无暇见客,若他有事可先到礼部交涉,若礼部知会本王,本王自会相见。”管家道:“是。”
当晚,真颜接到密报,于是急忙找来了铭甲,两人在刑部后堂商量,真颜道:“密报说今日莫智韬去拜见武王,但吃了闭门羹。”铭甲道:“这说明上次我们的研判是对的,匈奴人想要结交武王,但目前还没有结交。”真颜道:“是啊,可这也难保以后武王会不会跟匈奴人走到一起。”铭甲道:“那这能算是这个案子的结论吗?”
真颜道:“嗨,虽说是查案,但这种案子怎么可能写成卷宗归档到刑部呢?依我看啊,我们这就向陛下复命吧,陛下知道这些情况之后自有分寸的。”铭甲道:“是啊,冯大人言之有理啊。”真颜道:“那我们明日上午一起进宫复命吧。”铭甲道:“好,那要不要带上郑无量?”真颜道:“他其实伤的不轻,没有个把月恢复不好,还是不带他了吧。”铭甲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