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黄巾起义(皇甫嵩平叛
书名: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678字 发布时间:2025-01-16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外戚和宦官争斗不休,兵役和徭役繁重,又逢天下大旱,走投无路的贫苦百姓便在张角的号召下揭竿而起,他们头戴黄巾,因此被称为黄巾军。那么张角是如何起兵的,朝廷又是如何平息叛乱的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巾起义及皇甫嵩平叛。张角是巨鹿人,即今天河北宁晋县人,他受《太平经》的影响,同时吸收了早期的黄老学说,创立了太平道,他用念过咒语的符水为人治病,病人痊愈后便视他为神明。之后,他广授门徒,派门徒四处游走去传扬太平道。十余年间,信徒便扩充到了数十万人,遍布各州郡。随后,他将信徒设立为三十六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设一名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他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准备起兵叛乱。


公元一百八十四年,张角让各地信众在洛阳城以及各州郡官府的墙壁上,用白土标记上甲子二字作为起事后攻打的目标,正式起兵的时间定在了三月五日,三十六方的总渠帅名叫马元义,张角让他把荆州和扬州的数万信徒全部收拢到邺城,即今天的河北临漳县,准备从这里开始起兵。随后,他又派人前往洛阳联络了中常侍封胥和徐奉作为他们的内应,至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就在这时,太平道的内部却出现了叛徒,张角的弟子唐周上书告发了他们的阴谋,导致他们还没起兵,作为总渠帅的马元义以及一千多名信众就被逮捕了,马元义在洛阳城里被车裂而死。


之后,汉灵帝刘宏下诏立即抓捕张角等太平道的首领,可张角并不慌张,他不但没放弃起兵,还把起兵的时间提前到了二月份,他自任天公将军,弟弟张宝和张梁则分别被任命为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正式宣布起兵。同一天,各州郡都被黄巾军突袭,府衙被焚烧,地主豪强被劫掠,各州郡抵抗不住,官员纷纷逃亡,只用了十几天,就四处烽烟,天下大乱,汉灵帝刘宏大为震惊。三月三日,刘宏拜何进为大将军,率领羽林军驻扎在洛阳城外保卫京师,同时,洛阳外围的八大关隘也设置了都尉布防守卫。朝堂上,刘宏采纳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吕强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被宦官诬陷的官员,积极组织平叛,他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俊为右中郎将。


卢植是涿郡涿县人,即今天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曾担任过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他还是当世大儒,门下弟子有公孙瓒和刘备等人。皇甫嵩是安定朝那人,即今天宁夏固原人,是北地郡的太守,朱俊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即今天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人,他们兵分两路出击,卢植率军北行前往冀州去平定黄巾军,皇甫嵩与朱俊则率领四万人出兵颍川郡,颍川军的治所在阳翟,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朱俊的大军在前,皇甫嵩率军殿后,他们到达颍川后,黄巾军的将领波才率众出击,朱俊不敌连忙撤退,波才乘胜追击,朝着皇甫嵩的大军就冲了过来。皇甫嵩见敌军来势凶猛,只得暂时退守长社,即今天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率军将长社团团围住,准备一举歼灭。汉军长社是个小地方,城小人少,而黄巾军人多势众,一时间长社被围得水泄不通,将士们异常惶恐。可皇甫嵩观察完敌情后,却告诉众将兵有奇变,不在众寡,黄巾贼寇依草结营,最害怕烽火,只要我们夜里出击,趁机烧营,则对方必定阵脚大乱,我军迅速出击,则大功可成。


于是,到了夜晚,皇甫嵩命令将士们扎好火把,派遣精锐偷偷地前出外围纵火大呼,然后城上也点燃火把与之呼应,随即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出兵冲入了敌方的大营。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之下,只能四处逃窜。正在这时,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现在还只是个骑都尉的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俊合兵一处追击黄巾军的败军,最终黄巾军数万人被杀,大败而逃,刘宏收到战报后,大喜,封皇甫嵩为都乡侯。六月,皇甫嵩和朱俊在汝南郡再次大败波才,迅速地平定了颍川郡、汝南郡以及陈国。八月,他们又在苍亭击败了黄巾军,斩杀了七千余人,将领卜巳被擒。至此,洛阳以南的黄巾军主力基本被平定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卢植的北路军,卢植攻打的是张角的主力,包括张角的两个弟弟张宝和张梁,他率军来到冀州后,连战连胜,张角被迫撤退,一直撤到了广宗,即今天河北省威县东,卢植将广宗城团团围住,随后,他命人一边深挖壕沟,一边制作大量的攻城器械,准备在这里彻底消灭张角。正在这时,刘宏派了一个名叫左丰的宦官前来督军,有人建议,卢植要给左丰行贿,要不然必定会被穿小鞋的,但被耿直的卢植断然拒绝,果然没讨到好处的左丰非常气愤,回到洛阳后,就对汉灵帝说,广宗城很容易就能攻破,可卢植就是按兵不动,我想呀,他应该是等着老天爷用雷劈死张角吧。刘宏听后大怒,立即下诏,免除了卢植的官职,并用囚车将其押往洛阳。


随后,他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卢植率领的大军,董卓是陇西郡临洮人,即今天甘肃省岷县人,他的父亲曾做过颍川郡轮氏县的县尉,随着父亲的离职,他也返回了家乡,成年后,他在陇西郡担任官吏,因为平定羌人有功,一路升迁到并州刺史及河东太守。董卓上任后,立即改变战略,他放弃攻打广宗,率领主力北上前去攻打张宝驻守的曲阳,然而,他将曲阳围攻了两个月,就是拿不下来,刘宏没办法,只能将董卓也罢免了交给廷尉审理,让皇甫嵩移军北上。


十月,皇甫嵩率军到达了广宗城,他与张角的弟弟张梁数次展开激战,可依然久攻不下。有一天,皇甫嵩观察敌情的时候,发现黄巾军的将士们上了战场是非常勇猛的,可休息的时候却异常的松散。于是他立即命令大军休战,不得主动出击。果然,休战后的黄巾军变得松散散漫,鸡鸣时分,皇甫嵩下令全军出击,趁夜突袭敌营,黄巾军仓促应战,一败涂地,最终三万多人被斩杀,五万多人投河而亡,主将张梁战死,皇甫嵩命人砍下张梁的首级派人送往洛阳,随后,他让人四处搜寻张角的下落,然而,被告知张角在他到来后不久就病死了。至此,黄巾军的三公将军就只剩下曲阳的地公将军张宝了。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合兵攻下了曲阳,黄巾军死伤十余万人,地公将军张宝也被斩杀了。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张角三兄弟全部被除,黄巾之乱也随之落下了帷幕。皇甫嵩一战定乾坤,名震天下,被称为大汉最后一位战神,刘宏任命他为左车骑将军,并冀州牧,晋封为槐里侯,食邑八千户。皇甫嵩奏请刘宏希望能免除冀州百姓一年的田租用来赡养饥民,刘宏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冀州的百姓写歌传唱道:“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跟随皇甫嵩出征的还有豫州刺史王允,他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写给黄巾军的信,王允便怀疑张让私通黄巾军,于是他立即给刘宏上书揭发张让。然而张让可是十常侍之一,是汉灵帝最为宠幸的宦官,那么王允的揭发能够成功吗?作为宦官的十常侍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期接着讲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