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我自岿然不动,任他八面来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风从哪里来,云往哪里去,既然总是捉摸不透,又何必捕风捉影?”
潘勇站在后花园车道旁花池边,负手仰望天空明月,沉吟道,“风云总是有的,风雨也会有的,如果暴风雨要来,那就来得更猛烈些吧,暴风雨过后的空气将会更清新。夜深了,上车吧。”
刘义伟坐车回家休息。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潘勇没有再找刘义伟,也没有新的信息提供给刘义伟。
按照此前的计划,刘义伟办理了退休移交手续,同时签订了返聘劳动合同,从江州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和江州心理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在江州心理研究所继续担任顾问,自觉搬到偏僻安静的一间办公室。
新任心理研究所所长岳云,是刘义伟一步一步培养提拔起来的,对各方面的事情非常熟悉,半年前开始就已经逐步交接刘义伟的各项工作。
岳云对刘义伟是相当尊敬的,刘义伟相信岳云在新的阶段能带领研究所更好地发展。
刘义伟的另一重角色,潘勇的私人顾问,与江州心理研究所其实是无关的,只不过,刘义伟担任心理研究所所长时,可以更方便地借助心理研究所的资源,为潘勇提供更全面的顾问服务。
现在,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是在研究所办公室,刘义伟仍然可以方便地借助心理研究所的资源。
只不过,刘义伟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知道潘勇是否还继续需要他。
岳云没安排什么课题,潘勇也不来找。
既然签了返聘合同,继续领研究所的饷,又不得不经常呆在办公室思考人生。
坐在办公室,刘义伟突然想到,假如潘勇不找我,那我呆在这里干什么?
刘义伟本来就不想返聘继续工作,本来就想退休赋闲,如果潘勇不需要,那他呆在研究所办公室干什么?影响岳云自由发挥吗?阻碍年轻人发展吗?
岳云还是像从前一样频繁过来虚心请教,甚至早请示晚汇报,开会也请刘义伟参加并发言,闲暇时也不忘适当烦劳刘义伟。
但是,真的需要呆在办公室吗?岳云假如真的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不可以打电话或到家里来坐坐吗?
私人顾问,纯粹是潘勇私下里的口头请求,潘勇有什么问题,不可以到刘义伟家或到他家一边吃饭一边谈吗?
潘勇正是这么做的,他从没来过心理研究所办公室,他每次找刘义伟私下交流,都是请刘义伟到他的后花园。
潘勇刚到江州时,天天请刘义伟去,只不过,在刘义伟答应做他的私人顾问之后,他找刘义伟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了。
潘勇确实很忙,刘义伟当然理解。
正是因为潘勇对江州的情况越来越熟悉,所以他就不用经常找刘义伟了解情况。
另外,根据潘勇的片言只语,他并不止刘义伟这么一个私人顾问,所以他确实不必经常找刘义伟了解情况。
潘勇说过,不必刘义伟担心,他有空会找刘义伟。
所以刘义伟自个儿呆在这儿瞎操心没什么用。
问题是,刘义伟既答应了做潘勇的私人顾问,又返聘担任了研究所的顾问。
这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