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廓拿起浅色小海螺,轻声问:“阑疾殿下,请问您上次在庸国看到蜀商是什么时候?”
“我貌似有大半年的时间没见过蜀商出没了……元帅为何有此一问?”
坤廓表情变得认真起来,他问阑疾:
“殿下,难道您不觉得不正常吗?”
阑疾摇摇头,轻描淡写道:
“蜀道难行,豺兽密集,死在蜀道的商人以及知难而返的商队,每年都会有。”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坤廓问:“您说的商队,包括贵国到蜀国的庸商?”
阑疾道:
“当然。每年春天,都会有一批商贩从庸都南下,商队的目的地正是蜀都……但时至初冬,还没听到过那批商贩返回庸都的消息。”
坤廓说:“那就对了。情报对得上。”
“对得上?”阑疾问。
坤廓喝茶未语。
阑疾随即说出自己的猜测:“也许是气候恶劣,导致本年蜀道更难行,庸商滞留蜀国未回。”
下一秒,放下茶杯的坤廓说:
“尊贵的阑疾殿下,蜀国很强大,远比我们巴国强大;然而,这一切都是蜀国出现大瘟疫之前。”
坤廓的话一下子引起了阑疾的兴趣。
听完翻译的话后,阑疾道:“元帅,你刚才说什么?蜀国出现大瘟疫?”
坤廓道:
“嗯。它不是一般的瘟疫,它是覆盖整个蜀国的致命瘟疫。据闻,蜀国大瘟疫在本年的潮湿初春爆发、肃杀深秋平稳。目前,尚未知道蜀国是否已在初雪将来的现在完全平息大瘟疫,蜀国此轮瘟疫肆虐时间相当久。”
阑疾半信半疑道:“我在庸国没听过有关蜀国大瘟疫的情报。”
坤廓说:
“因为蜀人利用蜀道难行的客观条件严密封锁了瘟疫消息。但是,我们巴人还是有办法知道,而且在瘟疫爆发的第二个月就已经知道。这,也是殿下您在庸都看不到蜀商、以及贵国南下的庸商没有返回庸国的原因……请您相信我,此情报千真万确!蜀国单单在本年夏天就损失了一半的人口!”
“一个夏天损失一半人口?”阑疾以为自己听错。
坤廓道:
“对,就连我们巴人安插在蜀国的暗桩也在此轮大瘟疫中损失了十之七八。我们巴国与蜀国从来没有成为过友好国家,百年以来彼此安插间谍,哪怕巴蜀盐货贸易经年不断。个别幸存的探子在辗转回国后,向我们国王讲述了蜀国国都在今年夏天变成人间炼狱之恐怖景象。”
“所有景象我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那一个活着回来的、忠心耿耿的探子,是这样跟我们国王说的……”
“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瘟疫出现的春天到完全失控的夏天,蜀都病死的人数达10万人以上,人往往太阳升起时发病太阳下山时就死,人染病后死得很快,时间不到一天。昔日美丽繁华的蜀国国都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方圆几十里的林木被砍光,只为焚烧不断堆积的尸体,连野兽也不敢靠近瘟疫肆虐的蜀都……蜀国的官吏、医生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对患者救治,只能靠着将居民强制居家隔离,希望以此对抗瘟疫,并且设置了城内巡逻的队伍,同时,对于每十户设置相应的“户长”来对其邻里进行看守……最后,这样的封锁和围堵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似乎只是让蜀国人们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从自己的家中逃出去,甚至,很多情况下,当“户长”破门而入时,发现的是居民家中只剩下了死人的尸体。大量的家庭成员抛弃了自己患病的家人、自顾自地逃命,逃离空荡荡的、恶臭难闻的、危机四伏的蜀国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