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刘秀派人劝降了朱鲔后,进入了洛阳城,并将洛阳定为都城。那么刘玄和赤眉军在长安城的战况如何?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刘玄投降及刘秀与赤眉军决战。
公元25年9月,赤眉军进入了关中,刘秀也派邓禹率领两万精兵前往关中伺机而动。刘玄的将领们闻听赤眉军和邓禹都准备攻打长安,就建议刘玄将长安城抢劫一空后就赶紧撤退。然而,刘玄并没有同意,而是要求他们死守长安城。可建议逃跑的将领们却不听调遣,还密谋准备杀掉刘玄后逃走。结果消息泄露,刘玄就准备在立秋大赦的时候逮捕密谋者。结果到了这一天,刘玄却犹豫了,迟迟没有下令动手。可有些将领已经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即拔剑突围。结果刘玄抵抗不住,率领百官逃出了长安城。
出城后的刘玄意识到,将领们之所以敢反抗,一定是得到了王匡和陈牧的支持。于是,他就以召见大臣们议事为由,准备除掉王匡和陈牧。结果陈牧没有发现异常,被刘玄逮捕之后斩杀。而王匡则提前得到了消息,率军进入了长安城,与反抗刘玄的将领们联合了起来。
不久之后,刘玄率军杀回了长安城,王匡等人逃走,直接投降了赤眉军。此时,赤眉军的首领樊崇在方望等人的建议下,也立了一个汉朝宗室、年仅十五岁的刘盆子为帝,并组建了三公九卿等朝廷机构。刘盆子是刘邦之孙刘章的后人,之前在赤眉军中是负责割草和喂牛的牧童。之后,赤眉军便来到长安城下,开始攻城。刘玄的守军抵挡不住,守城的将领主动打开东都门放赤眉军入城。刘玄率军逃走。
远在洛阳的刘秀得知情况后,下了一道诏书,告知天下,他已封刘玄为淮阳王,有胆敢诛杀刘玄者,以大逆不道判处;如能护送刘玄回到洛阳者,则封侯赐爵。樊崇也以刘盆子的名义下诏,如果刘玄能在二十天内投降,就封刘玄为长沙王,否则过期不候。最后,刘玄选择向赤眉军投降,并将皇帝的玉玺献给了刘盆子。刘盆子也将他封为了长沙王。从此,刘玄就一直跟着赤眉军的将领谢禄一起居住。一段时间后,在张卬的劝说下,谢禄派了几名亲兵和刘玄一起到郊外牧马,并且密令亲兵将刘玄杀害。刘秀得知后非常的悲痛,让邓禹将刘玄安葬于霸陵附近。至此,刘玄的更始政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来看赤眉军,赤眉军进入长安后,依然改不了烧杀抢掠的习惯,导致三辅地区的百姓们纷纷起兵,与赤眉为敌。所谓三辅,是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位官员所管辖的区域,也是长安城最重要的地区。
这时,邓禹的将领们认为此刻是攻打长安城的最佳时机,建议立即攻城,但邓禹认为他们是孤军深入,既没有坚营,也没有粮草补给,而赤眉军则刚刚拿下了长安城,士气正旺,所以应该等他们把粮草耗费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来攻打。于是邓禹放弃攻打长安城,率军北上去,平定了上郡、北地郡和安定郡。
果然,邓禹走后不久,长安城就乱了起来。首先是投降过来的王匡等人准备逃跑,被赤眉军发现后,全都给斩杀了。接着,赤眉的数十万大军涌入长安城后,粮草消耗巨大。很快,长安城里的粮草就被消耗完了。而三辅地区的百姓们还在顽强地抵抗着,不可能给他们供应粮草。于是,樊崇决定放弃长安城,前往陇右地区补充粮草。
赤眉军走后,邓禹则趁机南下,驻军于昆明池。然而,赤眉军到达陇右后,却遇到了割据陇右的隗嚣,由于他们的顽强阻击,赤眉军不但没有补充到粮草,还大败而归。此时,正值严冬天降大雪,赤眉的很多士兵在路上冻饿而死,不得已,他们只好返回长安。打败邓禹后,再次回到了长安城。
这次外出使赤眉军遭受了极大的消耗,邓禹战败后,率军退到了高陵。此时,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将士们饥饿难耐,以吃枣子和野菜度日。刘秀得知战况后,告诉邓禹,由于关中缺粮,赤眉军必然会向东而来,所以你不可妄自进兵,只要等着他们向东而来就行。然而,邓禹却不甘心,他率领着饥饿之兵,又数次去攻打赤眉,结果都是大败而归。
这时,刘秀派冯异率领一支军队来接替邓禹,让邓禹返回洛阳。然而,邓禹还是不甘心。公元27年春,邓禹率部来到了湖县(即今天山西灵宝市以西的黄河边上),他邀请冯异和他共同迎战赤眉。可冯异认为,赤眉军现在还很强大,要想战胜他们,最好是能诱降,如果诱降不成,也只能智取,切不能硬拼。可邓禹不听劝告,率部与赤眉军再次大战,双方缠斗了一天后,赤眉军佯装战败,连粮草辎重都没拿就逃走了。邓禹的将士们好久都没有吃过饱饭了,看到赤眉军留下了大量的粮食后,就争相过去准备搬运,结果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的全都是泥土。正在这时,赤眉军又重新杀了回来。邓禹大军手足无措,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正在这时,冯异率军赶到,赤眉军才被迫后撤。
然而,赤眉军撤走后,邓禹再次向赤眉发起反攻,这下赤眉军也被磨得失去了耐心,准备和邓禹大战一场,一举歼灭邓禹。当赤眉军从漫山遍野冲过来之后,邓禹的大军根本就抵抗不住,死伤了三千余人,其余的则四散奔逃。最后只有二十四名卫士还留在邓禹身边,保护着他逃到了宜阳。
之后,赤眉军又掉头去攻打冯异,冯异也被赤眉军打败,很多士兵连战马都丢了,只能徒步逃到崤底(即今天河南洛宁县西北)。在这里,冯异收集溃兵,又临时招募新兵,凑了数万人,准备和赤眉军决战。
赤眉军得知后喜出望外,觉得刘秀派来的这两位将领,应该是被他们给打疯了。于是,赤眉前来应战。崤底之战开始,冯异先派了一支人马主动发起攻击,赤眉军则只派了一万人前来迎战。结果冯异的前锋抵抗不住,只能让主力一起进攻,赤眉军见状也全军出击,双方从日出一直战到日落,竟然不分胜负。
正当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的时候,突然从旁边又杀出一队人马,他们的装束和赤眉军是一模一样的,然而却并不是赤眉军,而是冯异安排的伏兵。这支伏兵的加入,彻底打乱了赤眉军的阵脚,他们分不清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假扮的赤眉军,而冯异的大军却能分得清。于是,赤眉军不知道应该去砍谁,弄得手足无措,只能开始撤退。然而,兵败如山倒,赤眉军在前面跑,冯异的大军在后面追,跑不掉的只能投降,最后投降的竟然有七八万之众。
此战让赤眉军再遭重创,加上粮草已经耗尽,他们只能转向东南去补充粮草和兵马,以摆脱困境。
然而早在崤底之战之前,刘秀鉴于关中发生饥荒,隗嚣的重兵又布防在陇右,所以他分析认为,赤眉军必然会向两个地方撤退,一个是黾池(即今天河南省的渑池县东),一个是宜阳(即今天的宜阳县西)。于是,他派侯进驻守黾池,耿弇驻守宜阳,等待着赤眉军的到来。
果然不出刘秀所料,樊崇率领着赤眉军的主力正向宜阳逃来。刘秀得知后,亲率六路大军在宜阳布下了天罗地网。当赤眉军人疲马乏地到达宜阳后,才发现前面是刘秀率领的六路大军,后面是冯异的追兵,他们已经是插翅难飞了。
于是,樊崇思索良久后决定投降,他派刘盆子的大哥刘恭与刘秀谈判。他对刘秀说:“我主刘盆子准备率领百万大军投降,陛下准备如何安置他呢?”刘秀冷冷地说道:“我只能饶他不死,其他的一切免谈。”刘恭只能灰溜溜地回去汇报。
两天后,刘盆子率领百官亲手捧着皇帝的玉玺和刘玄的七尺宝剑献给了刘秀,赤眉军全部投降。然而,清点人数的时候才发现刘恭所说的百万大军,其实只有十余万人。
公元27年2月20日,刘秀从宜阳返回洛阳,并将樊崇等赤眉军首领,以及他们的家人也全都带到了洛阳城定居,软禁了起来。同年,樊崇等人再度起兵失败后,被刘秀处死。至此,纵横山东十余年的赤眉军,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刘秀继河北之后,又平定了关中地区。3月,刘秀派军占领了长安。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