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年10月,刘秀被任命为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他只带了几名亲信及数千人前往。而此时的黄河以北,数万人的势力遍地都是,而且各种势力还错综复杂,因此他此行并不是率军出征,而是以更始政权钦差大臣的身份去说服和拉拢北方各郡以及各股势力。
刘秀一边走一边考察民情,他废掉了很多王莽的弊政,恢复了西汉的制度,此举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各郡县纷纷归附。当他到达邺县(即今天河北省临漳县)的时候,邓禹终于追上了刘秀。邓禹是南阳郡新野县人,刘秀在长安游学的时候,与他共同求学,并且交往甚密。他得知刘秀北渡黄河后,便从南阳跑过来追随。他对刘秀说:“刘玄手下的将领皆为庸人,他们志在发财,没有深谋远虑。中兴之际,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建立汉高祖之伟业,以您的德才是足以平定天下的。”刘秀听后非常高兴,从此之后便让他留在帐中,共同商议大事。
随后他们进入了邯郸城。这时一个名叫耿纯的人求见刘秀,他见刘秀治军有方,当即就献上了马匹和缣帛,以示归附。刘林也前来拜访刘秀。刘林是汉景帝刘启的后裔,他的父亲刘元曾做过赵王,所以刘林在邯郸城的根基非常深厚。他给刘秀建议说:“现在赤眉军在黄河东岸,你只要掘开黄河,那么黄河之水就能将赤眉军彻底淹没。”结果刘秀拒绝了他这个荒唐的想法,继续北上。
真定(即今天河北省的正定县)刘林被刘秀拒绝后非常生气,接着他就在邯郸城里找到了一个名叫王郎的算卦先生,让他冒充汉成帝刘骜的儿子,并说他的真名其实叫刘子舆。
公元23年12月,刘林率领数百名骑兵攻入邯郸城,接收了赵王宫,同时宣布将改名为刘子舆的王郎立为汉王朝的正统皇帝,接着便向各郡县发布文告。很快,邯郸以北的广大地区都纷纷响应,归顺了王郎。这对于刘秀来说是致命一击。本来他是以大司马的身份来说服和拉拢各郡县,恢复更始政权的,可现在北方各郡都投靠了王郎,那么刘秀就成为了他们的敌人,要随时面临王郎的绞杀,这对于身处敌境的刘秀来说是万分危险的。于是他决定前往蓟城(即今天的北京市)。
来到蓟城后,他准备在这里招兵买马,结果他刚到蓟城不久,王郎的招降文告就到了,而且王郎还发出悬赏令,只要有人杀掉刘秀,就能获得十万户的封赏。刘秀立即让王霸在蓟城招募士兵,准备对抗王郎。然而,蓟城的民众仰头大笑,挖苦王霸,令王霸羞惭而归。
刘秀连忙与属下商议,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赶快返回洛阳,可耿弇却说:“王郎大军是从南面打过来的,应该前往北方。渔阳郡的太守彭宠是南阳人,和你是老乡;上谷郡的太守耿况是我的父亲,您只要发动这两个郡,就能有万余骑兵,何惧王郎的兵马呢?”可是跟随刘秀的将士们大多都是南方人,并不愿意北行。
正在刘秀犹豫的时候,原广阳王刘嘉的儿子刘接在蓟城发动民众起兵响应王郎。同时,王郎派出的使节也到了城中,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全都出去迎接了。刘秀听闻后,下令赶紧出城。当他们来到南门的时候,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他们只好斩杀掉守城的士兵逃了出来。
他们不舍昼夜向南驰骋,为了躲避王郎的刀兵,不敢入城,只能风餐露宿。抵达芜蒌亭时,天气酷寒,冯异为刘秀盛上了一碗豆粥,暖了暖身体。随后,他们在凛冽的寒风中继续前行,精疲力尽地来到了饶阳城(饶阳即今天河北省的饶阳县东北)。人困马乏的他们急需休整,于是,刘秀等人便来到了饶阳城下,诈称自己是王郎派来的使节,要进城办事。守城的将士打开城门,将他们带到驿站,并给他们端来了饭菜。然而,他们饥渴难耐,狼吞虎咽的样子,立即就引起了驿站官员的猜疑,派人在外面大声地说:“邯郸将军到了!”刘秀的属下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准备夺门而逃。刘秀却沉稳地回应道:“那就请邯郸将军进来相见吧。”就这样,在彼此的试探之中,刘秀等人总算是有惊无险地饱餐了一顿,然后便离开了饶阳城。
此时,天气越来越冷,天空竟然还飘起了大雪,他们迎着大雪,昼夜奔驰,来到了曲阳县。刘秀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城的时候,探马来报王郎的追兵马上就要追上了,于是他们只能继续策马狂奔。不多时,探马又报,前面有一条滹沱河挡住了去路,而且河上没有船,士兵和马根本就过不去。这真是前进无路,后有追兵,刘秀等人再次陷入了绝境。刘秀为了稳住军心,故作镇静地让王霸亲自前去查看。王霸看过后非常的绝望,但为了不让大家恐慌,他回来后谎报说河面已经结冰,大军完全可以渡河。将士们听后非常高兴,继续前行。神奇的是,当他们来到河边的时候,河水竟然真的结冰了。于是大军顺利地渡过了滹沱河。
过河之后,刘秀又迷茫了,他不知道应该再往哪里跑。正在这时,突然走过来一位白衣老者,他告诉刘秀:“你们赶快前往信都吧,距离此处只有八十里。”刘秀茅塞顿开,立即率领众人前往信都(信都即今天河北省的冀州市)。信都郡的太守任光,也是南阳人。当北方各郡都纷纷投靠王郎的时候,任光却不为所动。王郎派使者来劝降任光,结果他把使者都给斩杀了。
正当任光忧虑自己要独守孤城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刘秀来了,任光非常高兴,开门出来迎接刘秀。不多时,和戎郡的太守邳彤也率领着两千骑兵来追随刘秀了。此时,大家议论纷纷,多数人都建议让信都的士兵护送刘秀前往长安,可邳彤却说:“现在官民思汉久矣,所以刘玄和王郎冒充的刘子舆才可以快速地得到响应。如果你现在回到长安,岂不是白白地失去黄河以北的土地,还大损你的威信吗?”刘秀觉得有理,便不打算走了。
可他们虽然有了三路大军,但都是几千人的队伍,如果王郎的大军前来,还是无法抵抗的。于是刘秀提议,要不然就先去投奔城头子路或者力子都吧。城头子路的首领名叫爰曾,字子路,他与刘诩在卢县的城头起兵,因此被称为城头子路,拥兵二十余万,卢县即今天济南市的长清区。力子都东海人,他在今天的山东郯城起兵,拥兵六七万人。可刘秀的这个提议立即就被任光给否决了。
然后他给出的建议是:“凭我们现在的实力确实无法抵挡住王郎,但是我们可以去招募奔命之兵,去攻击周围不服从我们的郡县,同时发布檄文,告诉各地,凡是不开城投降的,一旦城破,我们就允许士兵们抢劫财物,这样许多人就会为了贪图财物而来,我们招募士兵就容易多了。”
最后,刘秀同意了任光的建议,并开始制定行动计划。首先,他任命任光为左大将军,李忠为右大将军,万修为偏将军,邳彤为后大将军,他们四个人分别带着本部人马出城去招募奔命之兵。所谓奔命之兵,是指在太平年间,朝廷会让各郡举荐一些剽悍善战的猛士,平时享有朝廷的俸禄,一旦国家有难,首先召集的就会是这些人。
为了稳定后方,刘秀任命宗广为信都太守,留守信都。之后,任光便给各地发送檄文,檄文中写道:“大司马刘秀亲率城头子路和力子都的百万大军,从东方而来,专门讨伐各路反贼。”目的就是借助这些强盗的名号震慑四方。
就这样,刘秀便招募到了三万多人,开始向北方挺进,夺取了曲阳。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刘秀决定派遣刘植去招降真定王刘扬。刘扬也是汉景帝刘启的后裔,他拥兵十多万人,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最终,在刘植的极力劝说下,刘扬在王郎和刘秀之间选择了刘秀,并且还将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嫁给了刘秀。酒宴上,刘扬还亲自击筑助兴。从此之后,刘秀的兵力大增,有了对付王郎的资本。
那么刘秀能否打败王郎,并在河北站稳脚跟呢?我们下期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