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卫青大败匈奴右贤王
书名: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545字 发布时间:2025-01-13

公元前126年,军臣单于去世,原本应该是由太子于单继任的。但是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却拥兵自重,发生了叛乱。他打败太子于单后,便自立为单于,即伊稚斜单于。太子于单投奔了汉朝,汉武帝收留了他,并封他为涉安侯。可仅仅过了几个月,于单就因为心情抑郁一命呜呼了。


趁着这次匈奴内乱的机会,前往西域长达十三年的张骞,也趁机逃了出来,回到了长安。


这一年的6月2日,皇太后王娡驾崩,与汉景帝刘启合葬于阳陵。依照汉朝的礼制,国葬期间是不能妄动兵戈的。伊稚斜单于本来就对汉朝接纳于单耿耿于怀,现在又赶上汉朝的国丧,于是,他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屡犯汉朝边境。


同年,他就派出数万骑兵进攻代郡,斩杀代郡的郡守,俘虏边民一千余人。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5年,匈奴再次出兵三万,继续攻打代郡。这次匈奴直接冲入了定襄郡和上郡,屠杀和俘虏了数千人而去。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春天,汉朝各地都爆发了旱灾,刚种下去的禾苗都被旱死了,以至于农田荒芜,经济重创。匈奴的右贤王便找准机会,趁火打劫。他亲率大军屡次袭扰刚刚建立的朔方郡,企图收复河套地区,致使朔方郡很多的官吏和百姓惨死于胡刀之下。


就这样,从伊稚斜单于继位的三年以来,汉武帝被匈奴搞得坐不安席,夜不成眠。可让匈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似软弱可欺的大汉王朝其实正在组织一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同年夏天,国丧结束,汉武帝也一切准备就绪,准备要痛击匈奴的右贤王,让他从此不敢再打朔方郡的主意。


这次的主将依然是卫青,他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并节制全军。同时任命赵信为前将军,率军两万,广撒斥候为汉军开路;任命苏建为游击将军。这里插个题外话,苏建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他的儿子却是无人不知,就是“苏武牧羊”的苏武,我们之后再详细讲述。任命公孙贺为骑将军,李蔡为轻车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别率军一万五千人。


开战之前,卫青去请求汉武帝重新启用之前被废为庶人的好友公孙敖,于是汉武帝任命公孙敖为护军校尉,率军一万。以上各位将领都归卫青统领,大军从朔方郡出发,越过高阙去寻找匈奴的右贤王。


为了保证此战的万无一失,汉武帝又命令李息和张次公从右北平主动出击,负责牵制和纠缠匈奴的左贤王,阻止他们前去增援。


此时的右贤王正在阴山北部扎营,窥视着河套地区。卫青的大军刚刚出征,匈奴的斥候便火速去给右贤王汇报。右贤王不敢大意,马上叫来被卫青打败的楼烦王和白羊王共同商议对策。可这二位听说卫青来了,二话不说,带着属下就逃跑了。这可把右贤王给气炸了,但是看着这二位被吓成这样,右贤王也有点心虚,于是他也下令全部北撤。他的计划是,卫青兵锋正盛,不宜硬拼,他向北撤先让卫青扑个空,然后再找机会继续来侵扰汉军。


就这样,右贤王率领大军向北撤走,回到了他自己的大本营。当卫青率领大军来到右贤王集结兵马袭扰朔方郡的临时营地时,发现匈奴早已不见了踪影。卫青命令大军稍事休整,补充好补给后,就准备进入茫茫草原,去快速寻找匈奴决战。


右贤王已经一口气跑出了六七百里,回到了自己的老营。茫茫的大草原上地形多变,气候无常,还要时刻提防匈奴的偷袭。草原过后又是大片的戈壁滩,戈壁滩上干旱少水,对于不了解地形的汉军来说,穿越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右贤王根本就不相信卫青会追过来,回到老营后,他就彻底放心了,心情极好地让部下们开怀畅饮,举行狂欢活动。他因为断定卫青根本不可能来找他,所以连警戒的队伍都没有派,而且他本人还喝得酩酊大醉。


可他是真的不了解卫青。在前锋将军赵信的斥候里,有之前投诚过来的匈奴太子的部下做向导,而且赵信原本也是一个匈奴的小王,战败后投降了汉朝,才改名为赵信的,所以找到右贤王的老巢,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把握。


很快,赵信的部下就在扶余山的北侧,发现了右贤王的大本营。赵信命令骑兵在距离右贤王的大本营还有十余里的地方,就下马隐藏行踪。等各部人马也都陆续赶到,卫青才开始部署。他让诸位将军隐秘行动,分路包抄,等到夜幕降临之后,再一起发起冲锋,务求彻底围歼右贤王。


就这样,汉军已经悄悄地布下了天罗地网,可匈奴却没有半点察觉。入夜后,汉军便从四面八方同时发起了冲锋,毫无防备的匈奴大军顿时就被打乱了,而且完全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醉醺醺的右贤王被部下叫醒时,才发现已经无能为力了。于是,他只带领了几百名随从以及自己的小妾就一路向北逃走了。剩下的匈奴人则除了战死,就只能投降了。


最终,此一战共俘虏了匈奴的小王十余名,男女部众一万五千余人,牛羊牲畜更是高达百万头之多,而汉军仅折损数百人,几乎又是全甲而还。卫青再一次刷新了此前由他保持的对抗匈奴的记录。从此之后,右贤王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之后,卫青便带着战利品率领大军返回汉朝。刚刚走到边塞,汉武帝派出的使臣就到了,他带着大将军的印信前来迎接卫青,并当场就在军中宣布,拜卫青为汉朝大将军,统帅全军。从这一刻起,昔日的奴仆已经成为了大汉王朝最高的军事统帅。


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又给卫青加封了食邑八千七百户,加上之前的三千多户,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了。并给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封了侯,这在大汉王朝开国以来也是绝无仅有的。可是这个奖赏却被卫青给谢绝了。他对汉武帝说,此战是在陛下英明的领导下,各位将领们的奋力配合下才取得的胜利。陛下已经增加了我的食邑,臣已经是受宠若惊了。如果再将三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也封为侯,臣实在是担当不起呀。


汉武帝明白了卫青的意思,他是想让汉武帝给跟随他的将领们也都加以封赏。于是,卫青的好兄弟公孙敖被封为了合骑侯,公孙敖再次逆袭成功。李广的堂弟李蔡被封为了乐安侯,比起堂哥李广,他实在是无法相比,可他却因为跟对了人、运气好,也就被封侯了。而李广的运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差。从四年前开始,他就一直担任着右北平太守,可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就在此战的开战之前,因为职务的调动,汉武帝就将他调回长安,担任了郎中令,导致他再一次错过了立功的机会。


除了以上两位,其他的将领们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侯爵的奖赏。这一战可以说是汉武帝时期到目前为止打的最精彩、最成功的一场战役。卫青率领汉军精锐急行六七百里,在匈奴的腹地找到匈奴,并且几乎是全歼了匈奴的右贤王部。此战极大地鼓舞了汉军将士的士气,也沉重地打击了匈奴人的嚣张气焰。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