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一生的疑云
书名: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 作者:汤汤哩哩啦啦 本章字数:2149字 发布时间:2025-01-11

  王羲之的一生就是个谜。他在后人的印象中似乎是清晰的,是个风流倜傥的大才子。   

   然而慢慢走近,却发现他越来越模糊、朦胧,难以捉摸。今天就来说说他的谜。   

   东晋有两次大的“帮派”斗争:王导和庾亮、桓温和殷浩。王羲之站在哪一派,让人看不清楚,于是在两派斗争的漩涡中起伏浮沉,受尽无穷的折磨后,心灰意冷,看破红尘。   

   1、他的父亲生死不明。   

   王羲之的祖籍在琅琊(今山东东南),后来搬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的父亲叫王旷,是王导的堂弟。   

   西晋末年,司马睿还在北方,和王导等人在屋子里密商将来路在何方。王旷在窗外偷听,突然说了一句:你们想图谋不轨吗?我要去告发。大伙赶紧跑出来,把他拉到屋子里。王旷做过丹阳太守,对南方非常熟悉,他建议到江东。司马睿、王导才下定决心渡江南下。他也算得上东晋成立的开国功臣之一。   

   309年,西晋的“军队总司令”司马越派王旷去救壶关(今属山西长治市)。第二年,大军在壶关南面的长平(也就是当年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地方)遭到刘聪伏兵包围,晋军大败,另两个将领战死,王旷却下落不明。   

   按理说,他为国捐躯,也算一个烈士。但奇怪的是,后来元帝司马睿没有追封他,王敦、王导等人绝口不谈此事。王羲之被问到时,也是支支吾吾。   

   那就有另一种可能,他投降了敌军,成了叛徒。但对于这样的大人物变节,匈奴人也应当大张旗鼓地宣传,但敌方也没有任何记载。   

   王旷就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凭空从地球上“消失”了。至今无人知道他“穿越”去了哪里。   

   2、王羲之的身世不明。   

   王羲之在当时就已经是“超级巨星”。但是,他究竟生于哪一年、死于哪一年,不得而知。许多比他名气小得多的二三流“明星”,一生走过的痕迹都定位准确,而他像一个天外来客,不知道是哪一年“降临”到人世间,又是哪一年“飞”走的。   

   一般认为他生于303年,也就是西晋末年(“八王之乱”306年结束,西晋316年灭亡),死于361年,也就是兰亭聚会的8年之后。还有种说法是生于321年,死于379年。居然相差了近20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原因就是史料记载太模糊,只能从别人的言行中寻找他的身影,然后再一节节拼凑,当然就存在了争议。   

   一般通行的说法、也是本文采用的是前一种。   

   3、他童年的生活不明。   

   王羲之是“高干子弟”,应当有幸福的童年,然而他小时似乎是不幸的。他从小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患过癫痫,就是俗称的“羊癫风”。几乎每年都会发作,是怎么治好的也不清楚。性格内向,不怎么会讲话,有人怀疑他有口吃。所以他的“小学生涯”是默默无闻的。   

   一直到13岁,突然由“青蛙变王子”。   

   他去建康拜望周顗,周顗和他闲聊,觉得深不可测。大家一起坐下来吃饭,王羲之只能坐在末座,但大家惊讶地发现,周顗把烤好的牛心先割下来送到他面前。王羲之才在名士之中开始露出尖尖角。   

   就在这一年,他认识了周顗的女儿周莹。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倾慕。花前月下、难舍难分,度过了6年最快活无邪的时光。   

   322年,王敦攻进建康,处死周顗。王家成了谋杀周顗的凶手,两人的恋情在撕心裂肺的泪水中成如烟往事,从此天涯两端,再无见面的机会。4年后,他袒腹东床,成了郗鉴的女婿。已经24岁,属于晚婚的大龄青年了。他走向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周莹在何方?还是在孤独的房间里伤心痛哭?不得而知。   

   4、他为什么投靠庾家也是个谜。   

   等他长大后,王导非常欣赏这个侄子。但王羲之远赴武昌,做了庾亮的长史。此时,陶侃死了,庾亮、王导明争暗斗白热化,各自拉帮结派。王羲之背叛亲人、倒向敌营,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他可能想远离中央复杂的政治斗争,到地方上清静清静。然而只要在官场混,就躲不了站队,躲不了斗来斗去。   

   庾亮有个弟弟叫庾怿,任豫州刺史。王导有个堂侄,叫王允之,任江州刺史。庾怿送了一坛酒给王允之,王允之很吃惊:莫名其妙献什么殷勤,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把这坛酒倒了一碗给狗喝,过了一会,这条狗口吐白沫,倒下死了。   

   王允之气愤之下,密奏建康。晋成帝大怒,说:大舅已经乱了天下,小舅还要再乱一次吗?大舅就是指庾亮,他曾激起苏峻之乱。庾怿听到消息,大为恐惧,饮毒酒自尽。但这里面让人不解,如果真的害王允之,要这么明目张胆吗?   

   王允之也觉得事情闹大了,上书朝廷,请求辞职。并写信给庾冰(此时庾亮已死),要求面谈,希望双方能和解。没想到庾冰做得也绝,拒绝见面,并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职,任他为会稽内史,由省级高官降到市级。王允之非常不满,不久郁郁而终。   

   庾冰脸上挂不住,好像是他杀死了王允之。为了弥补和王家的裂痕,他把刚刚空出来的江州刺史位置给了王羲之。庾冰是“一子两用”:1、表面上给了王家面子;2、实际上,王羲之曾是庾亮的长史,依然在庾家的掌控之中。   

   朝野上下似乎都在问王羲之:你到底是谁家的人?更让王羲之尴尬的事发生了。朝中局势风云变幻,褚蒜子刚刚成为皇后,父亲褚裒一心想到地方上,于是被任命为江州刺史,王羲之上任不足两个月就被挤了下来。   

   “国丈”下放到省里,情理是说得通的。但问题是褚裒和庾冰是表兄弟,是亲戚。王羲之才华横溢,才子就必定敏感。他怀疑庾家为了报复王家,先任用他、再抛弃他,故意耍弄、羞辱,让他在全国人民面前栽个大跟头。从此,他对仕途心灰了大半,基本是退隐山林。   

   如果他此时能看破一切、对酒当歌,也可以换得半世逍遥。哪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又卷入了另一场政治斗争中。   

   以上就是王羲之这一生的几大疑云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