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皇帝开始四口通商之前,黑桃十三太保曾经安排过其他的手下试图渗透大清。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可毕竟还是成功做到了渗透和立足。
他们的办法非常简单,没通商,那我传教总没问题吧?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有耶稣会组织到中原传教。在那个战乱年代,人民需要精神寄托。所以耶稣会那是就已经在中原生存了下来。
客观地来说,耶稣会大部分传教士还是起到了劝人向善、安抚民众的作用。中原百姓总体来说对这些宣扬洋教的外国人,还是有些好感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黑桃十三太保要派人渗透到大清内,那就直接把手下安排上基督教传教士包装壳。
这样一来,官府的人看到他,最多也就认为只是个西洋和尚罢了。他们人畜无害。没必要警惕。
而在三番之乱的时候,除了戴梓以外,还有这么一个耶稣会传教士,也向朝廷提供了欧洲技术路线的火炮,并且在实战中发挥了不少功劳。
他就是南怀仁。他设计的“神威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和“神功军”炮被选入清代国家典籍——《钦定大清会典》。
一直到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有一门南怀仁制造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可见这位传教士在手画十字劝人向善之余,在制造杀人兵器这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这个同样擅长制造火炮的西洋人,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他们二人经常讨论天文学和几何学,形同好友。
南怀仁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呢?他死后被皇帝赐予谥号。这可是这么多到中国来传教并且死在中国的西洋传教士里,独一无二的待遇。可见康熙皇帝有多喜欢他。
作为同行,南怀仁早早地领教了中原本土火器奇才戴梓的本事。有一次康熙皇帝看上一款先进西洋火炮,命令南怀仁抓紧仿制一个仿品。结果,南怀仁搞了很久都没仿出来。
康熙皇帝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就让戴梓也着手开始仿制。南怀仁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这边还是没做出来,可戴梓已经后来居上,把成功的仿品做出来了!
领教了这位高人的本事后,南怀仁将此事如实地写在报告中。这份报告漂洋过海,到了英国伦敦,出现在了黑桃十三太保面前。
黑桃十三太保在公鸡烩虾仁门店的密室里面,吃过了公鸡烩虾仁和小公鸡烩土豆,喝完了葡萄酒,开始研究起来东方的局势。当他们看完了南怀仁的报告后,对戴梓感到非常忌惮。
当初黑桃十三太保的祖上,就是从大唐边境东突厥境内西去欧洲的。那个鲜卑族游牧民族融合进入中原文化后,爆发出来的顶级战力,把他们的祖先突厥帝国打崩了。
现在,弟兄们在欧洲有了各国王室的亲戚关照,在英国又借助共济会遥控着议会,可以说是混得风生水起。
可一旦大清也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火炮和战舰,并且参与到全球海权争霸中去,以其现在的体量,这个事态根本就不是他们十三个甚至共济会可以控制得了的……
所以,黑桃十三太保回信给南怀仁,告诉他,关于火炮技术,你已经提供给大清的部分就算了,那是你给皇帝的投名状,接下来就不要再给他们更好的了。
另外,关于这个戴梓,以及大清其他本土火器专家,你得想办法整死他们。不能让他们用先进火炮武装大清的兵船。这会威胁到我们利益!
看过了黑桃十三太保的回信后,南怀仁沉思片刻,终于领会了黑桃十三太保的意图。于是,他开始着手构陷戴梓!
南怀仁勾结起义军叛徒陈通岩,向康熙皇帝奏本,诬陷戴梓暗通日本。在当时,清朝与日本并未建立外交关系。康熙皇帝并不明白戴梓勾结日本人有什么意图……
而南怀仁却声称日本有一大批欲光复明朝的人士,因此戴梓的私通日本自然就是欲行出轨之事。他这句话,可踩到了大清皇帝的软肋上了!
民间一直都有传闻,明朝的皇帝有骨血流落海外。他在暗中悄悄积蓄力量,今后将组织汉人推倒清朝皇帝。
所以,开放海禁的康熙皇帝,其实一直对这件事情很在意。他就怕这事情是真的。回头反清复明的势力说不定真有可能直接坐商船在沿海登陆,打进内地……
在宠臣南怀仁的谗言构陷下,康熙皇帝信以为真,于是将戴梓流放至沈阳。戴梓的家人也受到牵连。至此,清朝的本土火器天才,就这样落入了历史的尘埃。
看到了南怀仁最新的报告后,黑桃十三太保非常高兴。他们又重新把精力集中在跟大清通商赚钱上了。
在康熙朝的广州黄埔、福建厦门、浙江宁波和江苏松江云台山四大通商口岸城市中,宁波和广州两口经营得较好。所以,黑桃十三太保的经营重点是宁波和广州。
不过,经历过了南怀仁诬陷戴梓勾结日本人准备反清复明一事后,康熙皇帝对外国来的商人,开始有了一定的戒心。“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这个理念,老皇帝是非常上心的。
宁波位于江南地区,是长江流域的下游。而长江到现在都是全球最赚钱的内河水道。这种关键战略区域,肯定得多一个心眼。
所以,康熙皇帝同意在宁波府辖下的舟山地区,设置“红毛馆”,以便让英国船只与船员在此寄宿歇脚,但不允许英商登陆进入宁波市区进行贸易。
这样一来,黑桃十三太保的手下到了宁波,发现交易麻烦,货物从各地陆路运输到红毛馆以后,价格会被加不少。
这里又存在一个技术方面的细节。中国古代使用马车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一直到马车被淘汰,中国人都没有掌握多轴马车转向技术。
因此,中国古代的马车都是单车轴的。这个简单的机械结构可以满足少量货物的运输。可如果是给远洋大帆船发货的话,单轴马车的货运效率,要比欧洲一千年前就掌握的双轴四轮马车低不少。这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真不如欧洲的技术之一。
宁波不能让黑桃十三太保的手下赚到大钱,所以,他们将重点转去广州。这样一来,也省了南北往返的周折。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乾隆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