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相逢应有在,剑客往东来
书名: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作者:天山逸民 本章字数:3095字 发布时间:2025-01-09

流光容易,潇洒也似?长虹一啸吐,狂卷风雷,疏疏落花。

仗剑坐石上,怡放萧然。

圣正禅师见而感慨道:“逃禅真人才峰秀逸,意气风发,一颗赤子之心昭然欲见,不复见昔年自性清净、了无恩仇、淡泊以和的消极避世之心。圆石禅师一语点醒梦中人,着实是高明极了。”

圆石禅师呵呵笑道:“仙要积功,禅有顿教,逃禅真人身具佛门慧根,注重心性修持,能够自贵其心,才能有今日这般成就。如今逃禅真人大道不远,实是积功所至,贫僧不敢居功。”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逃禅真人,久仰大名了。”声碎厚土一裂,放出两道赤光,土中渐渐出,金法冠,红法衣,两眼尽赤,身有光耀。肉佛看着一脸萧然的逃禅真人淡淡说道:“逃禅真人的无著剑诀闻名遐迩,贫僧今日有幸领教。”

逃禅真人无心应道:“你知道的倒是不少”

肉佛哈哈笑道:“贫僧所知道的可不止是这些”

“哦?”

“若是贫僧没有看错的话,真人的无著剑诀乃是由佛理中化出,其精要全在于一个‘无’字。”

逃禅真人闻言稍加正眼看去,肉僧颇有识鉴,竟能于无识中有见。佛门以佛不执著尘染,故称佛为无著,也可以理解为无所执著,无著剑诀即从无所执著中化出,如孤云舒卷自如,不著意于去留。

肉佛见状继续说道:“无之奥秘贫僧也曾参得,既然真人修行的奥秘在于无,无即是解脱,圣提禅师今已解脱,真人又为何执著?真人执著,岂不是与自性相违?不如闲去吹 箫,空无解脱纷扰。”

逃禅真人嗤笑道:“冰 火不同炉,贫道心意岂是你这般人所能窥得。”

肉佛又道:“窥不窥得又何妨,终归无字出真言。真人空无沉寂是佛,贫僧无心究竟难道就不是佛了吗?言有异处,亦须自识得。佛是无心道人,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我亦无心,有心则不安,无心则自乐。真人无情,有若苦竹不含情识,是无情之人,或许将来有一天真人会与贫僧殊途同归也不一定。”

好一个肉佛,竟能从逃禅真人所创的无著剑诀中直断其是无情之人!可逃禅真人当真参佛至无情吗?

红禅剑一挥即起,一剑无住!眼前一念贪相,即是饿鬼之种,饿鬼张开血盆大口,饥渴着将无住吞入。红禅剑仿若无心,又一剑无寄!眼前一念嗔相,即是怪蟒之形,怪蟒张开血盆大口,喷薄着将无寄空寂。

随后怪蟒吐出人言:“无著剑诀看似梦幻,还不是无心无情,真人与我实是同路之人。”

人会骗人,那剑呢?剑也会骗人吗?

逃禅真人方才挥出的两剑,确如肉佛所言,均是立根于一个“无”字。在“无”的特征下,无著剑诀好似脱去一切外物执着,不为物象拘囿,最终是以一个绝对自由的“空”的状态出现。由“无”入“空”,可说是无情了,佛门未许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往往就是通过“空”来实现,通过对“空”的领悟来化解人间纷纷扰扰的情爱纠葛。逃禅真人的无著剑诀看上去就像是挥剑劈入空,那么逃禅真人看上去也就像是个无情之人了,然而言语又比人更加无情:“你如此惧怕,是已经看见破灭了吗?”

肉佛一震,警视着逃禅真人说道:“贫僧不是惧怕,贫僧只是替真人感到惋惜。我等因何而修佛?修佛又是为了什么而修?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门修行的根本心是不愿在娑婆世界受苦,需要通过修行去往往生极乐。忆念人生难得,往往枯淡得无可回味,与其往生求极乐,为何就不能在娑婆世界里去求极乐呢?佛海广大无边,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娑婆世界吗?人人皆愿拔出苦海,往求极乐,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海怀众珍,无求不得,施主怀沧海而得沙砾,贫僧见而遗憾惋惜,痛心不已。”

逃禅真人不愿再听,挥起一剑又空,一空一切空,空门入空想。

藏一真人难得激赏:“狂来说剑,闲去吹 箫,逃禅真人虽然闻名久矣,今日一见才知其御剑术已精深至这般地步,后进逼人啊。”

长青真人卓立一旁,此时看着逃禅真人淡淡说道:“还不够”

绿仙翁闻言面浮轻笑,圣正禅师中正论道:“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多少年。逃禅真人昔年来法华寺曾与老衲谈起过术法三境,逃禅真人以为上等为通人之境,将学问、知识、经验都已融会贯通,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可谓得其神者;次等则是在对法度源流了解熟悉的基础上,能自成一家;而最次则是不得其神,只摹其形,这种人只是在苦心耗神,浪费时间,不可能有所得。”

恍惚真人恍惚不解恍惚问道:“贫道见逃禅真人游刃有余,长青真人为何说还不够?”

长青真人分心回道:“区区肉僧何足道哉,只是对于逃禅真人而言,这样的境界还不够,他的剑必须要破空。”

圣正禅师闻言悠悠叹道:“凡人之身奉尘刹,菩提之心怀天下。逃禅真人兼有仙风佛骨、禅心剑气,又岂是无心无情之人?肉僧劫剥行人,斫射犬豕,凶狠险悖,不遵教训,其言极乐实则戏乐,逃禅真人能忧心,能愤心,是以能游刃有余,可正如长青真人方才所说的那样,菩提只需向心觅,何劳向外苦求玄。空观生真意,只可惜圣提师弟圆寂了。”

逃禅真人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泊然寂寥,游刃有余。

剑气催风振疏林,一睹烟鬟雾鬓。慵髻啼眉,雪涕绀湿。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算平生,征歌说剑,十分疏俊。志之所之,岂能为情所役?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鸿陆,鸿陆,栖于何处?

也许梦里曾相逢。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

蜗角蚊睫空相见,抽簪好无赖。

看着奇悟入神的逃禅真人,圣正禅师说道:“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在老衲初见逃禅真人之时,疑其有沉沦陷溺之患,而在逃禅真人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老衲就知道逃禅真人只是借禅来逃遁自己,逃禅真人有出世之心,也有佛门慧根,但根深久矣,只待契机一到,本心自见。”一位形器状伟,仪股整丽的禅师笑着接道:“逃禅真人在大师面前说中道,自然是逃不过大师法眼观照的。”

圣正禅师逊谢道:“老衲距中道远矣,不敢当智淳禅师谬赞。智淳禅师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以禅师慧眼看来逃禅真人破空能有几分?”

“哈哈,圣正禅师又拿贫僧玩笑。红禅亦禅红,知己在梦中。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到了逃禅真人如今这般地步,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即可。逃禅真人参佛得一‘无’字,肉僧浅陋喻为无情,实则逃禅真人所参的‘无’并不是冷漠和虚无,逃禅真人所参的‘无’乃是无情的另一面,是因为内心情感过于丰富而产生了苦痛,逃禅真人想方设法为了消解这份苦痛,这才入佛门参悟了‘无著’。又正如大师所说,逃禅真人根深久矣,‘无著’并不能完全消解这份痛苦,如今契机已至,逃禅真人该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无著本意为无所执著,没有拘束,逃禅真人又恰恰困于无所执著,被无著牢牢拘束。拘束不自在,逃禅真人将红禅剑横来一抹,剑气顿时晶莹璀璨。

长青真人目放光华,剑意昂然赞道:“银碗盛雪,明月藏鹭,中有异境,从来东涂西抹者多,到此者少也。”

晶莹一散!古愁莽莽不可说,化作飞仙忽奇阔。众人由此看到了一位酣畅淋漓的逃禅真人,那既哀且瞀的境界就好像毕现于眼前,而后散矣、毕矣,达到了一种非乐非怨的神妙之境,这与佛门的出离之境是如此的相似,但绝不可说是达到了出离之境,因为逃禅,逃禅真人自有一番说法。

真俗如何?佛道如何?我观法华不就是为了圆融吗?

落迹空门外,徘徊不敢进。进与不进又何需执着,我自尊之即可。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示情以真,不如示情以尊。

尊之境界一到,心生千般莲,剑挽万朵花。在对情的自由释放过后,从而破“空”进入了“无”的澄明,最终逃禅真人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香草美人,嚼来无味;仙精佛果,最是滋味。渴求今生,今生乏味。

青空一转。

红禅归红尘,迸地反迸裂。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