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
书名:吟花弄诗集 作者:施云南 本章字数:5117字 发布时间:2025-01-16

近几日翻看了几本诗词集,看着看着,无意中翻到了一首宋朝诗人赵师秀的《有约》,勾起了我的无限联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曾经是我极为喜欢的一首诗歌,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这前两句,写得极为朴实,那就是我儿时曾经熟悉的场景啊,所以,在童年之时,外公一教我这首诗歌,我便琅琅上口,能够背诵了。

“黄梅时节家家雨”,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江南地区,每到黄梅季节的时候,就会一连数日下起缠绵的细雨,那雨不是十分大,看上去让人觉得即使不撑伞也行,可是,要是你真的没有撑伞的话,又铁定了会被淋湿,因为,那细如牛毛的雨丝,虽然不大,但是却很密,走不了几步,你就会发现自己完全被雨水浸润了。黄梅天的雨,那真是神出鬼没的,熟悉那种天气的江南人,是绝对不敢在家里没有人照看的时候,把衣服晾出去的,因为,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天空,可能转眼间又被雨丝遮盖,变得朦胧起来。这可真是应了一句话了,“东边下雨西边晴,道是无晴却有晴”啊。

记得有一年,我和外婆住在海盐老家的老房子里,那一回,真是让我记忆犹新啊,在那里,我除了感受到了绵绵的细雨之外,还感受到了一种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经验,那便是我聆听到了蛙鸣。那以后,我对于那首诗歌,便有了更多的感触了,因为,终于亲身经历了“青草池塘处处蛙”是什么感觉了。

第一天到海盐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因为,那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极为新鲜的。白天疯玩了半天之后,到了晚上,倒头便睡,很快便进入了梦乡,不过,在梦里我也不老实,还是继续着白天的玩耍,就在这时,竟然做到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到自己回到了课堂上,教室里闹哄哄的,小朋友们在桌子上、凳子上跳来跳去,每个人都大声嚷嚷着,一阵响过一阵,也听不清到底说了些什么,我捂住了耳朵,大声说:“你们别吵了。”可是,却并没有人理睬我,大家依然故我,喧哗着,嬉笑着。我望向老师,老师就站在讲台上看着,可是,也不管大家。就这样,我就突然醒了。可是,醒来了之后,却觉得耳边那喧哗声还没有消失,依然是吵吵嚷嚷的,而且,比梦中更为喧哗,竟然有如万人擂鼓,金鼓齐鸣的感觉。那种震天动地的声音将我彻底地从睡梦中唤醒,我揉了揉眼睛,这才分辨出,原来,这并不是幻听,而是真实的声音,这是屋外的蛙鸣声。

天啊,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大眼睛、绿衣服的家伙,居然有这么大的声音,白天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小河边看见过它们的身影了,那时候,我就想听它们一展歌喉,可是,它们一看见我,就闭了嘴,不是扑通一声跳到了河里,就是钻进了草丛,不见了踪影。白天的青蛙,都是羞涩的小家伙,可是,没有想到,原来,它们的表演竟然是在深夜才开始的。而且,它们并不喜欢开个人演唱会,而是喜欢大合唱啊。只可惜,这里的青蛙也都和我一样,不甚精通音律,所以,这声部完全没有分配好,听上去有些乱。不过,这样的一个小东西,竟然能够发出如此大的声响,这难道不是天地间最奇妙的呼喊吗?

这个时候,我更加深切地理解,那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什么意思了。试想一下,那位叫做赵师秀的诗人,要是等待一位失约未曾前来的朋友,一直等到了半夜的话,那个时候,他便是想睡,也睡不着了,因为,这蛙噪声多半已经响起来了,听着屋外“蛙”声鼎沸的场景,还能睡得着觉吗?若是睡不着的话,也只能闲着没事,敲敲棋子了吧。

是的,就是因为那一阵突如其来的蛙鸣声,让年幼的我,一下子便明白了那古诗的意味。

 

回到了城市之后,便很少能听见这样奇妙的声音了,只在有一年,学校组织去农村学农的时候,才有幸在城乡交界的地方睡了十几个夜晚,再次听见了久违了的蛙鸣声。

那天,大家坐了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学农所在的东海农场,收拾好行李,安排好宿舍之后,就匆忙开始了第一天的学农生活。一天忙碌下来,所有人都疲累不堪,回到宿舍,只想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就连最爱捣蛋的学生,也都乖乖地呆在宿舍里,早早地爬上了床了。

月色朦胧,将淡黄的月影,绣在了我们的白纱帐上,大家的脑袋一沾到枕头,便昏然进入了梦乡。也不知睡了多久,朦胧中,我就听见一声蛙鸣响起,这一声蛙鸣,就好像是指挥家拿起了手中的指挥棒一样,于是,霎时间,万蛙齐鸣,齐声和之,一时间,我的耳膜几乎要被震裂了一般。

可是,仔细听来,这声音却和我童年听见的蛙鸣声稍微有些不同。童年听到的蛙鸣,都是一些乐盲青蛙发出来的声音,所以,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一点合作精神,你叫你的,我叫我的,一盘散沙,一点都没有韵律之美。可是,今天听见的,便不一样了,那蛙鸣声竟然听起来像是一首动人心弦的交响乐,它时而高亢有力,激昂慷慨;时而舒缓婉转,低回深沉;时而像是鼎沸的合唱;时而又众蛙皆寂,一蛙独鸣,成了清晰的领唱。

我还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妙的蛙鸣声呢。此时竟然激动万分,全身心地沉醉在了美好动听的蛙声中。

这个时候,同宿舍的同学们也都纷纷被吵醒了,接二连三地抱怨起来:“怎么这么吵啊,这还怎么让人睡觉啊?”

“那是什么声音啊?难听死了。”

我心中暗笑他们不懂得欣赏。这明明是如同天籁一般的声音,怎么会难听呢,倒是他们平常天天哼哼唧唧的那些流行歌曲,在我听来,一点意思都没有。蛙鸣声,那是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无论怎样,也不会太难听的啊。

这时候,终于有一个同学忍不住了,翻身起床,说要去找找这噪音的源头在哪里?我心中又是一阵暗笑,心想,这青蛙一定都躲在水塘边、草丛里,又如何能找到呢?不过,我也十分好奇,这么响的声音,那一定有不少青蛙啊,这场景,该有多壮观啊,万一真的被我们找到了,那也是一段奇缘啊。所以,也便跟着她们一起起哄,从床上爬起来,出门去寻找那蛙声的来源。

月光如洗,孟夏的夜风吹在身上,还是会让人感觉稍微有些凉意。周围,到处都是“呱呱”声,此起彼伏,让人难辨方向,感觉那蛙声,是从四面八方,各个角落里传出来的一般。

奇怪的是,虽然我们都有意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可是,那青蛙还是仿佛感觉到了有人靠近一般,那蛙鸣声,陡然轻了下来,渐渐地,竟然听不见了。

“这些青蛙。真是太狡猾了。”一个同学说。

“好了,青蛙也不叫了,我们回去睡觉吧。”另一个同学打着哈欠说。

“一定是以为我们要抓它们,所以,就躲起来了。我们站着别动,让它们以为我们已经走了,说不定,过一会,就会重新钻出来的。”此时的我,倒是被同学们勾起了兴趣,就是想要看看,这青蛙乐队究竟是如何壮观,便拿出了守株待兔的精神,如此倡议道。

听我这么说,同学们竟然都同意了,看来,他们也都十分好奇这蛙鸣啊。

于是,寂静的夜里,清冷的夜风下,我们几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和躲在稻田里、荷叶下、田埂边、草丛里的青蛙对峙着,看看,究竟是谁的耐心更好一点。事实证明了,我们的耐心的确是不如青蛙啊。不一会儿,我们没有看到青蛙,自己倒成了蚊子的猎物了,包括我在内,好几个同学的腿上,都被蚊子咬了大包,奇痒难耐。看来,我们是等不到青蛙了,它的耐心比我们好多了。要知道,我们被蚊子咬了,而蚊子,又是青蛙的猎物,如此看来的话,那青蛙,果然是比我们要厉害多了。

就在大家打退堂鼓的时候,突然间,在不知哪个角落里,传来了清脆的“呱”的一声。可是,和预想的不一样,这一声信号声,并没有引得万蛙齐鸣,周围还是一片寂静,我们侧耳倾听,听得见风声,听得见树叶摆动声,听得见我们的心跳声,可是,就是听不见第二声蛙鸣。常听一句诗,叫做“鸟鸣山更幽”,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如此啊,这“蛙”鸣也更幽啊。

就在我们转身离去的那一个瞬间,青蛙,那些恼人的小家伙们,好像是商量好了,要给我们演奏欢送曲一样,蛙鸣声再次从四面八方响起,响彻天地间。这些小小歌唱家们,依然躲在暗处,任凭我们瞪大了眼睛,还是找不到它们的踪迹,可是,我们却能够感受到,它们就在我们的周围。那蛙声,伴随着稻花香,迷醉着我的神经,一时间,我有一种错觉,这分明是喧哗吵闹的声音,可是,我却有一种精神恍惚的感觉,恍如梦中。

回到宿舍后,很多同学依然嫌吵,觉得整晚上睡不着觉了,但是,我却不这么觉得,那蛙鸣声,勾起了我对于美好童年的回忆,我竟然没有被它搅扰得失眠,而是伴着蛙鸣声,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没有想到,一首小小的古诗,居然勾起了我两段关于过去时光的美好的回忆,想到这里,我便生出了这样的一个好奇之心,那就是,我想看看,在古诗中,究竟还有多少这种描写蛙声的句子呢,其他的诗人们,又是如何描写蛙声的呢,他们究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想到这里,我便继续翻查起来,这一查,不觉大吃一惊,原来,在古典诗词中,描写蛙声的句子,还真是不少呢。

古代的诗人们是如此善于观察生活,他们用诗歌,记录下了自己观察到的一切有趣的事情,那自然,也不会忽略了蛙鸣,这天地间奇妙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青蛙更精通音律,所以,那些古诗中,凡是出现了蛙鸣声的,无不将它描写成是美妙的天籁。比如唐朝贾弇的诗歌《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那就是将蛙声比喻成了“管弦”啊,“管弦”这个比喻,实在是太富有想象力了,只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比喻似乎是夸张得有点过头了。管弦,那得是吹拉弹唱,样样都有的啊,那就和一支交响乐队的感觉差不多吧,可是,这蛙声相比之下,还是略微有些单调的,所以,这样的比喻,还是有些勉强。

倒不如将蛙鸣声比喻成敲鼓,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一直觉得,天下间的乐器,各有各自的风韵。像小提琴、二胡之类属于拉弦类的乐器,总是那样悠扬、哀怨,拉奏起来,那声音深情款款,令听者思绪跌宕,那声音会长久不息,绕梁三日而不停歇。而琵琶之类的拨弦乐器呢,就不一样了,那声音,显得急疾,就好像大珠小珠,弹落玉盘一般,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感觉。而扬琴、钢琴之类的击弦乐器,又不一样了,清澈流畅,听见那琴声响起的时候,会让人觉得仿佛是听见了瀑布击石的感觉,那铮淙之声让人觉得似乎是看见了水花四溅,珠玉晶莹。可笛子、箫、萨克斯之类的吹管乐器,却是如此哀怨,仿佛是离人在诉说自己的衷肠。而唯有这锣鼓,那是最与众不同的,它更多体现的,并不是旋律,而是节奏。它带给人的感觉,只有一种,那就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听见了锣鼓齐鸣的声音,会使得人一扫颓然的情绪,整个人不知不觉之中,就会变得亢奋起来,好像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如此看来,形容蛙鸣,还是用“蛙鼓”更为恰当一些吧。就好像宋人的这样一首诗歌,写的是:“蛙鼓鸣时月满川,断萤飞处草迷烟。敲门欲向田家宿,犹有青灯人未眠。”这是多么恰当的描述啊,夜晚的蛙鸣声,就是如同击鼓一般,这样的声音,时刻在耳边回旋,还有什么人能轻轻松松地睡着啊,所以,自然是“人未眠”了,

不过,我就是喜欢这种在蛙声中睡觉的感觉。如果我可以拥有一个小小的莲花池的话,我一定在那池塘周围,栽上高高低低的花草树木,在那池塘里种上荷花,还要在池子里,放养许多的小蝌蚪,等到荷花亭亭,荷叶田田的时候,那些小蝌蚪便会一个个长大,变成那些穿着绿衣服的小个子音乐家。于是,孟夏之夜,池水青青,绿草茵茵,微风轻拂,树影婆娑,在这个时候,那些游泳游得累了的小青蛙们,便会齐齐地爬上岸来,在草丛里排列整齐,开始演唱自己的歌曲。这样的话,我便能时时听见那“呱呱呱”、“咯咯咯”、“咕咕咕”的声音了,就好像在听一首编曲错落有致的交响乐一般,那该是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只可惜,我并没有那样一个小池塘,就算是有,恐怕也不能养这么多小青蛙,因为,那青蛙的演唱,出于自然天性,它只为大自然而唱,不会为任何的个人而演唱,否则的话,学农的那天晚上,为什么我们一出去之后,那蛙声便停了呢。可见,那青蛙只唱给天地听,不愿意唱给我们人类听啊。更何况,对于蛙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欣赏的啊。我的那些同学们,便没有一个喜欢这蛙鸣的。字典里,有那么一个词语,叫做“蛙鸣蝉噪”,就是用来形容声音喧哗的。人们还把“蛙鸣鸱叫”、“蛙鸣狗吠”这样的词语,用来形容浅陋拙劣的诗文。你看,都把青蛙和鸱啊、狗啊这样的动物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了,可见,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这深夜鸣响的蛙鸣声,颇有微辞啊。

可是,我就不一样了,我喜欢蛙鸣声,其实,青蛙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小动物,难道不是吗?它可是会吃害虫的啊,所以,有它在夜里看护稻田,到了收获的季节,就一定会有大丰收的,这多好啊。蛙鸣的声音震天,那便是丰收的锣鼓敲得震天动地啊。大诗人辛弃疾就特别明白这一点,他就曾经说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看,他就是把蛙鸣和丰收联系在了一起啊。

直到现在,我都十分怀念那些有蛙声相伴的夜晚,无论是在海盐老家的老屋里,还是在东海农场的宿舍里,那些日子,和响彻天地的蛙鸣声一起,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永远都不会再忘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吟花弄诗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