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相伴春风笑
书名:吟花弄诗集 作者:施云南 本章字数:5148字 发布时间:2025-01-15

还有什么花,能像桃花那样,开得如此挥洒恣肆?

云蒸霞蔚,烈焰蒸腾,不能用“朵”来形容,而是应该用“片”,当桃花在阳春三月齐齐绽开笑脸的时候,千娇百媚、风情万种,于是,仅仅靠这一种名叫“桃花”的花,凭借一种名叫“桃红”的红,便成就了一个芬芳的季节。

其实也用不着什么桃树成林,就算只有几棵,也足以成就烂漫妖冶的美好景致了。桃花是一种很有趣的花,当你每日里盼望着它开放的时候,它只是不动声色地静静伫立在那里,只有清癯的树干。然而,当一场霏霏的春雨,在某一个宁静的夜晚,悄然滋润大地之后,那瘦弱的枝干里,仿佛瞬间充满了血液。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地照在枝头上的时候,突然就会有一朵花苞,悄无声息地鼓了起来。然后,在你稍不注意的时候,只两三日间,整个一棵树,都变成了红色的。《月令》说:“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看来这句话是真的,当春日的雨水滋润大地的时候,便是桃花怒放的时刻。是否可以认为,是春天的风,用它温柔的抚摸,把这浅红,给点燃了呢?

这时候,树干仿佛还不是十分适应自己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于是,它微微垂下了身子,仿佛是被覆盖的这层厚厚的红雪给压弯了腰。

桃花却顾不上这些,它们如胭脂般点染着枝头,自顾自地妖娆、灿烂。走进细看,它们太小了,那些花骨朵甚至还没有手指甲大,然而,就是这样娇嫩、惹人怜的花儿,却把整个世界,弄得春意盎然。

我一直觉得,在赏桃花的时候,把桃花摘下枝头的人,是最不解风情的,一点都没有怜香惜玉的心,这样晶莹剔透的红玉,就算是轻轻用手指尖碰一下,都会担心把它弄破了,又何谈狠心地把它们从枝头摘下呢?

还是蜜蜂好啊,它们嘤嘤地在花间穿梭,轻轻在花心一点,便倏然没了踪影,等到再次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到了另一朵花上了。蜜蜂采蜜的时候,是如此温柔,绝不轻易地触碰到花瓣,只是轻轻俯下 身子,将金丝一样的花蕊,轻轻抚弄一番。

然而,桃花却又是那样脆弱,或许,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很短暂,所以,当桃花刚刚怒放,蜜蜂刚刚飞去的时候,一阵清风吹来,是很温柔的那种“吹面不寒杨柳风”,可是,那桃花,却已经微微颤抖了几下,扑簌簌地凋零了下来。落在尘土里,“零落成泥碾作尘”,然而,它还不甘心从此老去,所以,那花瓣,还依然努力地露出嫩红色。

就这样,桃花,在一场春雨中悄悄地来,又在一阵春风中静静地去,它那短暂而辉煌的生命,给赏花的人儿,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满地的落英,是最让人不忍心看的了,所以,才会让那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忍不住一般葬花,一般叹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啊。

不过,或许,这只是人们一相情愿的想法罢了,桃花,也许并不这么悲伤。因为,第二天的一早,你不经意地一抬头,便会看见,桃树那残存的花朵间,爬满了嫩绿的芽,星星点点的,不甚茂盛,但是,却透露出生的气息。喔,是的,如果没有花瓣的凋零,又怎会有这满树的绿意呢?桃花,牺牲了自己,却让整棵桃树的生命,走向了成熟。

我爱桃花的红,我也爱桃叶的绿。不知为什么,人们要用“桃红柳绿”来形容春天,为什么不是“桃红桃绿”呢?你看这一枚枚的桃叶,像是一只只绿莹莹的眼睛,它们怀着喜悦,仰望着天空。点点新绿,在春风里把绿意荡漾开,这桃叶之“绿”,一点也不逊色于柳叶之“绿”啊。

 

还有什么花,能像桃花一样,和诗人走得如此接近?

这连天的粉红,形成了一层层的花浪,让人觉得,桃花的美,是那么触目惊心,那么轰轰烈烈。我凑近桃花的枝头仔细观看,居然发现,这颤颤的花瓣中,居然隐藏着清丽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本古老的《诗经》,寥寥的八个字,就将桃花的绚烂,描写得淋漓尽致。

世人都说,色彩绚烂的花儿不香,而香的花儿却都不好看,可是,桃花的存在,彻底地否定了这种观点。

没错,桃花的香气,并不是那么浓郁,但却带着微甜的气息,这醉人的芬芳,在《诗经》里酝酿了千年,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夜晚,从花苞中喷涌而出,破茧成蝶。于是,所有在花下的男女,纵使是如铁的心肠,便也在这芬芳中柔和了起来,于是,一段一段关于桃花的动人故事,便从遥远的时空传来。

桃花,就好像是花中的婉约派词人,她像是薄施粉黛的西子,在溪边浣纱,当她把手中的薄纱轻轻地在空中扬起的时候,隔着那薄薄的轻纱,可以看到她粉嫩的脸颊,这种朦胧的美,就是桃花的美;这种淡淡的红,就是桃花的红。

就连生性超然豁达的唐伯虎,也对桃花情有独钟。他虽然目空一切,却因为桃花的美而折服。又或许,他对于桃花的钟情,是因为桃花那壮烈的凋零所展现出来的豁达,和自己有几分相似吧。

所以,唐伯虎就坐在桃花下,睁着半醉的惺松睡眼,透过桃花看那片遥远的天空。他的鼻子里嗅着桃花的香气,于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心绪占据了他的心头,让他暂时忘记了仕途的不如意。在这个桃花灿烂的春天,他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怀,高歌“清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梦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他放下了自己玩世不恭的样子,把一株桃花,虔诚地种入了自己的心田,于是,无论四季,他的心中都开着这种一身粉红、不求奢华的桃花,他时时刻刻地吸纳着花的清气,漫漫红尘中,他自顾自地绝世独立、啸傲风月,静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最后,淡然地说一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于是,一朵桃花,造就了一个旷世的诗人,流传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如此之外,诗人们还尽情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对于桃花的喜爱。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告诉了我们一个发生在桃花树下,关于纯洁友谊的故事;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坚持不懈,寻觅春的足迹,最终有所收获的故事;刘禹锡的“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诉说了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

 

还有什么花,能像桃花一样,适合比喻成美丽的女子?

“桃花窗外春意暖,桃花帘内晨妆懒。窗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秀。花解怜人弄清柔,隔帘折枝风吹透。”不记得是在哪里看见的这首诗了,觉得挺有意思,就记下来了,是的,如果桃花只是自己孤零零地开放,那真是太可怜了,所以,窗外的桃花,一定要搭配上“帘内人”,而且,一定要是个“比花花解语”的美人,这样才能相映成趣啊。

《千金药方》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神农本草经》说: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的功效,莫非,这桃花天生就是为了女子而开的吗?服用了在三月三采集的新鲜桃花的女子,腰肢自然就变得柔软,脸色自然就变得红润,于是,桃花就造就了这世上一个又一个“面如桃花”的美女。

是的,这个世上没有什么花,拿来比喻美貌的女子,会比桃花更合适了。不是一般的女子,只有十八九岁豆蔻年华的少女,那张没有被化妆品污染、没有被整容手术矫正、没有被世态炎凉侵蚀的脸,这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才能配得上桃花。看,她们脸上那一抹因情窦初开而染上的羞涩的红晕,不正是桃花一般的颜色吗,娇艳欲滴。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在寂寞的春天,那每一瓣浅红,都沾染着少女的期盼,那每一片幽香,都渗透着少女的心事。思念,在这个季节蒸腾起来,凝成满树的红云,站立在枝桠。还有什么花,比桃花更能展现思春少女的情怀呢?

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崔护遇见的那位娘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依旧笑春风。”未必一定要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女子,才能让人心动。乡村少女那窈窕的身子,那流转的眼波,那绯红的面颊,那一低头的温柔,也能够让人内心荡漾起波澜。于是,衣冠楚楚、白衣胜雪的诗人,便爱上了她,爱上了这个在桃花底下,对着他嫣然一顾的女子。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一笑而过,桃花,让诗人际遇红颜,然而,这所有的一切,“诗情”而不“矫情”,他们的相遇,虽因桃花而浪漫,却并不因桃花而变得滥情。诗人,是高洁的;女子,是贞节的。所以,他们只是相视一笑,却永远地在对方的心里,种下了自己的身影,也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对伊人的相思。

无奈,虽有桃花这位“红娘”传情,他们最终依然失之交臂,于是,给诗人留下的,只是一些落寞,和满地已经凋零的残花。

桃花依然在开放,只可惜,此时的桃花,已经不是彼时的桃花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就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他说到崔护怅然离去的时候,就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感伤。

然而,当我偶然读到《本事诗》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事情还没有结束。当年这位名叫崔护的诗人,因口渴而到那女子家中求水,见那女子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便心生爱慕。至第二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崔护无法抑制自己深深的思念,于是,再次寻访那女子,可是看到屋子的门,锁了起来,于是,就在墙上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

几天后,他再次去寻访,忽然听见门内传来哭泣声,扣门询问,才知道那女子因为看到了他的诗,思忆成狂,于是绝食数日而死。崔护闻言大恸,托着那女子的头,喃喃自语:“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于是,奇迹出现了,那女子居然慢慢地缓醒了过来,于是,有情 人终成眷属。

这两个故事,一个凄惨哀伤,一个却带着温情,不知道这两个版本的故事,究竟哪个才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桃花,并不是男儿薄幸和女儿薄命的代名词,桃花所传递的,是一种深挚而真诚的爱与痴情。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喜欢使用“桃色”这个词语,“桃色新闻”,多少带着点贬义,这是对桃花的误解,也是对桃花传情的亵 渎。桃花带给人的,绝对不是简单的调 情和肉欲的宣泄。

与桃花有关的爱情故事,是唯美而悲伤的,带着那种刻骨铭心的痛,和永生不忘的情意,这才是“桃红”真正带给人们的啊。

就好像《桃花扇》的故事,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李香君的决绝,讲述了她在折扇上潋滟成的那一片桃红。桃花开了又谢,短暂而忧伤,就好像香消玉殒的佳人,生命定格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李香君的爱,不是懦弱,不是妥协,而是果敢和坚毅,所以,她虽然凋零,却依然艳丽得夺人心魄。这真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悠悠桃花开,诉说着一个比当年尾生更执着的等待。桃花轻轻摇曳,如玉人的笑脸,是谁的等待惹得她憔悴如残花,又是谁的坚持使得那男子对她永生不忘怀。

或许,这个世上所有的痴情女子都是这样吧,她们总是蕙质兰心,却都看不透这花团锦簇背后的哀伤,看不到落英满地之后的凄凉。

时光荏苒,当岁月洗净铅华之后,浮浮沉沉的人生在一枝桃花上摇曳、绽放。

 

还有什么花,能像桃花一样,和仙家的距离如此之近?

据说,瑶池的西王母,她的盛宴上,少不了的就是蟠桃;当年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因为被那天空的一抹红晕吸引,就不可抑制地犯下了错,结果在山下被压了几百年。

还有那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也一定是因为看到了桃花,才会被吸引,于是,才进入了仙境般的桃花源。你不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得明明白白,“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果不是这沁人的馨香,不是这醉人的桃红,他又怎会心驰神往、乐而忘返,在“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的风景中,寻找着梦中的桃花源呢。

只可惜,这位武陵人是个俗人,来到了这样的人间仙境后,竟然还会离开,等到他再想寻访的时候,却再也找不到了。我不禁有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他第二次去的时候,莫非已经错过了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他第二次还是在桃花灿烂的季节前往,是不是结局会有所不同呢?或许,不是他找到了仙境桃花源,而是桃花选中了有缘人。

但是,还是有人在收到了桃花传递的信息后,恍然顿悟的,比如,在《祖堂集》中,有一位灵云和尚,他曾经为了悟道而费劲心思,但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比喻,来形容“禅”的境界,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了枝头那几枝茂盛的桃花,突然大悟,于是,喜不自胜,便写了一首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花发几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从此,他便得道了。

不知道这位灵云和尚究竟悟到了什么,但是,他因为一朵桃花而有所感悟,那是肯定的,不知当年佛祖与迦叶论道,“拈花而笑”的时候,“拈”的到底是什么“花”,莫非,就是枝头那一抹浅红?

这,就是桃花。

桃花太美丽,所以,桃花常常被比喻成女子,你看它在枝头轻笑,花枝垂下,宛如新嫁娘头顶上的红盖头,摇曳生姿,风情万种。这种欲说还休的美,这种轻纱遮面的美,是最美的。

桃花太轻盈,所以,桃花才会被赋予了这诸多的神仙故事,你闻那风中飘扬的花香,它直往你身上每个毛孔里钻,让你觉得通体舒适,这难道不是带着仙气的吗?

我爱桃花,我爱它在春雨中的浅笑;我爱桃花,我爱它在春风中的凋零。我们还是不要为它的凋残而伤心吧,桃花的开放,让人神往,它的凋零,也不应该让人惆怅。莫忘,它的凋零,是为了最终挂在枝头,那沉甸甸的果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吟花弄诗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