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江边闲谈 恣意欢颜
书名:爱情往事 作者:杨铎 本章字数:3005字 发布时间:2024-12-26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雪婉放学后他们一直往江边一带跑,很快这一带比较繁华的地方他们都去过了。

       张俊山也一直想帮雪婉复习备考,可是他们却找不到合适的学习场所。

       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图书馆,可是当他们找到了市图书馆和区图书馆时,发现两个图书馆都是五点钟就关门了。雪婉放学是四点半,等他们赶到图书馆时,已经到了要关门的时间了。

       他们也跑到书店去看过,没有看到适合学习的地方,而且那里的人总是很多。

       唯一可行的地方,就是公园的长椅上了。但是这里也有问题,一个是因为那是露天的场所,日晒雨淋在所难免,他们就被那突如其来的大雨淋到过。

       好在东北的雨也像东北人一样,直来直去,来的快,去的也急。来时昏天暗地,“劈里啪啦”一阵大雨点倾盆而下,不一会儿就雨过天晴,又岁月静好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公园是公共场所,经常有人来回走动。虽然说不上人来人往,但总是时不常地有人从面前走过,影响学习。

       试过几次后,雪婉便不想学了,还是想玩儿,张俊山也就只好随她了。

       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学习时,那天的天气是多云,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个学习的“好”天气。

       两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张俊山拿出自己的笔记本,雪婉从书包里抽出英语课本。

       “你还记得咱们复习到哪儿了吗?”张俊山微微眯了一下左眼,调侃道。

       “当然记得了。”雪婉自信满满地回答道。说着,翻开了书,得意地反问道:“是这儿,对吧?”

       张俊山侧头一看,果然是上次复习到的地方。不过,在页面上,夹在那里的一张书签露了出来。

       “你夹了书签,这样不算,你应该自己记住才算数的。”他评论道。

       “那——好吧,这张书签就送给你吧。”雪婉说着,把那张书签递给了张俊山。“以后不用书签,我也能记住的。”

       张俊山接过书签,见书签上面是嫩绿的背景下,几根深绿的草茎张开着,在两穗黄花之间落着一只漂亮的蝴蝶。他忍不住把书签靠近鼻子嗅了嗅,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夹在了笔记本之中。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竟然是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学习了。

       这一天天空多云,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又满天云朵,传到地面上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一会儿阳,一会儿阴的。

       他们来到江边时,正赶上太阳被云彩遮蔽之时。周围的温度虽然并不低,但没了太阳的暴晒,还是让人感到凉爽了许多。

       起初他们在沿江公园里走着,不远处就可以看见混灰色、且略带点儿绿的江水。太阳露出脸来后,他们便坐在公园树下的长椅上聊天,休息。天空转阴后,他们又继续散步。

       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走出了公园。

       再往前走,江边的楼房似乎慢慢地就少了许多,渐渐地老旧的平房却多了起来,而且还时常会看到有小商贩在路旁摆个摊买些蔬菜瓜果。

       张俊山在一个小贩那里买了两根黄瓜,在裤子上随便擦了擦,递给了雪婉一根。

       两个人跑到了江堤上,坐在上面望着江堤下的大片的沙子,以及远处那奔腾不息的江水,一边啃着黄瓜,一边聊着天。

       “在家里,我妈从来不会让我们这样啃黄瓜的,她肯定会说‘像个老农民’。我们家买黄瓜都是做菜吃的,拌凉菜或者炒菜吃的。”雪婉一边啃着黄瓜,一边说道。

       “俺们小时候经常啃黄瓜,还生吃西红柿,就当水果吃了,有时候生苞米也吃。”张俊山轻描淡写地说道。

       “啊?生苞米咋吃呀? 好吃吗?”雪婉侧过头来,好奇地问。

       “还行吧,有点儿甜。当然,肯定不如烧出来的苞米好吃了。”张俊山回忆道。“记得上中学时,我们学校在挺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校园地。春天时,我们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我们都去种苞米和土豆,挺好玩儿的。”

       雪婉一听来了兴趣,毕竟她吃过苞米和土豆,可是却从来不知道是怎么种出来的,更不要说亲手种过了。

       “咋种呀? 就是把种子撒到地里吗?”她好奇地问道。

       “种苞米是这样的。”张俊山回答道。“就是把苞米粒儿,隔一小段扔两三粒儿,然后用土埋上,再踩一踩就行了。”

       “种土豆也是这样吗?”

       “种土豆有点儿不一样,土豆的种子不是咱们平常看到的一粒儿一粒儿的那种,土豆的种子就是旧土豆。”

       “啊? 你把土豆埋地里,它就长土豆?”

       “对,是这样的,但是那样就太浪费了。”张俊山肯定地回答道。“土豆上不是有芽眼儿吗? 种土豆时,就是把一个土豆切成三四块儿,就是三四个种子,每一块儿上一定要有芽眼儿,这样埋到地里才能发芽儿。”

       “啊——是这样的!”雪婉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那是挺好玩儿的。”

       “一开始挺好玩儿的,可是那么一大片地,弯着腰种地,还是很累的。”张俊山感慨道。“与春天种地相比,俺们还是更喜欢秋天劳动。秋天掰苞米,挖土豆,然后点一堆柴火,把苞米和土豆扔到火里烧,烧好了拿根棍子扒拉出来吃,贼香了!”

       他说着,两眼放着光,好像又闻到了那熟悉的、野外燃烧野草苞米杆儿的烟火味儿了。

       雪婉看着他那陶醉的样子,心里十分羡慕。

       她从小到大,家里条件一直都不错。虽然中间经历过亲生父亲去世,但继父家的条件还要好很多。家庭条件优渥,虽说不是锦衣玉食吧,可也说得上是相差无几了。

       “你们家条件不是很好,可是,好像你们生活得都挺快乐的,真羡慕你们。”雪婉由衷地感慨道。“咳——俺家虽然条件好,可是俺们活得却都很累。”说完,她显得有些黯然失神。

       “你还羡慕俺们呐? 小时候,俺们可是羡慕死像你们这样的孩子了。”张俊山笑着道。“你没有吃过窝窝头,大碴子粥吧?”

       雪婉轻轻摇了摇头,道:“没有。俺们家从来不吃粗粮,都是大米、白面的。”

       说到这,她好像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哦,对了,我小时候尝过一次糠窝头,可难吃了!”

       “糠窝头? 你怎么会吃那玩意儿?”张俊山大感诧异,糠麸都是用来喂鸡、喂猪的。即使他自己小时候那么苦,也没吃过用糠麸做的窝头的呀,雪婉怎么会吃到的,他想着。

       “啊,不是在家里吃的,是去参加忆苦思甜活动时吃的。”雪婉急忙解释道。“是市里组织的,到挺远的一个地方,参观那里的‘万人坑’。是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鬼子抓了很多劳工挖矿,很多人不是累死了,就是病死了,或者被打死了。

       他们死了之后就被埋到了那个大坑里,解放后才被发现,那个大坑里有老多白骨了,可吓人了!

       参观完了,还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糠窝头,说是那些劳工那个时候就吃这样的糠窝头的,可难吃了。

       我咬了一口,根本咽不下去,就吐在手里了。等参观完出来时,就偷偷地把它给扔了。”

       张俊山听了,笑了起来:“你这不是也有故事嘛,挺好玩儿的。”

       雪婉听到他的夸奖,心里有些得意,可还是回道:“我的故事可没有你的多,小时候,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是好像总是不开心。”

       “你现在不是很开心吗? 反正我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就很开心。”张俊山十分认真地说。

       “我也是呀。”雪婉回道。“可是…… 一想起以后怎么办,就又开始发愁了。”

       雪婉的话,又说到张俊山的心里去了,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玩儿时,似乎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是每当这美好的时光过去之后,他便又回到现实中来了。他们二人的将来,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经常感到寝食难安。

       两个人吃完了黄瓜,便从江堤上跳了下来。张俊山脱掉胶鞋,把脱下的袜子塞进裤兜里,光着两只脚在沙子上走着。

       他一手拎着鞋,一手拉着雪婉,走着走着,就开始往江水方向跑。

       “走,到江边儿看看去。”他边跑边说道。

       雪婉也顾不上沙子直往她那白色的凉鞋里钻,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他在沙滩上跑着。

       微风吹起她的黑发, 两条黑辫子在胸前那鼓起来两个包的白衬衣上左右扫描着,下身的那条浅蓝色过膝短裙,在跑动中被风吹得飘了起来。

       眼看着距离水边越来越近了,那灰绿色的江水似乎透着一股凉意,让两个人觉得,好像天气也开始变得凉快了一般。

       他们在嬉笑中,终于跑到了水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爱情往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