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神功逍遥游,乘风踏云上九霄】
尧光听后,有这么多的各种神魔乱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遂而感叹:“什么时候我也能有把属于我自己的灵剑就好了!”
青云子听后从雪松树旁取过一把桃木剑赠予尧光:“你本性善,本源属木,你和木剑有不解之缘,今赠你此桃木剑,且先用之,至于灵剑乃天缘所定,不可强求。”
尧光开心地接过那桃木剑,虽是木剑,尧光却也兴奋不已,毕竟是他人生中获得的第一把剑,还是由恩师所赠,他拿起那剑便乱耍一通。
那日青云子讲道多时,尧光听得废寝忘食,直到傍晚之时才发觉肚子饿得咕咕乱叫。青云子便让尧光从那洞府白门而出,外面有溪水,里面有鱼可捕之自便。
“白的出黑的进。”尧光念道,然后出了白门,白门之外的景象让尧光惊叹不已。
看那阳光明媚,溪水潺潺,春风拂柳,百花争艳,鸳鸯戏水,鱼畅自由,雀鸣枝头,蝴蝶纷飞……本是寒冬日落之时,却尽是那怏然春意朝阳四射。有诗为证:
绿柳春风春水暖,百花深处百花香。
鱼畅江湖竟自由,鸳鸯蝴蝶宿双飞。
尧光看罢,不忍坏了那景致,看着那自由自在的鱼儿畅游水中又突然心生怜悯不忍杀之,便回去向师父禀明其意。
青云子听后,看尧光似有所忧的样子,捋了捋胡子,片刻之后道:
“从前有只善良又饥饿的猫名为愚,抓了条鱼,不忍吃之,后,鱼被鹰叼走,也饿死了猫。此谓向彼而失本矣,惜鱼之命而不惜己之命乎?”
青云子看尧光仍有所虑的样子,又讲道:
“从前有一善良的牧人名为昧,一日在羊圈旁边捉了只狼,牧人不忍杀之,放走了狼,第二天羊被狼叼走一只。隔日又在羊圈旁捉了只豺狗,不忍杀之,又放走,次日早上,发现羊群全被豺狗咬死。”
“羊非牧人所杀,亦因牧人而死。狼食羊还算合乎本性之道,而豺狗所为就是滥杀无辜,妄作之道。怜悯豺狼而不怜悯羊乎?”
青云子看尧光还有所忧虑,便继续说:
“怜悯要以实际的情况和对象而论,过份地怜悯只会殃及更多的无辜。水亦是道,鱼亦是道,食也亦是道。”
“凡事只要合乎自然,依循天道,因时而动,因地而宜,则无所虑矣。杀生为食,虽不得已而为之,但应心怀感激,宰杀应当果断迅速,以减轻其疼痛之苦,切莫犹犹豫豫。食之,应心怀愉悦,细细品味,切莫生悲。”
至此,尧光才豁然开朗,“多谢师父教导,若不是如此,恐日后必造成大祸矣!”
随后尧光自去捉鱼,再次从白门而出后,尧光发现外面的景象变成了盛夏之状,烈日炎炎酷暑难当。
但也顾不得仔细观之,捉了几条鱼并以快剑斩之,然后烤将吃来。
当尧光把烤鱼递给他师父时,青云子摆摆手说:“为师已入大化之境,只需饮些甘露清泉足矣,不必为为师而虑。”
尧光只好自己吃将起来,只道了一句:“真香!”
尧光又把香喷喷的烤鱼递给小貔貅,看看他吃不吃。那小貔貅双手抱肚撅着小嘴,傲娇的表示,“本貔貅只吃天材地宝黄金美玉。”
却抵挡不住尧光再三地诱惑,只好尝了一口。那一尝仿佛开启了美食新世界的大门,那小貔貅兴奋地上蹿下跳不停地叫着,“嗷呜~嗷呜嗷呜~”尧光也跟着“嗷呜嗷呜”地叫了起来。
青云子在一旁暗自道:“这傻小子!”嘴角却也藏不住地向上扬起,眼角已眯成了一线。
尧光已闻道数日,一日,青云子对尧光道:
“你已闻道数日,今日起便传你个功法,此功法名为逍遥游。逍遥游功法招无定式,术无常固,无拘无束,无形无态,呈天地之博,宇宙之广。”
“逍遥游内功心法口诀为:弃杂念,去私邪,守静虚笃,门开丹田;一呼一吸,吐故纳新,阴阳相合,二气扭转,纳元归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入虚,炼虚入道,坐忘无我,天人合一。此三层境界,循序渐进,勤加练习,勿要怠慢。”
尧光得了逍遥游心法兴奋不已,自然是每日勤学苦修,整整三年方才开了丹田。而从第二层境界开始便越来越难,若无些天赋,终其一生都未必能突破第二层境界。
又过了一年,尧光内功心法第二层境界已达一二成,青云子对尧光道:
“你也有了些内功基础,今再传你个逍遥游轻功,其口诀为:屏气凝神,脚下生风,风起云涌,浮游太清……此轻功亦有三层境界,为乘风、踏云、扶摇。下能乘风过五岳,中能踏云行四海,上能扶摇直上九重天。试飞有风险,练习需谨慎,勿要怠慢。”
又过了一年尧光方能脚下生风,但行不至三里,上不足五丈。虽然如此,尧光依然兴奋不已,念动口诀,随风而起,大声喊道:“奥利给……我会飞啦……我会飞啦……”
青云子在一旁摇了摇头:“这傻小子,说的什么鸟语……”
尧光带着小貔貅去那白门外来回兜风,那真是清风醉,白云笑,怎一个爽字了得!直至精疲力尽方才作罢。
又过一年,一日,那玄天洞府中忽然传来巨龙咆哮之声,然后有一红色长剑飞出,剑身晃动如龙吟低鸣,惴惴不安的样子。
青云子正声道:“烛龙!”
那剑方才镇定下来,然后飞入青云子背后的剑鞘内。
青云子看到那剑如此不安便掐指一算,随后对尧光道:“你可记得上山有多久乎?”
“徒儿随师父听道习法已六年有余尔。”
“已过六载矣,为师该教的已教,该传的已传,如今再无其他能教之,至于你能到何境界全凭造化,你就下山去吧。”青云子道。
“徒儿舍不得师父,徒儿还未悟得大道,请师父不要赶徒儿走。”尧光眼含热泪跪拜道。
“傻徒儿,岂不闻,不入江湖不知世,不经世事何说道。不消挂念为师,时机到时自会再见。”青云子安慰道。
话到此处,尧光只好行了跪拜之礼。拜别了恩师,拜别了白泽,拜别了他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六年飞逝的时光。
他心中有千般情愫万般不舍,但到了嘴边终究还是只能道一句:“师父,请您多多保重!”随后便飞身下了云山。
有诗云:
寻遍山河问渔樵,徒上云山拜高人。
措手失足跌落云,白泽神兽来相救。
有缘拜入青云门,闻得大道修真知。
玄天洞府藏乾坤,黑白门外两世界。
六载春秋苦修行,日日朝阳月光寒。
习得神功逍遥游,乘风踏云上九霄。
不入江湖不知世,不经世事何说道。
休让伤情催人老,但教乌云换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