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的时光仿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第一师师长司马 晋明这五日以来却一直紧绷着心弦,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他深知,这行军途中,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让整支军队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刻,他正端坐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内,仔细研究着手中的行军地图,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凝重与思索。
“报告!”
手下一声嘹亮的报告声打破了指挥所内的寂静,司马 晋明猛地抬起头,只见一名侦察骑兵疾步而入,单膝跪地,神色紧张而又急促。
“师长大人,大军前方 80 里,有蒙古大军约五万人马,朝着中路军正面过来。”
司马 晋明闻言,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无数念头,蒙古大军来势汹汹,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己方大军此刻又该如何部署,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慌乱,立刻起身,快步走到一旁连接 5号的信息系统前。
他的手指在操作界面上飞速操作,眼神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闪烁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也浑然不觉。
片刻后,当他得知蒙古大军前进方向,正是自己大军的路线时,他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可在军旅中长期形成的军事素养让他迅速冷静,心底暗自权衡利弊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无法避让,只能正面迎敌!”
他迅速让5号系统,将这一紧急情报精准无误地反馈到后方作战指挥部,以及左右翼两侧部队,这才稍稍驱散内心的阴霾。
很快,第二师萧衍部、第三师赵锦荣部、第四师蒲察官熙部和第五师符仲坚部,都接到了蒙古大军的情报。
一时间,各部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军官和参谋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脸上满是焦虑与疑惑。
稍后,各部首长纷纷向作战指挥部的黄大帅和国师请示,是否要向中路军靠拢?
后方的作战指挥部大帐内,方逸辰静静地伫立一旁看着忙碌的黄蓉和参谋们一起商议。
他面容冷峻,眼神深邃,虽然身在帐内,但并没有直接插手此事。
因为他培养这支部队,战场决策需集众人智慧,不能事事都靠他来解决,这也是考验这支部队作战能力的时候了。
此刻,他将战局的把控交由黄蓉和参谋处的参谋们,一起共同商讨最为妥当。
参谋们围坐在巨大的沙盘旁,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争论着,有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有的情绪激昂,双手舞动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黄蓉则坐在首位,眼神专注地聆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手中的指挥鞭在手中有节奏地敲着,双眸开合间若暗藏玄机。
良久,她微微起身,目光湛然,清脆的嗓音在帐内响起:
“第二师萧衍部和第三师赵锦荣部,向中路军第一师司马 晋明部东西两侧靠拢接应。”
“第四师蒲察官熙部和第五师符仲坚部,继续原定方案,防止东西两侧蒙古部落偷袭。”
“第一师司马 晋明部,原地驻扎以逸待劳,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工事,等候东西两侧友军前来支援。”
黄元帅的话语落地,众人纷纷默默点头,都被这清晰合理的部署所折服。
第一师师长司马 晋明接到上级命令后,迎着凛冽的寒风,通过作战指挥系统高声下令:
“全军停止前进就地驻扎,寻找有利地形构建防御工事!”
每个战士的作战指挥系统个人终端中,传来师长声如洪钟般的命令。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时间,整个部队忙碌而有序。
虽说方逸辰麾下大军无论是从军事素养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来说,都要超出蒙古军队一大截,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司马 晋明深知,蒙古大军此次前来绝不可轻视,心中愈发警惕。
与此同时,方逸辰通过作战系统提醒各部的话语,也在他耳边回响:
“各部需高度警惕,不得贪功冒进,若是阴沟里翻了船,等待你们的将是严厉的军法处置。”
这一字一句,都如重锤般敲打着他,让他丝毫不敢大意。
司马 晋明立刻除了大帐,亲自骑马带着部下在周边仔细查看勘察地形,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最终,他选定了一处地势稍高、视野开阔且易守难攻之地。
紧接着,他让下属指挥士兵们行动起来,命人架起带刺铁丝缠绕的拒马等防御工事。
士兵们齐心协力,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拒马搬运到位,铁丝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在拒马后面,大军开始挖掘战壕,一锹一锹的泥土被翻出,士兵们都知道战况紧急,即使是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人喊累休息。
半日之后,挖出来的战壕宽 1 米、深 1 米、长 6 公里,蜿蜒曲折。战士们将土堆在战壕外侧一边,使得掩体就有 1 米多高。
看着初具雏形的工事,进行视察的司马 晋明微微点头,战士们趴在这样的掩体后面,既方便射击,又能巧妙躲避敌人弓箭的场景。
壕沟每隔十米,便有架有一个 2 米宽的通道,方便后方人马通过,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周全而缜密。
第一师司马 晋明部如此以逸待劳,静静地等待着蒙古大军的到来。
第二日上午,阳光明媚却又透着几分肃杀之气。司马 晋明早早地登上高处,举起望远镜注视着远方。
突然,他的身体微微一僵,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只见远方出现了无数黑点,蒙古人的大军身影,终于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
他深吸一口气,迅速按下作战头盔上的通讯按钮,沉稳而有力地下达了明令:
“全体注意!敌军已进入我军 3000 米左右范围,准备战斗!” 这道命令通过作战系统,迅速传达到战场每一位军官的耳中。
收到系统中的命令后,军官们迅速指挥战士们纷纷迅速进入各自的作战位置。
两个团的兵力悄无声息地进入战壕,他们全部蹲在战壕的掩体后,调整着呼吸,专注而冷静,静默等待着蒙古军队的到来。
剩下的三个团的战士,则在战场后方 300 米处整齐列队,待命出击,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坚毅与决绝。
他们中很多虽然是新兵,但也经历过几场战斗,深知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随时都可能丧失性命。
前方的蒙古军队,终于在离第一师约 1000 米处停了下来。“呜呜~” 一阵沉闷而又激昂的号角声吹响,划破了寂静的长空。
第一师将士只见从蒙军队伍之中,缓缓推出 200 多辆战车出来,一字排开,气势恢宏。
战车巨大而坚实的车轮,仿若远古巨兽的利爪,无情地碾压着地面,滚滚向前。
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似带着千钧之力,将所经之处的积雪与泥土狠狠翻搅而起。
轮毂上凝结着一层薄冰,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芒,与周围飞扬的雪泥相互映衬,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师长司马 晋明眯起眼睛,从望远镜中仔细观察着,清楚地看到对面的情况。
只见蒙军的这些战车高约 3 米,前面好像是竖着一块铁板,将战车遮得严严实实。
那铁板上有一个洞口,从洞口处隐隐可见内里藏有巨大箭头。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词语:“床弩!”
此时,他的心跳陡然加快,手心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一定是床弩!”
待到高空无人机飞到敌军阵营上空之时,传回的影像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测。而高空无人机的到来,却引得蒙古阵营一阵骚乱。
有蒙古军中善射者,看到空中那嗡嗡作响的 “铁鸟”,顿时个个怒目圆睁,马上弯弓搭箭,试图将其射下。
一箭、两箭…… 几次之后,他们不得不放弃,因为那“铁鸟”实在是飞的太高,他们的弓箭根本射不到。
蒙古士兵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无人机在空中肆意盘旋,仿若一只嘲笑他们的飞鸟,个个气得要吐血,却又毫无办法。
“榴弹枪手准备,装弹!等战车进入射程范围,就给我狠狠地轰碎它们!”
一师师长司马 晋明,眼神中透着决绝,毫不犹豫地通过作战指挥系统下达了命令。
此刻,他的心中无比清楚床弩的威力,那射程可比一般的弓箭远多了,极有可能射到己方阵营,若不先发制人,后果不堪设想。
部队配发给战士们的枪榴弹发射器,是经过重新设计和改进的,有效射程可达 800 米。
念及此,他微微转头,看向那些个个身强力壮的榴弹枪手。
他们眼神坚毅,身姿挺拔,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很能抗造,这让司马 晋明稍稍安心。
此次木华黎出征,已将铁木真部落所有的床弩都调集了过来。
而且工匠们还在巨大的床弩前面,特意用铁板做了防护,以保护床弩和操作床弩的士兵。
木华黎站在木质战车塔楼上,眼神冷峻地注视着前方敌阵,心中暗自盘算:
“将床弩作为远程攻击武器,打乱敌方军队的阵脚,然后再指挥骑兵冲锋。”
“只要我们的蒙古骑兵勇士们接近了敌阵,那敌军的武器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对方部队配了高空无人侦察机,早就将他们的行踪和装备摸得一清二楚。
而且司马 晋明的部队,还给不少战士配备了枪榴弹,正好克制蒙古军队的床弩。
这种枪榴弹的射程可达到 800 米之远,威力足够将有铁板防护的床弩轰成碎片。
此时,木华黎正沉浸在自己的战术构想中,一名骑兵探子飞马而来,在他塔楼面前紧急勒马,转了一个圈,骑在马上急急汇报:
“报告万夫长大人,金国军队在前方弄了些古怪的拒马,而士兵却在后方几百步之处,看样子不像是做好了战斗准备。”
木华黎闻言,微微皱眉,心中疑惑丛生,他眯起眼睛,凝视着远方,思索了一阵,却也没想出问题所在。
当下他一挥手,大声命令道:“全体战车向前推进,一旦到达床弩的射程范围时,就立即发射弩箭。”
他心中已经做好了后续安排部署:
“等到敌军遭到床弩的射击乱了阵脚后,骑兵再冲上去,使用弓箭射击,待冲入敌军阵营后,就是咱蒙古勇士挥刀砍杀敌人的时候!”
师长司马 晋明,看到蒙古军队的战车不断往前推进,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知道蒙古军队这也是没办法了。
此时,他心中暗自得意:“我军士兵躲在战壕里,别说他们看不看得到,就算能看到,床弩也根本射不到。”
虽然床弩的射程大约有 300 - 500 米的抛射距离,但是如果想射到战壕后面三百米的人马,必须要进入战壕 200 米距离以内。
“根本不用你们进入 200 米处,待接近 600 米时我军战士的榴弹枪就直接轰碎你们了,哈哈!”
想到此处,师长司马 晋明内心十分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蒙古战车在榴弹的轰炸下化为一堆废铁的场景。于是,他果断下令:
“注意!等蒙古战车进入榴弹枪的射程,就给我狠狠地揍他们!” 他通过作战系统向战壕内的两个团下达了命令。
马上,作战系统中传来各作战单位的回复:
“师长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两位团长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若一道强心剂,让司马 晋明更加信心满满。
蒙古军队的战车,随着号角声在不断往前推进,车轮滚滚,气势汹汹。
待战车距离第一师战壕 600 米处时,收到命令的各作战单位枪榴弹手,在长官一声令下,迅速起身。
他们扛起枪榴弹发射器,眼神专注而冷峻,瞄准战车将榴弹发射出去。
刹那间,一道道火光划过天际,榴弹如愤怒的流星般朝着蒙古战车呼啸而去。